上中学的时候看古龙武侠,例无虚发的李寻欢总是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一直没弄明白他的飞刀究竟藏于何处,书中也没交代他的飞刀绝技到底是怎样练出来的。在那时朦胧的心念中,大概觉得高手应该是天生的吧!
后来又看到他的好兄弟阿飞,才明白只要方法得当,高手原来是可以练就的。阿飞留给我的影响是:一柄破木剑,斜斜插于腰际,看似漫不经心,但一出剑绝对石破天惊,从角度到力度再到速度,对手一般防无可防。书中写的明白,阿飞自幼开始练剑,每天就重复一个动作:对着空气出剑,收剑,再出剑,再收剑。这个动作,每天要重复几千次。一次次琢磨,一遍遍领悟,直到这个动作毫不拖泥带水,能够随心所欲的向任何一个角度刺出的时候,阿飞便成为了剑道高手。
反观阿飞高手炼成之路,其一就是大量的练习,但光练习还远远不够,他一边练,一边琢磨领悟:敌人在身后的话剑从哪个方向刺出才更为致命,然后无数次的练习从这个方向出剑。现在看来,这叫“刻意练习”。
没错,任何行业想要成为高手,其一要做到的就是“刻意练习”。练习很好理解,“刻意”有些抽象,用《罗辑思维》罗振宇老师的话说,就是“持续的做你不会做的事儿!”
持续的做你不会做的事儿。
心理学上将人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分为三个区域。第一个区域称之为舒适区,人在这个区域待着会感觉到很舒服,很放松。就像普通面馆的拉面师傅,经过长时间的简单练习,已经掌握一套固定的程序,闭着眼睛也能将面拉出自己想要的粗细。每天干这种活,他感觉很舒适很轻松,而且很享受这种不用动什么脑筋就能干好的工作。但长期来看,这种通过简单练习就能搞定的工作待遇也相对固定,提升的空间不是很大。
简单来说,如果你从事的工作没有任何难度和挑战,说明你正呆在舒适区。不要做到无法自拔,想办法给自己一些刺激和障碍,不断的提升一下工作的难度,不久的将来,你会成为这个行业的高手。
第三个区域称之为恐慌区,许多普通人一接触到这个区域会感觉到无力和恐慌,因为这个区域全都是高难度的一些东西,自己什么也不会做,进而引发逃避和失落。但能在这个区域立足的人,一般都是牛人和大神级别。就好比初学写作的小白,在为自己轻松写出浏览量几百的文章而沾沾自喜时,不小心看到了浏览量几十万的文章。仔细一番品读,人家那个文笔,那个深度,那个思维严密,自己怕是一辈子也赶不上了,然后会产生一种失落和退缩的情绪。
殊不知,这些人也是从小白走过来的,只不过人家知道该怎么样去刻意练习罢了。
在舒适区和恐慌区之间还有一个区域,称之为学习区,也叫“脱离舒适区”。这个区域待着会常常感觉到很痛苦,很纠结。这是正常的反应,痛苦与纠结的同时,说明你在进步。拿下象棋来说,有些人下棋就图个一时痛快,贪吃冒进,怎么爽怎么来,这类人下一辈子棋也是臭棋篓子。有些人走一步棋会考虑对方的应着和己方的利弊,思索再三,明明可以吃对方子儿,但往往不会去吃,反而会加强自己的守势,这类人往往会成为象棋高手。因为他知道让自己一时舒服并不是取胜之道。
吴伯凡老师在《东吴相对论》里曾经讲过,游泳大神菲尔普斯在练习游泳时,他的教练会人为的给他制造许多困难,比方说泳衣突然破了,或者泳池突然出现故障等,以此来训练菲尔普斯的反应能力和应对困难的能力。结果还真派上了用场。零八年北京奥运的时候,有一块金牌就是在泳衣破裂的情况下拿到的。
练过长跑的人都知道,刚开始训练时,你跟着其他人多跑几圈就行了,当你的体能和速度慢慢练上来的时候,教练会让你在小腿处绑上沙袋跑,而且沙袋的重量会慢慢加重。其中奥妙,仔细一想,无非是想让学员脱离舒适区,在有压力的环境下训练罢了。
这些就是刻意练习的力量,重复的做你不会做的事儿,是成为一个高手的先决条件。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向那些大神学习。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文章上简书首页,先去首页看看那些点击量很高的文章,然后分析这些文章标题是如何取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内容偏向于哪些方面。多看一些,经过刻意练习,有一天你的文章也会经常登上首页。
你想成为一个赚钱高手,先向周围那些已经赚到很多钱的人想办法去请教,学习他们的思维模式,他们的手段以及技巧,再付诸实施,经过大量的行动,你肯定也会赚到很多钱的。
中文博大精深,有个词早就概括了成为高手的这两个要点,这个词叫“勤学苦练”,想要成为一个高手,没有捷径。如果想要一蹴而就,那你还是在你的舒适区里待着吧,你不具备成为高手的潜质。当你做一件事情感觉到痛苦但必须强迫自己去做的时候,恭喜你,你正在通往高手的路上以一百码的速度狂飙呢!
高手就是这样炼成的,但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是你得有一颗成为高手的坚定不移的决心。重要的事请说三遍,决心、决心、决心。有了决心,再难的事儿也都不叫事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