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筝记

作者: 清能有容 | 来源:发表于2019-06-28 22:24 被阅读120次
    学筝记

    01

    院里庆七一晚会上,同事们或引吭高歌,或翩翩起舞,或表演萨克斯,或演奏小提琴,各自尽展才艺。

    尤其年轻的书记员一曲婉转悠扬的古筝,不禁让我羡慕之余想起自己学筝的经历:如果这几年好好练古筝,今天我也可以上台给大家露一手了。

    02

    我学古筝也有五六个年头了,之所以说年头不说时间,是因为这五六年是指从开始学筝至今的时间跨度,并非实际学筝的时间。

    学筝第一年,我劲头颇大。

    古人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深信其道的我专门买了一台品相颇好的古筝。当然后来事实证明:一双勤奋不够的手,面对再好的古筝也奏不出天籁之音。

    我信誓旦旦为自己订了一个考级目标。专门请了一个音乐系古筝专业的大学生每周给我授课,自己课下每天都要抽空练上一个小时。

    那个暑天异常炎热,加上手指笨拙出汗,义甲的胶布缠绕在手指上,日复一日,几根手指皮肤都过敏掉皮。平生不用功的我在学筝上也算是体验了一把夏练三伏的味道。

    傍晚散步的邻居们每天听着我叮叮咚咚的练琴声,不时夸赞我的恒心毅力。

    因为天生没有乐感,我只好把老师教过的曲谱死记硬背下来。一年下来,居然也能顺畅地弹那么几首曲子了。内心不免沾沾自喜。

    03

    年底,跟我一起学筝的朋友搬家,几个闺蜜相跟去祝贺乔迁之喜。大家怂恿,我也跃跃欲试,信心满满地准备为大家弹奏一曲《渔舟唱晚》助兴。

    朋友的筝久置不用,音准很差,我因为耳音差,只能拿着音准器一一调音,等到调完音已是满头大汗。那份之前内心酝酿好的优雅风度消耗殆尽。

    好不容易可以开始演奏,一曲未了,中音5弦断了。朋友没有备用琴弦,即使有我也不会换琴弦。我只好在将就着在缺一根琴弦的筝上草草弹完。

    闺蜜们早早打开手机摄像准备录下我的风姿和天籁之音,当然录到的是满脸窘相的我和呕呀噪杂难听的奇怪曲调。

    这是我的第一次古筝演奏,也是最后一次古筝演奏。本来预想跳一曲天鹅湖,最后以一只跛脚鸭收场。

    04

    第二年,我开始接触一些稍微复杂的曲子,基本功薄弱的问题暴露无遗。

    首先是左右手配合问题,之前弹奏的曲子像挤牛奶,浏阳河里,虽然也需要左右手配合,但大多是伴奏类,左右手位置对应明确,很有规则。我凭着死记硬背也能记得一二。

    而碰到左手分解和弦右手弹奏的情况我就乱了套,好像再怎么练习都难以有突破,我想这应该就是人常说的遇到了瓶颈。

    还有个问题就是摇指,我的手腕历来不够柔软,悬腕摇指总是悬着悬着就耷拉下来,五指无力地趴在琴弦上变成八爪鱼的状态。老师建议我尝试扎桩摇指,我不会分配力气,所有的重量都集中在那根扎在旁边的小指上,一个回合练习后,小指红肿最后摇指没有学会,险些废了小指。

    第三年,单位进行员额改革,办案量骤增,我的上课时间从每周一节慢慢变成一月一节。最后干脆给老师说:我有空了再约你吧!当然从此以后再没有约老师。

    第四年,除了突发兴致,偶尔胡乱拨拉一番,系统的学习彻底没有了。那一年,我几乎不大理会筝,筝也快不认识我了。

    05

    但古筝似乎并未与我的生活绝缘,有时偶然听到一只心仪的曲子还会让我心动好久。

    其实最初学古筝也是受《沧海一声笑》这首曲子感染,本身歌词就豪情满怀、气盖云天,时而铿锵时而高亢的筝音将那份苍凉寂寥中的潇洒表现得淋淋尽致。

    当时我还没有古筝,根据网上的古筝在纸上画了一张古筝琴弦图,边唱便用手在纸上找音阶位置。那份陶醉至今记忆犹新。

    去年央视古筝春晚上,袁莎老师携手全国百名筝友共同演奏《青花瓷》,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将我一下子带入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中。

    看完晚会,我连夜找出袁莎改编的《青花瓷》曲谱,因为怕影响邻居休息,只好迫不及待在古筝上空手比划一番。

    真正让我想重拾古筝是缘于另一首古筝曲。网上有个网名叫玉面小嫣然的,将《see you again》改编成古筝曲弹奏,当古筝与欧美流行乐融合,那种完全不一样的听觉体验瞬间让我泪目。

    因为网上只有改编者手写的曲谱照片,我只好笨拙地连画带写将曲谱描摹下来反复练习弹奏。

    每次弹到第二句时,我都情不自禁哼唱那句歌词:与你重逢之时,谁会了解我们经历过怎样的旅程。这句歌词或许就是上天派来的,冥冥之中引领着我与古筝重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筝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dd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