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曰: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一个人啊只要活着,只要和人发生联系,都必不可免得面对宠与辱。甚至哪怕炒个股票玩儿,都会考验我们的格局、心态、认知以及定力。
最近看新闻,竟发现有一些才奔二、奔三的00后,90后既然也有了抑郁,动不动就哭,晚上睡不着,压力大等等精神上、心理上的一系列问题。虽然我不知道他们具体面临着什么事情,但凡是会有这样一些情绪的人,一定是头脑太复杂,患得患失,心灵的草场上有了荒草,所以面对宠辱的时候会惊之又惊。其实他们已经有点迷失了。
还有看到李玫瑾老师的一个《犯罪心理》的系列课。其中很多人在面对侮辱的时候,是难以克制自己的情绪的,心中充满着仇恨和恐惧,就这样走上了害人亦害己的不归路。当然这都是一些极端的案例,可从中却可以反映出很多的问题。
这些天我一直都在思考李老师说过的一些话,那就是教育究竟最重要的是什么?国家费力培养了很多的人才,可是非常可惜的是很多人仍旧过不好自己的一生,更谈不上为别人做些什么。
“有余力,则学文”,不是说笑的。专业知识帮助我们生存,可关于生命的常识,却可帮助我们不走偏,走的远。老子便如是。
面对外界的评价,好与坏,宠与辱,我们是很容易产生波动的。这个“惊”用得好,什么是惊?就是打破了内心的平静与平常,开始惴惴不安。老子说,宠辱带来的这种“惊心”并不是什么好事,他用了一个类比,就好像身体一样。其实修道修佛的人都知道这么一种说法,那就是我们的身体,这是一个臭皮囊,我们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这个臭皮囊,我们的忧患也源于有这个身体,因为有这个身体,就有了“我”的观念,就有了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那么所做作为就一定会围绕着这个身体,这个“我”开始盘算,得给它吃,给它喝,还得吃好点喝好点,还得有点尊严,有点价值……一系列的衍生产品就都出来了。其实,这种“我”的观念就是有宠辱的根源。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是好事呀?知荣辱才有是非观,这一点并不否认哈。但是这里说的是更深层面的问题。老子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们“宠为下”,宠不是什么好事情。原因是,大部分人一面对“宠”就会把持不住,飘飘然。然而一飘马上来的就是一棒槌,甚至不仅仅是棒槌,它很可能毁掉自己的一生,所以说不是什么好事情。
但是,如果能做到“不惊”呢?或者说,如何才能“不惊?”我觉得老子真的非常伟大,他一点都没有藏着掖着,完全明明白白告诉了我们。他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只有一种情况下,我们爱重自己的身体可以脱离宠辱的陷阱,不被外界所“惊”,那就是把时刻时刻那颗只为自己的心分一点为别人,为天下。一个人只有脱离了自己的利害得失的时候,他才有真正的力量,才有克服一切的勇气,才能免于“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才能真正得到加持,开挂。
这似乎是很难的,但其实也不难。这次的疫情就是我们很好的一个榜样。很多人都是怀抱无我之心去尽力帮助他人,他们在赈灾抗疫的过程里一定不会出现“惊”的这种情况,而他们得到的远比付出更多,他们的心灵和生命都得到了滋养。
汲汲营营只为己,得之亦惊,失之亦惊,人生会越来越窄。
可能琐碎的生活常常让我们只看的到自己,所以需要给自己一个高远的目标,眼前的宠辱虽不会消失,但却能不那么在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