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某书店有个初中生模样的小孩,因在书店内大声朗诵英文而受到店员的礼貌提醒。过了一会,该小孩找到正在理货的店员,用手指着店员,对店员连暴粗口,说“信不信我抽你”。而一旁的家长却放任孩子不管,只是不紧不慢地对店员说,“他还只是个小孩”。
看了视频后,一股莫名的悲伤涌上我的心头。天真无邪的孩子因为什么染上这种戾气?我想是因为家长的纵容吧。父母严厉教育出来的孩子,不可能这么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不可能对道德法制没有敬畏之心,不可能没有是非曲直的分辨能力。
1、父母严厉,孩子才能心存敬畏之心。
现在的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父母对孩子呵护有加,不仅打不得、骂不得,孩子犯了错,还处处偏袒孩子。孩子常常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常常沾染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面对孩子的错误,家长要及时指出来,不要一味纵容放任孩子的错误言行不管。孩子犯了错,就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
曾经,在公交车上有个3、5岁的熊孩子持续不断地踢对面的年轻男子,年轻男子一忍再忍后,那孩子还未有所收敛,男子一气之下,抱起孩子猛摔地上,并用脚踩了两下。男子的行为虽然有点过激,但孩子的无礼任性、一旁家长的放任自由更令人气愤。父母的放任和纵容了,助长了孩子戾气的滋生。我相信,经过这次教育,孩子日常行为上会减少一些傲慢作风和骄奢之气。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在《论共产主义教育》一书中讲到: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要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格,能培养学生抵制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
所以适当的惩罚是有助于孩子健康生长的,有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的。当然,惩罚的方式有多种,要找到适合孩子的方式,不要一味地责骂或体罚,任何时候总有比体罚更好的方式。
只有父母严加管教,孩子才不会这样不知天高地厚,才会有一颗敬畏之心。
2、父母放纵不管,等于谋杀孩子
颜之推是南北朝时的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他在《颜氏家训·第二篇》中讲了一个故事:
梁元帝的时候,有一位学士非常聪明有才气,从小被父亲宠爱有加,但疏于管教;他若一句话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在路上广为传颂,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他若一件事有闪失,他父亲为他百般遮掩,,只是希望他悄悄改掉。
学士成年以后,凶暴傲慢的习气一天比一天强,他最终因为说话不检点,被周逖杀掉,肠子被抽出,血被拿去涂抹战鼓。
这位学士的父亲过于宠溺孩子,使孩子丧失了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养成了骄逸自满、自我为是的作风,最终被人所杀。父母对孩子取得成绩时的过度表扬,和做事闪失时的一味遮掩,何尝不是谋杀孩子的帮凶呢?
古人所说的,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这一古训现在仍然适用。
以平常心面对孩子的取得的成绩,以严苛的心面对孩子犯下的错。孩子犯错误时,一定要让其心服口服地、深刻地认识错误所在,独自承担错误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说: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
3、优秀的孩子,都有严格的家教
董卿在主持春节晚会时落落大方、气场非凡,主持《诗词大会》时腹有诗书,出口成章。董卿取得的成绩,与年少时她父亲的严加管教是分不开的。
董卿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毕业于复旦大学,是报社的总编,母亲是大学教授。即便如此,父亲在董卿的教育上也决不手软。从小,董卿就被要求抄写大量的诗词古文,每天还要跑1000米,上了中学后,每个暑假都被要求去打工。
在这种严厉的管教下,董卿通过自身的努力,不仅具备了极高的知识素养,更使她形成了坚韧、自强、独立的精神。谈及父亲,她说:“我父亲自己的经历,让他笃信人的命运要靠自己改变,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父亲是个严谨、坚忍,并且善良的人,很庆幸自己继承了他的这些点。”
莫言在《父亲的严厉》一文中说:父亲的严厉,在我们高密东北乡都是有名的。我十几岁的时候,经常撒野忘形,每当此时,只要有人在我身后低沉地说一声:你爹来了!我就会打一个寒战,脖子紧缩,目光盯着自己的脚尖,半天才能回过神来......但高密东北乡的许多人说,我们老管家之所以出了一群大学生、研究生,全仗着我父亲的严厉。如果没有父亲的严厉,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还真不好说。
是啊,父亲的威严,使董卿有了一个自律严谨的好品格,使莫言有了一个踏实稳健的好作风。从小严苛的管理教育,塑造了孩子坚强的内心,使他们有了正确的人生观。
孩子,如同在海上飘泊的一叶孤舟,父亲便是那引航的灯塔,没有灯光,小船就容易迷失方向。
教育孩子,从严格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