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锥一见 现代互联网科技给人类,尤其是给我们这样一个国度的大众带来的益处,首先是言论的相对自由,这种相对自由是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的。于是乎,就演绎了一种大众网络文化,快餐文化。大众网络文化的特点是粗糙,快捷,随意性,多粗制滥造,少精品。我说的是它的缺点。既然是特点,也就不必忌讳它的优点——为草根提供了一个发声的平台,直接,朴实,切中时弊,酣畅淋漓。
然而,大部分网民是冲着10w+来的,想借网络一鸣惊人,一夜成名,所以标题党盛行,标新立异者,哗众取宠者更是如过江之鲫。这是当下功利、浮躁和浅薄的普遍社会心理在网络上的具体表现。
在泥沙俱下的环境里,要学会沙里淘金。对于不值得辩驳的奇谈怪论,我是不愿意费神的!
伏尔泰说得好“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表达思想的自由”。
赵大山: @耕夫呓语 你不愿费神,岂不让错误的言论毒害青年?人人有发言的自由,当然包括批判的自由。
@耕夫呓语 行为可以有对错,意识形态领域,无所谓错误与正确之分,除非我们的国情所要求的那样,以政治的标准去衡量。这样真理就在权威者那边了。
当然,必要的辩论还是要有的。人是自然界中的一物,人的语言如同自然界的天籁之音,争鸣是必然的。
但在争鸣的过程中,常见某些人大嘴一张,说对方“妄图颠覆什么,阴谋否定什么”,这就是在拉权力这样大旗来为自己谋一张虎皮了。这样的辩论可以戛然而止。
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思想大裂变时期,道家对人世的吵吵嚷嚷的面红耳赤的争论,倒是抱着一种淡然和洒脱的高境界。什么是非、真伪、彼此,归根结底还是老子说的“知常曰明”。常者,道也;道是恒常不变的客观规律。道法自然。
哲学中的两条路线,是两条时而交叉而永不会重合的线,并行了数千年。无非是物质与意识的问题。可以这么说,物质世界有多丰富,人的意识形态就有多绚丽。同时,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种意识形态?不是吗?
至于说毒害年轻人,不敢也无权去下这个结论。这要先判断什么才是对年轻人有益的。我曾经看到马路边一堵建筑工地的围墙上,有一则标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事关民族的未来”。大多数人读到这则冠冕堂皇的标语,都不会有什么异议。
但这样教条的的和观念化的东西,就一定对青少年有益吗?“思想道德”是一个什么东西,看得见,摸得着吗?成年人讲得清楚吗,做得到吗?成年人讲不清楚做不到的东西,硬是往一个孩子的脑子里灌输,这就是虚伪,是不道德!
我们总是把道德和人性混为一谈。人性是伴随人的产生而产生,而道德是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人性是道德的父亲,道德是人性的儿子。道德是为人性服务的,而不是反过来扼制人性的。所以,一切反人性的道德,都是伪道德。所以,我们现在的所谓传统道德,与其说是道德,不如说是被异化的人性。
至于我们现在的语境下的“毒害青年”,往往是以鲜明的政治立场来做评判标准的。这样又把道德和政治混为一谈。
要说毒害,中国的青年已经被专制和礼教毒害了两千年。两千年培养的价值观,无非是两个,一曰升官,二曰发财。古今无数聪明的状元和才子,经过灵魂的蜕变,把这两者完美结合起来了!
所以,在这两个根深蒂固的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青年不是这么容易就被“毒害”的。吃惯了毒食品的人,早已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练就一身百毒不浸的头脑。
在二十世纪初,为了和西方的人文思想接轨,先贤们猛烈地抨击虚伪的封建礼教和道德。鲁迅有“救救孩子”的呐喊,陈独秀有“徳先生,赛先生”的绍介。然而,还是被顽石一般的礼教打压了!
小学课本里不是雷锋就是孔融。可不可以把十八世纪欧洲先进的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引进中小学课本?如果你敢提这个问题,更会有更多的人大声斥责“不要毒害青少年了”!
卢梭的自然教育观,是多么的博大和睿智而又洞察和顺应人性啊!我们要彻底去除道德楷模和师表的观念,因为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我们可以撕破一切书本,唯有一本书要读,那就是大自然”。
在卢梭的教育学名著《爱弥尔》里,为了 驳斥观念化教育的荒唐,举了那个著名的寓言《乌鸦和狐狸》。乌鸦经不起赞美,丧失了嘴里的肉,教育 孩子们要经得起谎言的夸赞。一个伟大的政治家都喜欢听谎言和阿谀,你让一个孩子去甄别和对抗谎言和拍马?
【我要问一下,对六岁的孩子来说,是不是需要告诉他们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吹牛拍马或撒谎骗人?我们至多只能告诉他们说,拿小孩子逗着玩或暗中嘲笑他们傻里傻气的人,确实是有的;但是,一块奶酪把问题弄糟了,因为你不是在教他们怎样把自己的奶酪紧紧含在嘴里,而是教他们怎样想办法把别人嘴里的蛋糕骗出来】卢梭如是说。他接着又说,受到这类观念化的寓言教育的孩子,当他们能够并有机会拿来应用时,他们的所做所为差不多同寓言作者的意图完全是相反的。
卢梭大概还没有博学到知道中国还有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否则的话,在这部教育学名著中,他会断然舍弃这个拉•封丹的这则寓言,而以我们的让梨故事做例子。
由此可见,对不谙世事的儿童进行道德观念和教条的教育,不但荒唐,而且会造成恶果。它戮害儿童纯真无邪的心灵。我们用大人的庸俗和虚伪的观念去教育儿童,扼杀了他们的想象力和独立自由的天性。
我们教育孩子要拿那个小梨子,把大的梨子让给别人,正如卢梭所言,但当他长大了的时候,他永远会想方设法夺取那个大梨子。这样的教育“成果”,已经在目前的社会有所收获了。我相信,几乎每一个贪官污吏,在儿童时代都受到过“孔融让梨”的教育。
当我们大人不去下意识地用语言甚至脸色引导孩子们的时候,我相信如果他的智力没有缺陷的话,按照他的天性,大部分孩子会选择大的梨子。
我们扼制他的天性,让他在预先设定了的道德的框架里去选择,无疑是在鼓励他撒谎或在行动上违背自己。
【一种利益既可使人许下诺言,则更大的利益就可使人违反诺言】,【谎言有两种:一种是就过去所做的事情撒谎,一种是就将来承担的义务撒谎。第一种谎言的情况是:否认他所做过的事情,总而言之,就是他明明知道事情的真相不是那样的,却偏偏说成是那样。第二种撒谎的情况是:许出一些他并不打算加以遵守的诺言,总而言之,就是表示一种同他本来的意图相反的意图】
这教育的恶果不言自明。由撒谎的个人到撒谎的群体,到撒谎的民族!
“一块奶酪把问题弄糟了”,同样的,一个千年的烂梨子也把问题搞砸了!
我们的教育,总想着把孩子培养成“圣人”,而永远不想着让他们如何做一个正常的人,心智健全、有独立人格,能独立思考的正常的人!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与其教育穷人如何变成富人,不如教导富人如何变成穷人”。你看看,两千五百年前的中国的哲学家和两百五十年前的欧洲启蒙思想家的思想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英雄所见略同”吧!
无它,因为他们都尊重自然,尊重客观,尊重人性而已!
耕读堂主人
草于2017年9月23日
网友评论
正如你所说,优秀的人文思想,在互联网时代,是没发禁止的。
这是问题的关键。所见略同!拙作《教育改革顶层设计背后,你不知道的思路》
看到小学语文教科书被改得………
中国的教育完全被“有些人”给毁了……
卢梭崇尚自由博爱人性的教育,他也强调对孩子要有正确的引导,良好环境的培育也是很重要的。
在这个如官本位等封建固化甚浓的国度,推动对中小学生自由平等的民主法治教育是当务之急,一个国家法治化文明化等现代化进程需要国民素质的改良。
我们抱着两千多年的被历代帝王们所尊崇的老古董,并对青少年填鸭似的灌输,其目的和用心又何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