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
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
我徒我御,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
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
周宣王封母舅申侯于申地(今河南省信阳市),命令大臣召公虎率领官兵,替申侯营造谢邑(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作为申国地国都。这首诗是跟随召公虎前往修建都城的人,在归国途中所唱。《大雅·崧高》一诗中,对此也有叙述。
出自细井徇·《诗经名物图解》第一节,“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黍苗蓬勃生长,阴雨把它滋养。向南一路远行,召伯前去慰劳。
第二节,“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我肩扛来我来车,我驾马车驾牛车。我的任务已完成,何不早日回家去。
第三节,“我徒我御,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我步行来我驾车,我率领军队出发。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何不早日回家去。
第四节,“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修建谢邑大功绩,召伯苦心来经营。出工军民真热情,召伯统领来施。
第五节,“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高低低地平整好,泉水河流都变清。召伯建城已完毕,宣王欢喜心安宁。
芃(péng)芃,草木繁盛的样子。膏,润泽。悠悠,遥远的样子。召伯,召公虎,封于召国,又称召穆公。
劳,慰劳。任,背负。辇,拉车。车,驾马车。牛,驾牛车。集,完成。盖(hé),同“盍”,何不。徒,徒步。御,驾驶马车。师、旅,作动词,指率领一部分士兵。肃肃,快速的样子。功,工程。烈烈,热情的样子。原,高平之地。隰(xí),低湿之地。
这是一首纪实诗,记录的是周宣王派召伯帮助申侯营治谢邑的功绩。
召公虎是西周初年召公奭的后代,是世袭的“召公”之一,曾经辅佐过周厉王、周幽王、周宣王,是著名的“宣王中兴”名臣之一。
召公虎曾经在“国人暴动”的时候,以自己的儿子,替换了太子静(也就是后来的周宣王),救下了他的性命。可以说,于公于私,召公虎对周朝都有大恩,是少有的贤臣。
本诗中叙述的营造谢邑,发生在宣王统治兴盛时期。周宣王重新确立了周王室的权威,同时加强了对南部边疆的控制,尤其是楚国的扩张进行了遏制。
诗经专题第227篇,总第227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