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时节忆麦收(二)

作者: 天涯何处浔 | 来源:发表于2019-06-12 23:27 被阅读41次

    天刚蒙蒙亮,在母亲的催促声中醒来,全身的肌肉和骨头没有一处不酸疼,咬紧牙关从床上爬起来,麦收的季节,有劳动能力的人谁也没有特权睡懒觉。

    早晨和黄昏一样,是捆麦拉麦的好时候,母亲准备好竹耙子,赶着驴车去麦田,远远看到父亲一个人已经在麦田开始打捆。

    拉走一车,母亲吩咐我用竹耙子把田里遗漏的麦穗耧起来,尽量确保土地里长出来的每颗麦穗都收到囤里,这就是颗粒归仓啊。

    太阳高高升起的时候,田里割倒的小麦都被拉到了打麦场。接下来的碾轧脱粒工作最需要的是干燥强烈的阳光,最担心的是来一场阵雨。

    吃过早饭,一家人都去打麦场忙活,先把麦捆解散,均匀铺满整个打麦场,暴晒几个小时。

    中午阳光最烈时,父亲牵着黑驴,黑驴拉着石磙,石磙下面是一家人一年的口粮。

    火热的阳光下,一人一驴一石磙沿着打麦场数不清转了多少遭,直到麦秆被轧扁,麦穗被碾碎,中间再经过一次翻场,确保上上下下的麦穗都被碾轧,脱粒才算结束。

    麦秆变成了麦秸,用木叉挑起来,轻轻抖落夹杂在中间的麦粒后,堆放在打麦场的一角,再用竹耙耧去细碎的秸秆,留下的麦粒和麦糠混杂在一起,用刮板刮,用扫帚扫,堆积在一起。

    接下来的工作是将堆积在一起的麦糠和麦粒分离,也就是扬场,扬场需要借助适当的风力。风太强麦粒会和麦糠一起被吹走,风太弱麦糠会和麦粒一起留下,达不到分离的效果。

    扬场高手总会把木锨扬起的角度和双手的力度拿捏的恰到好处。父亲就是这样的高手,即使借助很微弱的风也可以成功分离麦糠和麦粒。

    忙到夜幕降临时,终于把金灿灿的麦粒装进袋子,装进板车,拉回家。

    吃过晚饭,父亲踏着皎洁的月光,赶着驴车来到打麦场把麦糠拉回家,这是喂养黑驴的好饲料。

    一块麦田收回家,明天又将开始另一块麦田的收割。如果天气一直晴好,十天左右就可以结束麦收。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身体虽然可以休息,心里却无比焦虑,连续的雨天会让小麦发霉发芽,坏了收成。

    十多亩的小麦收回家后,就可以松口气了吗?不是的,还要抢种玉米,谷子等,麦收后的庄稼不等人,晚种一天,就有可能导致秋天的欠收。

    收种结束后,还有一些收尾工作,铲麦茬,合麦秸垛,晾晒新麦等,这些工作不是太着急,可以慢慢来。

    这是二十年前的麦收,母亲说:"每年的麦收,人和牲口都会掉几斤肉,脱几层皮。"

    少年时期的自己因为每年亲身参与麦收,深刻体会了父母的艰辛和不易。

    后来几年,农用拖拉机和三轮车代替了驴车,拉麦碾麦速度大幅提高。再后来,出现了收割机,人力得到了解放。

    现在已经普遍使用大型联合收割机,集收割、脱粒、碎杆还田于一体。

    母亲说:"现在的麦收不算事,一个小时就结束了。"

    麦收越来越轻松了,麦田却越来越少了。春天的田野里看不到绿油油的麦田,芒种时节也看不到风吹麦浪遍地黄。

    为什么呢?在朋友圈看到的段子中包含了原因:

    老家的麦子的收完了,

    算算账,挣了多少?!

    一亩地收小麦880斤,

    每斤1.02元,共计收入897元

    支出明细:

    秸秆还田,犁地120元,播种25元,种子50元,底肥110元,浇地一水78元,除草剂30元,追肥105元,打农药45元,浇地二水63元,收割70元。10趟往返油费按每趟20元,合计200元。共计支出896元。

    10.1播种6.1收获,整整8个月。897-896=1元人民币。

    朋友们,以后超过1块以上的活动不要叫我,那是我8个月的收入!

    经济社会,种田看经济效益,曾经的麦田,被果园和蔬菜替代。时代总是在不停的变迁,再过二十年,我们的田野又会呈现什么样的景象呢?

    芒种时节忆麦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芒种时节忆麦收(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bc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