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些年的穷苦日子(16)

那些年的穷苦日子(16)

作者: 冰晓雪 | 来源:发表于2022-10-15 17:41 被阅读0次
网络图片

(十六)

家旺年龄小,不懂人情世故,没有人生阅历,但知道这门亲事,是欺他家穷,拿钱充底气,把不对等的两个人扯平了算。家旺有怼回去的意思,但考虑到是长辈,而且姑娘也在场,所以一转念还是把要说的话咽下去了。

赵凤兰看不下去,自第一次提起,她的心里就有疙瘩,久久不能释怀。家穷就要遭到这样的待遇?若是要,瞧不起自己行,瞧不起她的儿子不可以,她的儿子也是心头肉,不能由着别人踩踏、贬低。她紧紧盯着朱小娥,语气生硬地说:“他婶,这事以后再说⋯⋯”

“俩孩子还小,我家这情况也没心思想。”一句话间又因怕伤了情气而隐忍了怒气,语气态度变得缓和了许多。

“嫂,家旺小是小了点,但姑娘到了结婚年龄,我瞧着姑娘可以,也没往别家说,直接找你了,年龄小可以先确定关系⋯⋯”朱小娥说道,并凑近赵凤兰的耳朵补充,“姑娘就中意我们家旺。”她满以为是件自豪的事。

“我家穷,我又摊上这病,若结婚,啥也给不了,亏了姑娘。”赵凤兰婉言拒绝。

刘美丽接过话,“我爸说了,若我们好,礼金可以不要,嫁妆他都会买。”

刘美丽一腔热情。

“是啊!海大哥家底殷实,美丽自己在城里开了一家店,生意做得大,以后婚事用的钱不用你发愁。”朱小娥帮衬着说道。

“我爸也是这样说的。我爸还说,如果家旺愿意,可以到店上一起来,我们一起做生意;如果家旺不乐意,他可以托人另安排一份工作。”

刘美丽提及她的家庭、她的爸爸,刘老柱坐不住了,做为处在贫困中的一家之主,有极大的负罪感,自然听不得一点点带有优越感的炫耀之话,何况这话还是出自一个小姑娘之口。刘老柱起身,怏怏不乐地走了,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

“我和我爸有事说,你们聊。”家旺也借机逃离了另人不快的场面。

两个男人的离开,丝毫没有影响到接下来的谈话,尤其是朱小娥,她一门心思,也无所谓人多人少。

“他们爷俩不在,我们女人聊,对于婚姻,我们女人更懂,婚后过日子,还是钱重要,他俩的事,你得好好想想。”

“婶,您有什么条件,都可以提,我爸都会答应。”刘美丽又开腔了。这姑娘五官端正,肤色白,看上去显小,但话语很老成,句句把父亲摆出来,时时显示出有钱的优越。

赵凤兰的胸腔早被怒气填满,但一个是妯娌,一个是年轻姑娘,任何一句粗鲁的话都不适宜,于是憋着不吭声,任由她们一唱一和。

父子俩从无聊的闲谈中逃出来,彼此相视而笑。“你现在是长大了,说亲的都找上门。”父亲调侃。

“爸看姑娘怎样?”家旺问。

“你怎么看?”刘老柱把问题推回给儿子。

“身体缺陷不要紧,思想不能太偏执,没有女孩子的气息,我想我们不合适。”

“我和你妈只认为不能娶残疾女孩,没想到你才看出了问题的本质⋯⋯”

“我现在不想你留在农村了,你按你的想法做,只要是你认定的事,我们都支持。”

“您的意思,我听妈说了,难为了陈主任,人家既然有诚心,不会图您的回报,我们记下这份恩情。”家旺把早上未能看出的事情说出来,刘老柱到这时豁然开朗。

“我明白,你现在就回城里?”

“是,工地上赶工,之后会忙一阵。”

“姑娘那边怎么回?”刘老柱想到刘美丽会有所期待。

“您和妈都知道,不用我说。”

“姑娘也有诚意,我和你妈会注意说词,婉言拒绝吧,用不着说尖酸的话,日后低头不见抬头见。只是你⋯⋯在外要照顾好自己,别惦记家,你妈有我,我也是一个有工资的人。”

父子俩逃出让人不太愉快的氛围,一路闲聊,在路口停留了十几分钟,然后来到客车停靠站,等候途经的客车。定时返回县城的车慢慢驶近,停在站台,家旺在扬起尘土中匆匆上车。

家里的说亲会在前五分钟结束,赵凤兰躺在床上,刘老柱关切地看了一会女人,然后走去厨房煮了面条送到面前,让她吃了再歇息。

赵凤兰因为坐的时间长,也因为回答了太多不想回答的问题,显得特别疲乏。但她还在担心这件事会不会伤到家旺的自尊心。“家旺走的时候提了什么事?他是不是很伤心?”她问。

刘老柱回道:“孩子比我们有文化,能接受这样的事情,倒是你,需要往好的开心的地方想,别担心焦虑伤了自己的身体。”

赵凤兰半信半疑,在再三询问,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才放下心来。

家旺回到工地,繁忙的工作占去了白天甚至是半个夜晚的时间,他没有精力再去想说亲的事,而且这件事在他看来也是一件世俗的、可笑的事。

秋去冬来,转眼接近年末。由于近期雨水多,工地上暂时停工,刘家旺只需要到酒吧工作三至四个小时,余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他正是陈海棠口中的“年少有志”的孩子,在休息的时日里,除了回家一两天,剩下的便是在好友王刚留下的书籍中徜徉,贪婪的汲取知识。他的志向在于多读书,精学知识,将来依靠学知识而得来的智慧干出一番事业,决不是一辈子与砖石、水泥,粗活打交道,这些只是眼下的求生之道。

刘家旺经常看的书是种植养殖等技术类,生长在农村,最先想到的和谋划的还是与农村息息相关的事。当然,他也常看文学作品,如巴金的、鲁迅的、路遥的⋯⋯那些赋予了情感的文字,震撼了他的心灵,使得他更加坚定意志,信心满满。

家旺每天早起,到不远处的一片小树林读书。这片小树林是他所住的郊区遗落的唯一的有一片绿植的地方,很寂静,最适合去读书。他早上去,中午回来,吃过午饭稍作休息又去,继续读到日落黄昏,大地失去全部色彩的时候回来,这时就得去酒吧工作。

酒吧最近做了改造,调整了色彩,把之前那种略带明亮的颜色调为灰紫、酞青蓝的主色调,营造了神秘、梦幻的氛围,这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中青年消费者。

刘家旺在这上班,通常站在吧台,等待招唤,在没有被招唤的时候,就注意

进出或者正在饮酒谈笑的客人,预备着随时提供贴心的服务。

这个吧台,略微高出大厅,这个方位,对大厅入口及大内的事情一览无余。他已经形成了职业习惯,用非常敏锐的目光注视大厅。

大厅陆续有人进来。进来的客人九成结伴,饮酒的事,自然少不了相伴的好友,若独自一人,那大概就是忧愁、忧伤的酒。

前来的客人坐定位置,刘家旺便要去问他们喝什么酒,客人点过之后,就得准备。别看酒吧外围不起眼不热闹,但酒吧内却像是烧开的水,在翻滚、在冒泡,氛围膨胀到要外溢。

客人中会出现很多老面孔,靠近窗户的那桌就来过三四回,他们朋友四个每回来订那桌。还有另外几个包间,也是一些老顾客。

刘家旺曾经很粗略地看待这份工作,实际上它一门很大学问,光粗略的讲酒的种类,按原料、按生产工艺、按香型、按档次就说不尽,更别说酒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当然,喝酒的人都是单纯的交友、娱乐,不会特别的文绉绉的谈到酒的文化。

刘家旺也是闲的时候才会想一些有关酒的事。在他又进入思考的时候有人叫他。

相关文章

  • 那些年的穷苦日子(16)

    (十六) 家旺年龄小,不懂人情世故,没有人生阅历,但知道这门亲事,是欺他家穷,拿钱充底气,把不对等的两个人扯平了算...

  • 那些年的穷苦日子(3)

    (三) 刘家旺在工地上干活,不能再去学校。学校开课三天,因缺学生,就让人带话。给刘家旺带话的是吴剑波,也就是让父母...

  • 那些年的穷苦日子(4)

    (四) 今早去省城,刘家旺到村主任陈海棠家借三轮车,把父母载到长运站,赶上了最早的一班车。他把父母安排好,给父亲一...

  • 那些年的穷苦日子(6)

    (六) 护士在赵凤兰干瘦的手臂上做了穿刺,之后静脉通道被打开,药物一点点进入血管。 赵凤兰看到邻床的病人很痛苦,也...

  • 那些年的穷苦日子(5)

    (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人口向城市涌入,住房供不应求,房价一路攀升。刘家旺所在的工地迎来前所未有的订房...

  • 那些年的穷苦日子(7)

    续假已结束,工地上打来催促电话,刘家旺告别父母,急匆匆返回。临走时,母亲状态仍差,想要说一句话都困难,但为了生计和...

  • 那些年的穷苦日子(13)

    陈海棠如约而至,见到了梁书记。梁书记给了口头意见,并打了副镇长黄运良的电话。黄运良接到电话后,决定亲自去一趟刘家村...

  • 那些年的穷苦日子(12)

    会议开到十点,散会后各自回了住处。村干部周峰遇到疑问,向陈海棠请教,两人再讨论了十分钟。 干部村民都走后,村委会只...

  • 那些年的穷苦日子(8)

    (八) 一天傍晚,刘家旺收拾东西准备下工,王师傅上门来找。王师傅今年五十六,身体健朗,但爬到五楼也气喘。他扶着栏杆...

  • 那些年的穷苦日子(14)

    (十四) 刘老柱闲着的几天,就按老伴的吩咐,到园里锄草、捉虫,照看蔬菜。他的菜园在房屋东侧,一垄长条,有十二米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年的穷苦日子(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qk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