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旅行,
于我而言,
就像左手和右手,
不可或缺。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有时读书即旅行;
有时旅行即读书。
读书是为了更好地旅行;
而旅行是对读书更好的诠释。
读书,于我而言,早已是我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天不读书,心必慌乱。
记得小时候,奶奶总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看,红红又在看书了。”
小时候,我家房子从门口到外面有一条长廊,我们玩耍、读书一般都在这里,光线也好。
即便是下雨,也不受到影响。
我记得小时候只要有空,我就搬一个高靠背椅坐在这个长廊上,手里捧着书报之类的读物,静静地阅读,甚是享受。
那时候书籍对于一般家庭来说,真是稀罕物。
家里因父亲大小是个“官”,每天有报纸可读。这些报纸上的字就是我每天最好的精神食粮。
记得家里条件略好时,我就缠着父母给订我了一本儿童连环画报。
每当看到邮递员叔叔来我家时,我是最高兴的时候。
一本连环画我翻过来倒过去,要看好几遍。
等我再长大后,自己给自己买的第一本书就是《红楼梦》。
那时就喜欢上林黛玉这种类型的有️才情、有情谊,不会玩心眼,多愁善感的女性。
至今林黛玉的性格还影响着我。
几十年过去,爱读书的习惯至今依然没有改变。
正是:
“落笔当年渐成癖;
煮书终日可疗饥。”
读书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旅行呢?
读《红楼梦》,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荣辱里,我好似穿越到元气将尽的大清王朝中旅行了一番,叹其太奢华,人心太复杂。
读《资治通鉴》,从纷争的战国,到一统的秦汉,到烽烟的三国,到动荡的两晋,再到戎马的南北朝和繁盛的隋唐,最后到混乱的五代十国。我好似上下纵横了一千三百多年,看惯了权力的演变,江山的更迭。
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定律,无人可改。
读《静静的顿河》,我好似来到了哥萨克居住的顿河,看似平静的顿河,实则暗流涌动。
从冰雪覆盖到春日融化,顿河见证了哥萨克人在一战、二月GM和十月GM以及国内战争中的苦难历程。顿河也见证了一对恋人的爱恨情仇。
读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十二本,我好似来到了英国,与当地人民一起钻进防空掩体,听着咆哮如雷的德机在头顶肆虐;也好似感受到了英国人民越战越勇的不屈的精神。
读《边城》,我好似来到了湘西地界那个叫“茶峒”的小山城,好似看到了那只有二十来丈宽的一条小溪,看到了那座白塔,和那个善良的渡船老人,一个纯真美丽俏佳人的翠翠和一只大黄狗。
一幅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画卷在我面前展开。
你看,我们读书,是不是可以在中国几千年历史的长河中旅行?
是不是可以在异国他乡中旅行?
是不是可以从书中直接就站在了那座山旁、那条溪边旅行?
是不是在书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山川河流、风土人情,历史变迁、悲欢离合?
我们的情绪随着书中的情节变化而起伏;
我们的眼界随着书中的画面而展开。
因此,读书是一种精神的旅行,一种视野的旅行。
有时读书即旅行。
有时旅行即读书。
读书累了,倦了,我们出去走走,甚而远行他乡。
忽然发现这样也是一种读书。不是吗?
旅行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读书呢?
在北京,我伫立在万寿山脚下的明定陵前,好似读到了明神宗于国本之争对大臣极度不满,之后开始二十八年不上朝作为报复的荒唐一幕。
站在蜿蜒起伏的长城之上,我读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的优良的传统,那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
在上海,我走在外白渡桥上,抚摸着桥上钢制的桥骨架,好似听见它在娓娓地诉说着上海百年的沧桑巨变。
我登上东方明珠,站在一百多层塔上,透过硕大的玻璃窗,向西看着著名的上海外滩,我读到了这里多少历史人物在此叱咤风云,从而推动着历史不断前行。
看穿城而过的黄浦江上,长长的汽轮在江上缓慢行驶,船上满载着货物,我读到了一幅和平安宁的生活画面。
再转身看这边,那一座座鳞次栉比的拔地而起的高楼,我读到了上海浦东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
看着上海,我读到了中国人不凡的智慧和不屈的灵魂。
在西安,我望着秦始皇陵兵马俑,好似读到了气势磅礴,横扫东方六国的浩荡军威。
看那形态各异的兵马俑,我又读到中国雕塑艺术之高超,就连美国总统都称赞不止的原因。
在安徽黄山,我站在迎客松下,看奇松、怪石、云海,我好似读到了祖国壮美的河山,不亚于任何一个外国的风景。
“黄山归来不看山”,我真的归来后,很多年都再不登别的山。
我站在冬日的三亚沙滩上,读到了碧波荡漾的南海。我之领土,岂容他人染指?
我们在旅行中读到了千百年的历史,读到了山川河流,读到了荣辱兴衰,读到了自豪和责任。
你看,有时,旅行是不是在读书的呢?
不过是换一种形式罢了。
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旅行;
旅行是另一种形式的读书。
南渡再北归于2021.5.19于陋室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