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看着标题就觉得不靠谱,是吧?
如果倒退回两年前,我也觉得这是个伪命题:天才就是天才,不应该是天生就比别人强,于是才被别人认为是天才么。
不过最近很多书籍都在不断挑战乃至推翻过往的认知。2009年出版的《异类》和2015年的《刻意练习》当属影响最为广泛的两本。前者作者Gladwell运用统计学分析了大量被世人认做天才的名人巨星身上所具有的共性,并一再强调“天才”只是一系列必然因素造成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被鸡汤文们用了不下一万次的“一万小时理论”,引用的是心理学家Anders Ericsson及其团队对柏林音乐学院的小提琴专业学生所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顶级的小提琴演奏家在20岁左右,已经投入了10000小时进行练习,从而达到了超越他人的水平,这便是一万小时理论的由来。
有趣的是,Anders Ericsson正是第二本书的作者,他在自己的书中虽有认同Gladwell的部分,但其核心却是在纠正“一万小时理论”的不完备,认为Gladwell没有抓住天才之所以成功的最核心因素,这便是今天咱们要来一起聊聊的《刻意练习》。
首先,与Gladwell在《异类》中所述观点相同,Ericsson也认为“天才”是结果,而非原因。比如,门萨俱乐部这个专属于聪明人(或者说天才)的组织,其入门门槛为智商130,而大量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智商都没有达到这个值(如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大物理学家费曼,智商只有126);又比如很多世界顶级的国际象棋和围棋选手,其智商的平均水平并没有明显表现出高于同龄人,甚至有的还低于平均水平;此外,对于同是达到顶级水平的人,甚至有智商略低的水平反而会高于智商略高的可能性。虽然实验发现,在一个领域成为高手的人的大脑的确异于常人,但这种差异,都被证明是通过实践可以改造和优化的,用于形成专用于该领域的所谓“心理表征” (mental representation)。
我们的大脑是非常具有“弹性”的。虽然大脑无法像肌肉那样通过生长来实现能力的增强,但由于大脑内有大量的神经元以及连接神经元的线路,于是可以通过“重新布线”的方法来适应一个领域;这种适应可以是通过增大脑灰质、脑白质的方式,甚至在某些时候可以通过减少某些部分来提高信息传递效率从而实现适应;但不论怎样,最终所产生的这种适应性,便是“心理表征”。
我是这样总结心理表征的:
它经过长期训练,存在于你的潜意识中,以非常低的耗能,和非常高的效率,来指导你在某一领域的行为,其核心是一种“精确高效的预测”。
其实,每个人走路、吃饭、呼吸都在运营心理表征。而当你看到一个小提琴演奏家以极为熟练的指法演奏时,他其实已经建立了强大的心理表征来匹配小提琴演奏所需要的行为,也就是说,演奏几乎与走路吃饭呼吸一样自然了。
因此,如何能够更高效的创建该领域的“心理表征”便成为了如何成为高手的终极目标。而如何实现呢?嗯,你猜到了,就是“刻意联系” (deliberate practise)!
为啥叫“刻意联系”,和“反复练习”有啥区别?区别大了去了。
书中举了几个很有趣的例子,比如有多年经验的医生不一定被年轻医生有更熟练的手术技巧,比如开车多年的司机不一定有年轻司机的紧急判断力,也就意味着,把一件事做很多遍并不能让一个人更精通,反而可能由于太舒适而导致应变能力下降。
刻意练习需要满足以下几条要求:
1. 有目的性,也就是制定目标。例如,如果你要练习打网球,如果只是消遣性的和朋友玩几局,那叫“练习”,不叫“刻意联系”。你需要明确打这几局究竟要改进自己的哪些技巧,例如:发球?正手击球?或是其他。
2. 制定了目标之后,还需要分解目标。例如,下围棋时,打一局棋谱这样的目标太笼统,应当分解为“定式”,“布局”,“预测大师下一手”这样的子目标。
3. 走出舒适区。 学习有三个圈层:舒适区,学习区,恐惧区。在舒适区待着永远无法进步,因为你已经掌握了这个圈层内的所有技巧;而恐惧区有太多未知,你无所适从。走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而不要过度踏入恐惧区,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4. 获得反馈,及时调整。“心理表征”的创建类似于肌肉的训练,你既需要长期训练,又需要及时的反馈来进行调整。举个反例,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大学阶段学的知识忘得快,因为一个学期就靠那两次期中期末考试来提供正负反馈,平时基本无法及时获得反馈,来优化自己的“心理表征”。这与下面的第5条紧密相关。
5. 寻找合适的导师。导师是熟悉一个领域的技巧技能以及教育方法的专家,TA们知道如何在日常为练习者提供及时而有效的反馈。导师可以让你事半功倍。
以上的部分,就是Gladwell在《异类》中没有展现出的,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巨星之所以成为巨星的“路径”。
当然,“天赋”是被必须承认存在的。也就是说,在接触一个领域的最初那段时间里,总有人可以用更短时间建立初步的心理表征,表现出来的就是TA比其他人进步快。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最终成为大师和巨星的,往往是那些天赋差一些的人,因为TA们接受自己天赋不如人,所以告诉自己必须花费更多的努力去追赶那些天才;而“天才”们却自恃天赋异禀,投入努力的时间较少。经年累月,“天赋”所占的比重逐渐降低,以致忽略不计。笨鸟们终于依靠努力成为了大师和巨星,“天才”们却终于落为了二流。
相信“刻意联系”的理论,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也就是: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一个领域成为专家,其核心是运用科学的方法(deliberate practise),不断的付出努力,勤加练习。
作者最后开了个玩笑。
我们这个人种演化自“智人”;信息时代的我们信奉的是“知识人”;未来,如果我们都能成为专家或大师的话,我们这个人种,应当改名为“练习人”了。
延伸阅读:《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如果说《异类》是从统计学角度切入,《刻意联系》强调的是方法论,那么《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一直在强调的,应当是神经学原理层面与实际方法相结合的那个重要因素“髓鞘质”,并且作者Coyle交错提到《异类》作者Gladwell和《刻意联系》作者Ericsson的研究结果。
有时候读书读到相互交错,也是挺有趣的感觉。 具体关于“髓鞘质”是如何帮助人类成就今天的辉煌,普通人如何变为天才~建议书中去寻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