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孔子的这三句话,也许是他老年时同时给弟子们讲的,也许不是同时讲的,只是他的弟子把这三句话记在了一起。无论如何,这三句话,反映了孔子关于学习与实践、对待朋和友、自身修养三个方面的重要观点。这三个问题解决了,人生大问题便也解决了。《论语》的编辑者把它放在首位,是有其用意的。
现在我们把“学习”作为一个词来使用,主要还是偏重于学知识。先秦时候,“学”和“习”是两个概念。学是学知识、道理,习是实践这些知识和道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我们学到了一些知识,或者一些道理,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去实践它,并且得到了验证,就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通体舒服的愉悦感。举个例子:小学生学了一个数学公式,在放学后做习题时用上了,然后题就做对了,得了100分。这个时候,小学生就会很高兴,这种感觉,就是孔子说的“说”(通“悦”)。当然,孔子在这里指的更多的是人生的道理,比如“仁”。孔子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话,孔子的弟子子路最终在卫国内乱中杀身成仁而不悔,就是在实践这句话,就是在“习”这个“学”。这是最终极的“悦”了。中国历史上杀身成仁而不悔的例子比比皆是,特别是从一千八百四十年以来。
同样的,我们现在把“朋友”连在一起用,而在古代,“朋”和“友”还是有区别的。在古代,同门师兄弟叫“朋”,不是同门,但又志同道合的人叫“友”。《论语》中,“朋”和“友”有时是分开用的,有时是合在一起用的。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同学们毕业了,有一天,接到一个同学的微信或电话,说他(最好是她)要从外地来看我,我是真高兴啊!这个“乐”,是有外在表现的,可以是手舞足蹈,可以是跑来跑去买酒买菜,可以是很高兴地告诉别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大概是现在的人们最熟悉的一句话,也常被用来考察一个人是不是读过《论语》的标志了。
第三句话,大概是孔子聊以自慰的话。什么意思啊?就是我怀才不遇,但我也不生气。孔子认为这样的人就是君子。孔子二十岁的时候就很有名气了,但到五十一岁的时候才当了个小县长(中都宰),其中的三十年,理想得不到实现,孔子得有多郁闷啊?!孔子的理想是什么?就是面对当时礼崩乐坏、诸侯说了算、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的状况,通过做官(“出仕”),来实践西周时的礼乐制度,再图西周时的社会大治的局面。虽然孔子后来又当了鲁国的司空即建设部部长、大司寇即法院院长或司法部长,但在鲁国“三桓”专权的情况下,他的理想在鲁国是得不到实现的,于是,五十五岁时带着弟子惶惶如丧家之狗地周游列国,寻找能理解他的思想和理想的“明君”。但漂了十四年后,还是灰溜溜地回了鲁国。估计孔子更郁闷了。但孔子把郁闷压在心里,嘴里对他的弟子说,不生气才是君子。“愠”是心里愤闷却不表现出来,也就是生闷气。现在的我们也一样啊!你在单位、公司没有得到领导的赏识,也没有得到提拔,千万不要生气,因为你是君子,不能生气。君子要大气,不能小气。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你会有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的。当然,我们在这里曲解孔子的话,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句话,那就是要正确对待人生中的不如意,特别是你读了几天书,还自认为别人不理解你、不任用你的时候,更要静下心来,平常对待。任凭他起风浪,你稳坐你的钓鱼台,这才是人生的正确态度,这也才是孔子的本意。
有学问、朋友、涵养人生三宝,有悦、乐、不愠三重境界,可以算是完美人格了,是君子没错的了。
人不知而不愠,只是君子的表现之一。孔子一生,都在给弟子讲仁、义、礼、智、信、忠、勇、诗、行,讲君子、小人。《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就讲到君子,但不是从正面讲君子是什么样的人,而只是讲了君子的一个方面。那么,什么是君子呢?先秦时期,“君子”主要是从政治角度或者说阶级角度来说的。“君”,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因此,“君子”一词的意思偏重于“君”,如国君、君主。后来,君子的外延扩大了,不仅指在上位的发号施令者,也包括一切有德行、有志向的人。在战国时代,出现了著名的“四君子”,即四位有名的公子,都以礼贤下士而闻名于世,分别是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时称“战国四君子”,亦称“战国四公子”。到清代,光绪皇帝和谭嗣同等人发起“戊戌变法”维新运动,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税、刘光第六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这六人史称“戊戌六君子”。1936年11月23日,南京国民党政府于当日以“危害民国”的罪名在上海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领导人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时逮捕入狱,史称“七君子”事件。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政府被迫释放了沈钧儒等人。
在《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弟子多次讨论什么是君子。君子,成为孔子或者儒家思想的理想化的人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