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农校

作者: 鹿门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18-05-10 13:07 被阅读118次

                         

    忆农校

     

                            忆农校

                              刘阳

        我 1980年参加高考,同年9月被襄阳农校录取(华中农学院襄阳分院),被编在农学十八班,班主任是郭锦程老师,班长是随县籍的同学梁天成,我担任学习委员。我们这个班的同学来自襄阳地区各县,除保康县外,其他县都有,而以平原县居多,特别是随县、枣阳的同学占了多数。平原和山区的县情不一样,有些方面迥然不同。有一件事,我当时感到很诧异,就是在上农作课时,老师问起棉花的有关常识,有位山区来的同学不知道什么是棉花。我当时想,这连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东西,你成人居然不知!后来才知道,山区有些地方从来不种植棉花,所以,他不知棉花为何物。襄阳地区各县差异之大,令我始料未及。这位山区来的同学,学习很刻苦,成绩一直优秀。

    毕业三十六年后农校变化大 忆农校 忆农校 忆农校

          我们农学十八班和十九班都是“和尚”班,没有一个女生。当时流传着这样的段子:“农业苦,工业难,搞个商业最舒坦”。可能女生怕从事农业太辛苦,没人想填报农校的志愿。 既然是“和尚”班,又处于青春激情期,对异性有特别的渴求。我们班有很多同学找各种机会与财校、卫校的女生接触,以获得心理慰藉,甚至为恋爱埋下伏笔。而财校、卫校的学生,大多是我们高中时的同学。

    1982年夏在襄阳地区农科所实习留影 青葱岁月 忆农校 忆农校 忆农校 忆农校 忆农校 忆农校

          我记得有一件事,很有趣。我们班有一个年青漂亮的女教师,每到她上课时,全班同学都将目光聚焦到她身上,她似乎也感觉到这一点,讲课时羞得满脸通红,讲完课便匆匆离开,同学们都会议论一番,会心一笑。

    1995年建校45周年校庆部分同学合影

          1981年,同学们通过电视,看中国女排世界杯赛事,女排顽强拚搏的精神,提振国人信心。让我们记住了教练袁伟民和铁榔头郎平、队长孙晋芳等女排姑娘。这成为一个时代,也是我们终身的美好记忆。

    现在的我

          我们在校期间,正值全国青年开展“人活着的价值与意义”大讨论,引起同学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这是八十年代重大的历史事件。我记得自己也参加了讨论,写了一篇短文,被《湖北青年》杂志刊用,我未收到杂志社赠寄的样刊,是在学校图书室查到这期刊有我短文的杂志,也是我第一次写的东西变成铅字。

    邓丽君

            那时,我们正值美好青春的芳华,对新事物特别敏感。中国改革开放不久,台湾的抒情歌曲,悄然登上大陆。那种轻松欢快的旋律,在歌手的纵情演绎中,成了每个同学的迷恋对象。邓丽君是最具代表性的歌手,她演唱的《香港之夜》、《小城故事》等抒情歌曲被保守人士称为“靡靡之音”,却成为同学们的最爱。由于对此种歌曲的认识褒贬不一,校方实际上有所顾虑,并不支持学生的听这类歌曲。有的学生,悄悄借来收录机,在学校门卫处插上电源,一边欣赏邓丽君歌曲,一边扭动身体,引来不少人围观。

    同学名录

        上二年级时,我由学习委员调整为班团支部书记,在学校团委任宣传部长,负责学校广播稿的组稿和出墙报。犹记得当年出墙报,我用毛笔写的隶书,用笔学王树人的抖笔之法,线条迟涩如锯齿,不够自然,比较稚嫩,但还是赢得不少同学好评。

    满头银丝

      老师们讲课各有特色,大都要求同学们好好学习书本知识,将来成为栋梁之才。有一位叫徐珍道的老师比较特别,讲课活,很生动。他强调走向社会后实践的重要性。他说,学习课本知识“60分万岁”,“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我咋做”,能过关毕业就行,关键在于走向社会后要适应社会,在实践中提高自己,成就功业。徐老师的话虽然有些偏激,但有一定道理。毕业后我很注重到基层、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形成理论成果,用研究成果指导实践,大受裨益。若干年后,徐老师担任了襄阳农校的校长。

    文廷全同学近照

            有一次,上政治课,正讲唐朝的事,杜老师发现文廷全同学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突然叫醒他问道:“长安在哪里?”他迷迷糊糊地回答:“西安”,杜老师说:“还好你没长安!”全班哄堂大笑。

         

    赵林声北大讲学

          有个赵姓同学在上政治课时偷偷看《易经全解》,被杜老师发现,将这本《易经全解》书扔到了教室外面,并批评这位同说:“你要是这块料,就不会来上农校了!”毕业后,这位同学钻研易学,颇有成就,在国内外影响很大。他现居北京,此人就是赵林声。

    毕业三十六后相聚,感慨万千 忆农校 忆农校 忆农校 忆农校 现在相聚再也不是“和尚”班,携夫人同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80e7d7e2319d:我当时第一志愿农校,但最终未能与你成为校友,👍👍👍
        鹿门书院:@L_87ca柴胡 😀

      本文标题:忆农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uz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