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824114/65fa35d3f80af016.png)
周君实静下心来看诗,好在诗作不多,也有了个大致了解。便说:“我总体感觉,你这些诗词,写得不错。浅一点说,它们都符合格律诗和词曲的基本规则,平仄对仗押韵什么的,都无可挑剔的。只是在意境上,还可以再作点文章。我读还马马虎,写就不行,就是怵这个意境。有时,为了应付差事,也少不了写几句,写不好,怎么办?我有个辙,那就是仿写。我看你的大作中,好像也有。像这一首,十里荷花翠点红,石桥村舍杨柳风,昔日英雄今安在,江山依旧画图中。是不是仿杜牧的《江南春》?”
陈琼瑶微微一笑,下床,拖了把扎椅,坐到了周君实旁边:“还真是这样!”
周君实说:“别说是我辈,即便是大诗人,也走过这条路。晋有女子名子夜,留有《子夜歌》,其中《子夜四时歌》秋歌有这几句,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陈琼瑶不待周君实往下讲,径言:“我明白了,李白的举头望明月,纸头思故乡,就是从《子夜歌》脱化而来的。”
“我再举个例子。北宋的晏几道就是个仿写的高手。杜牧的《羌村》写道,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小晏一看,好句子,让我借用吧。这才有了《鹧鸪天》中的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睌唐有个小诗人,叫翁宏,他的《春蚕》中写道,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一百多年后,还是这个小晏,在酒后想起了他心爱的小苹,写下了千古绝唱《临江仙》。词云,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陈琼瑶笑了:“天哪,一个字也没改,全抄呀!”
周君实说:“晏几道的父亲,也长于此道,他的《木兰花》中,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愁云无觅处,这两句抄白居易的,白的原诗是,来于春梦几多时,去似秋云无觅处。北宋的秦观,有一首《临江仙》,也是名诗,其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两句,一字不改地照抄唐代钱起的一首应试诗《省试湘灵鼓瑟》。”说到这儿,他扬手一看,快八点了,怎么徐阳君还没到哩?陈琼瑶给他杯子里添上茶水,说:“莫管他,你接着说!”
周君实一首一首地评价,褒多贬少,因为从他内心里说,他觉得这些诗写得不错。他说:“总的说,你是用心写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他笑了,“你无须可断,想必头发断几茎也是难免的啰!”
陈琼瑶一笑:“没你说的那么严重,不是有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么?”
“说的也是!”周君实呷了一口茶,“敢问扫眉才女,师从何门?读过多少诗呀!”
陈琼瑶说:“才女称不上,诗还是读了不少。老师不多,有两个,一个是我的外祖父,他教我读,让我背,六岁时背的古诗就超过了三百首。另一个就是我读高中时的语文老师,他是北大历史系毕业的,是他,教我理解诗,欣赏诗,进而写诗。是他,把我引进了中国古诗词这个神秘的天地的。在那里,有青衫磊落的男子,纵酒高歌,抚琴作画,亦会在落日桥头,断鸿声里,无语凭栏。那里有铮铮铁骨,横戟赋诗,青梅煮酒,期待着身上青云。那里有卸了艳装的女子,香闺寒夜,独倚高楼,数着雨打芭蕉的第几声。这些诗句,宛如三月春风里纷纷飘洒的花种,开出各种各样的花。乱花渐欲迷人眼,装点着那神秘的天地。当我徜徉其中,真有物我两忘之感啊!”
“哇,你这一番活,分明就是一首诗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