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巴菲特稳健前行,VC 选择速度与激情。对应到我们的人生,应该如何选择开局策略?
有超过 2000 本书专门讲巴菲特如何创造财富,这是人人都想知晓奥秘的问题。本文试图探讨一个简洁但极易被忽略的原因。
这个原因可能会让绝大多数人失望。不过还好,VC、艺术品行业的两种解法,依然对我们的人生开局策略有不错的启发。
1)一切始于最初的起点
很久以前,科学家就知道地球有过冰河时代,以及它是周期性的。
每隔一段时间,几乎所有地表都被冰层覆盖,然后坚冰融化,之后再冻住,再融化。反反复复,在过去几十亿年里重复了五次。
但其成因让他们倍感困惑。
直到一个世纪前,塞尔维亚科学家 Milutin Milankovic 研究过地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之后,提出一个假说:地球摆动会改变太阳辐射进来的热量,而热量变化给地球生态带来了严重影响。
几年后,一位名叫 Wladimir Koppen 的俄罗斯气象学家深入挖掘 Milutin Milankovic 的理论,他发现这么一个有趣的细节:
此前,科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当地球接受辐射热量较少导致冬天变得更加寒冷时,接下来就会迎来冰河期,地表将被封冻。
但是 Koppen 发现并非如此。是因为有的年份夏季太凉快了,才最终引致冰河期的到来。
他的看法是:冰河期的真正诱因是,某个夏季无法把前一个冬天的残存积雪全部融化。于是,遗留的坚冰使得下一个冬天积雪更加容易,这导致再下一个夏天积雪残存的可能性更大。
重复下去,越来越多的积雪反射了越来越多的太阳光,于是地球降温过程加剧,新的冰河期到来。
也就是说,刚开始只是一个没人注意的凉爽夏天,但它所遗留的薄薄残雪,最终导致几千年后整个地球都覆上数英里厚的冰层。
这是一个自然现象。
截止现在,有超过 2000 本书都在专门讲述巴菲特如何创造财富。大家挖掘到几乎所有能勾连的细节,也脑补了很多故事情节。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么一个极其简单的事实:巴菲特的巨额财富不仅仅是因为他坚持一个好的策略、并且长期有耐心,还在于,他从很小开始就已经是一个合格的投资者了。
巴菲特当前身价超过 800 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超过 99% )是在 50 岁之后赚到的。
上图是他的财富增长曲线。要真正理解这些数字,我们必须往半个世纪看。
对于十几、二十多岁的人来说,净资产基本没差别,资产分化是从 30 岁左右开始的。
比如对于美国人来讲,如果你 20 岁且拥有 10 万美元净资产,那你在同龄人的资产排名就位于前 5%。但如果你是 30 岁这一组,39 万才能帮你跨入这一层面。
而巴菲特呢,他早在青春期之前就开始认真对待财富。到 30 岁时,他的净资产是 100 万美元(计入通胀大概相当于现在的 930 万),这意味着他当时的财富超越了 99.99% 的同龄人。
我们来推演一下:
如果巴菲特在 22 岁时才开始做投资(普通人大学毕业的年纪)而不是 10 岁出头,按照同样的财富增长曲线,他在 30 岁时的资产是 24000 美元左右。
那如果他在 30 岁时身价 24000 美元,而不是实际上的 100 万,按照同样的回报率推算,他现在身价多少?
19 亿美元。
这比他目前的实际身价低了 98%。
19 亿美元听起来也很多。但是,世界 500 强富豪榜超过 30 亿。也就是说:如果巴菲特的投资年限向后推迟几年,我们现在可能根本没听说过这个人。
真实的商业社会似乎在这一点上复刻了自然规律。比如一家公司如何取得当前成就,一个品牌为何能延续上百年。
背后的道理可能就像冰河时代究竟是怎么到来的,以及巴菲特为何如此引人注目一样。你需要先从最初的起点开始研究。
遗憾的是,似乎很少有人关注这一点。
亚马逊为什么选择从图书市场开始?贝佐斯曾经解释说:
“你必须回到 1994 年来看,图书和其他东西不一样。它比其他东西更标品,而且 SKU 众多,更容易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你完全不必担心网上商店的东西和图书超市里的不一样。
要知道,20 世纪 90 年代的电商业务太难做了。上网速度极慢,人们对此也缺乏信任感。如果你告诉消费者“我们比商店体验好”,根本没用。如果你说“我们这里的东西全”,别人可能会考虑一下。”
大多数的品牌力量也来源于此。苹果之所以有底气维持自己的品牌溢价,不仅仅因为它现在的产品足够优质。更是因为,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它的产品质量一直都有保证。
很多人容易忽略小事,以及年复一年持续做些小事的结果。因为忽视了这一点,我们错过了后来的 Big Thing。这就像是,巴菲特的大部分成就归功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已经取得的成就。听起来违反直觉,但确实是这样。
因此,即便有 2000 本书探讨过巴菲特的投资策略,但我们能收获的最大、最实际的启发似乎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投资。
就像物理学家 Albert Bartlett 说的:“人类最大的缺点是无法理解指数函数。”
以及查理芒格强调的:“复利的首要原则是:不要在不必要的时候打断它。”
那如果,已经晚了呢?
2)VC 并非高风险,而是高风险频率
我认为 VC 这个词容易给人一种“高风险”的错觉。
大多数人对其风险的认知主要来自:所投项目大部分都将血本无归,而一支基金的整体回报主要靠几个头部项目的成功程度。
比如风投机构 Correlation Ventures 曾经做过的一项统计研究:
2004-2013 年,VC 行业整体回报率如上图。65% 的项目财务回报在 0-1 倍(事实上其中大部分血本无归),而能够带来 50 倍以上回报的项目只有千分之四。
命中率非常低,所以必须通过投足够多的项目来实现整体的增值。乍看上去的确“高风险”。
那如果是投资二级市场上大公司的股票,风险会不会低一点?
摩根大通曾统计过 1980 - 2014 年间罗素 3000 指数的回报情况。
风险与 VC 似乎并无不同。
1980-2014 年,40% 的标的公司遭受了“灾难性损失”(即市值回撤至少 70%,且之后再也没有恢复过)。
而且,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能源、材料、工业、金融业、信息科技、消费品等行业:
是统计样本的偏差吗?
事实上,罗素 3000 指数的样本来自美国 3000 家最大市值的公司股票,然后做了加权平均。它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剔除掉二级市场上不靠谱的公司,提前筛选出未来可能的赢家。
来源:Yourseeker就结果而言,VC 和投资大盘股的风险差距并不明显。
再来看好的一面。
Uber 在过去八年里估值增长了两千倍,这在 VC 行业已经是非常出色的回报。上市公司中有没有表现同样亮眼的呢?
也有,一家叫奥驰亚的美国烟草公司,它的市值也增加了 2000 多倍。
不同的是,这个过程奥驰亚花了 40 年。
看出差别了吗?VC 和投资大盘股的区别不在于最终的回报倍数,而在于抵达终局的速度。
既然速度是唯一的差异因素,为什么大家还会认为 VC 是高风险的?而投资股票不是?
因为五倍的速度意味着你在相同一段时间内经历的混乱、压力和情绪崩溃是后者的五倍。你可能会以五倍的频率频繁问自己:“我在做什么?我为什么这样做?这有意义吗?”
VC “高风险”并不是真的因为投资者经历了更大风险,而是这些风险被塞进了更短的时间。
这意味着投资者需要付出更多的情绪和心理成本。他们承担的风险不是显性的金钱成本,而是无时无刻萦绕心头的担心和犹疑。
当然,我们还可以继续质疑:VC 投出去的钱最终可能全打了水漂;但投资股票,好歹不会遭遇彻头彻尾的滑铁卢吧?
也不一定,和时间的长短有关。
美国所谓的大型股在 20 世纪 30 年代初期下跌了 89%;二战后期,欧洲、日本的金融市场也经历了相当惨的跌幅。这意味着,所谓的“安全”资产在特定时刻并不安全。
当然,这样的事非常罕见。VC 行业十年、二十年发生一次的事情,映射到股票市场上,可能每一两个世纪才发生一次。
但是结论不变:它俩背后潜藏着差不多的真实风险,只是风险出现的频次存在差异。
这意味着:当我们探讨“风险”,你要考虑的最重要问题并不是多大的波动或上升空间,而是你的情绪和心理可以接受在多长时间内出现这种剧烈波动。
那么,如果开始的时间比较晚,有一颗大心脏,能够忍受更高频次的风险可能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3)赢得开局,赢得一切
跳出投资这个话题,我们挑个看似无关的领域重新回答一遍这个问题:如果已经晚了,怎么办。
我之前非常好奇一个问题:艺术品不同于快消品和一般的服务产品,它们彼此差异太大了,极难标准化。其后的艺术家又各有特质,那他们的作品价值该怎么公允衡量?
由此我还在想,有没有某种方法能帮我们预判某些艺术品的升值空间,或者至少只是找出天价艺术品的共性?
最近 Science 上还就真有这么一项研究,主题是艺术家、艺术品和艺术生涯。美国东北大学的物理学家和哈佛一位数据科学家研究了近 50 万名艺术家的职业生涯。
他们最后得出一个关键结论:对艺术家而言,是否能够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往往取决于是否能在事业早期得到“正确”的画廊“认可”。
俩人通过收集众多艺术品的拍卖和展览路径,描摹出一幅艺术品在世界各地数千家画廊和博物馆的流动路径图。他们的第一想法很简单,如果某个艺术品展出的地点越多,说明大家对它的需求越“刚性”,在某种程度上证明该艺术品(及其创造者)应该是成功的。
反过来,这个路径图也能让大家一眼看出世界上最负盛名和最重要的艺术品都在哪些地点展出过,从而反推那些真正优质的画廊是谁。
其实这个思路受到了 PageRank 的启发,这是 Google 的核心算法之一,用来衡量网页的等级/重要性。PageRank 并不通过查看网页本身的内容来确定其重要性,而是通过计算该网页链接其他页面的数量,以及在迭代过程它在其他页面的“眼里”有多重要。从而不断迭代新的排名。
通过这个类似 PageRank 的策略,他们量化得到每个画廊和博物馆的声望评级。
路径图给我们的第一个 Insight 是,在艺术圈,最高权力掌握在欧洲和北美。比如纽约的 MOMA、Gagosian Gallery、Guggenheim Museums,伦敦的 Tate Modern 和 Pompidou。这些地方的声望评级最高,而且世界上绝大多数最成功的艺术品总会在其中一个或多个地方展出。
第一梯队之后是一群虎视眈眈的种子选手,它们最有可能提前发掘出即将走红的艺术品。比如纽约的 Leo Castell、Paula Cooper,维也纳的 Galerie Krinzinger,巴黎的 Galerie Thaddaeus Ropac 以及柏林的 Galerie Max Hetzler。
第二个(也是最厉害的)Insight 是,你可以据此跟踪某个艺术家的职业生涯痕迹,预测他作品未来的“升值”潜力。
判断核心是每位艺术家的“早期成功分数”。这个分数怎么算出来呢?前面讲过,每个展览地会有不同得分,“早期成功分数”就是艺术家的前五个作品展览地得分的均值。
虽然这个算法异常简陋,但用来预测一位艺术家的未来太好用了。
那些“精英艺术家”,也就是“早期成功分数”位居前 20% 的人,一直到最后,依然有 60% 的人保持住了自己的精英地位。
而如果一开始不够精英,再想出头可就非常难了。数据统计发现,那些“早期成功分数”位居末尾 20% 的人,最终只有 10% 能进入所谓的“精英艺术家”圈子。
“早期成功分数”还能用来预测艺术家的职业生涯长短。得分位于吊车尾 20% 的人,只有 14% 在第五次展览后依然在业内呆了十年。而那些精英呢,这个数字是 39%。也就是说,他们普遍更容易在这个圈子里生存下去。
再有,这个数字还能反映一个关键信息,“精英艺术家”的作品拍卖次数比“吊车尾艺术家”平均高 4.7 倍,作品价格平均高 5 倍以上。
这个研究既残忍又真实:在艺术领域这种极靠天赋的行业,一个人的最初成就基本锁死了他的未来。
很多行业或许也是这样。
所以我想,如果开局不够早,也不一定有承受更高频次风险的机会。那么早做准备,在新战场赢得一个漂亮开局,也是可行的路径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