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顾志文:情境任务驱动   合作学习实践——学习宿迁苏州外国语实验

顾志文:情境任务驱动   合作学习实践——学习宿迁苏州外国语实验

作者: 小草文字苑 | 来源:发表于2024-01-06 21:27 被阅读0次

    我有幸参加了10月26—27号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承办的江苏省中学语文青年教师依标教学展评观摩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来自宿迁苏州外国语实验学校刘艳茹老师执教《木兰诗》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充分体现了2022版新课标中“立足核心素养发展”“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加强课程内容整合”“增强课程设置的情境性和实践性”等理念。具体的感受如下:

    一、适切真实的情境任务设计且层层深入

    新课标强调“课程实施要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李艳茹老师《木兰诗》一课的教学,在我国邮政开展的“邮票传经典  家国在心间”的主题活动基础上,以《木兰诗》为依托,将《木兰从军》这套邮票改版升级为“声音邮票”,让邮票“开口说话”为任务情境,设计了三个任务:“寻找最美声音,朗读传递情感”、“补充完善画面,丰满人物形象”、“创意表达感悟,致敬心中英雄”。第一个任务意在引导学生朗读诗歌,在注意重音、停连的基础上,读出诗歌的韵律美,达到以声传情之目的。第二个任务,通过对邮票修改增添,目的在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人物的心理,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感受木兰英雄的情怀。第三个任务,意在升华学生的学习感悟,表达学生对自己心中英雄的敬意。三个任务,富有挑战性,完全是基于邮票改版升级为“声音邮票”这一情境,由素材收集,到画面修补,再到写作表达,层层深入,逐层递进,切合邮票改版升级这件事情的完成路径,情境创设真实,任务围绕情境,也适合情境。

    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且贯穿始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在李老师的这堂课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组织的非常有效。在第一个任务中,小组合作进行朗读设计,经过各小组的自主探究和创造性设计,朗读展示环节异常精彩,学生的朗读设计理由阐述很充分,自主学习的成果更显小组合作探究的成功。在第二个任务中,小组成员在动手修改增添画面的基础上,组内成员间合作补充,展示时小组与小组之间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互鉴。任务三学生课前有所准备,在自我完善材料过程中,同学间也有交流。这整节课中,我们既看到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后展示的精彩,更看到小组内部不拘形式、甚至走下位置进行讨论交流学习的热闹场面,我们还看到了小组之间的相互补充辨析的思维情感碰撞。贯穿始终的是学生在自主基础上的合作,在合作基础上的探究,充分展示时的思想情感的相互激荡,真正把课堂转变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堂,将讲台都变成了学生展示交流的舞台。

    三、充分的语文言语实践活动且训练全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构建,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课标中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依赖于语言实践活动。

    李老师的这堂课,语言实践活动贯穿始终,紧紧围绕情境中的三个任务进行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训练。在第一个任务中,两组改写后句子的比读活动,既是阅读训练,也是鉴赏实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木兰诗》作为民歌的韵律之美,互文修辞的内容表达丰富之美。在第二个任务中,“木兰不用尚书郎”一句不同的重音朗读,以及“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两句师生的情境激情对读,正是在师生交流表达的基础上,对人物形象的鉴赏和理解的升华。第二个任务中对画面的修改和增添,那是在课文内容梳理基础上的探究和创造。任务三是用写的方式来表达对英雄的敬意。可以说,这一堂课中,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都非常丰富,训练都非常充分,完全体现了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思想。

    四、课堂教学紧贴着学生学情且互动高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实际出发,就是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的学情。

    李老师这堂课的教学设计紧贴着七年级学生好胜心强、活泼好动,且积极性高,有创造力的特点,老师课前对学生的学情的了解是充分的,从课堂展示的每一个有挑战性的任务完成来看,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探究,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从他们学习成果来看,学习是深入的,合作是有效的,交流是充分的。老师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任务问题设计针对情境,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思考讨论展示的积极性。

    任务二中英雄人物的视频短片以及“但闻胡骑鸣啾啾”的战马配音,任务三中“木兰的故事仍在继续”的童声诗朗诵,都很好地借用音画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特别契合七年级学生心理年龄特征,既渲染了气氛,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了帮助学生完成任务的目的。

    李老师“对读”“比读”等很多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运用都契合七年级孩子的特点。老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又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起到引导、点拨、提炼、概括等作用,始终以学生的“学习和活动”为中心,教学是高效的。

    学习了李老师这堂课,我真的感觉到,这就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实践样态,新课标的理念在这堂课中落地了。这堂课的优点还有很多,如,李老师这堂课的朗读设计也是匠心独运,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在本课得到充分体现,整堂课始终贴着教材走,始终体现语文课的“语文味”,过程性评价得体与得当等,这些仍需要我再细细品味,慢慢赏读,不断学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顾志文:情境任务驱动   合作学习实践——学习宿迁苏州外国语实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mr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