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女性的膝盖“天生脆弱”!
怎么样?是不是有点颠覆三观?有人可能会问:
不应该是越运动越健康么?
不应该是女性比男性更长寿么?
为什么爱跑步的女性反而成了膝盖最容易损伤的人?
相信你已经满脸问号了,马拉松那么多跑步的女神们,你居然说女性天生膝盖脆弱?
在开始今天科普之前,先提一个问题
下面四种人,哪种人膝盖更容易出问题? (多选)
1、不经常跑步的女性
2、经常跑步的女性
3、不经常跑步的男性
4、经常跑步的男性
投票
答案:
一般情况下,膝盖损伤的概率依次是:
经常步的女性>经常跑步的男性≥不经常跑步的女性>不经常跑步的男性。
为什么爱跑步的女性,反而成了膝盖最容易损伤的人?
1、膝盖瘦人用了没事,胖人就不行
生活好了,人就胖了!美国用了半个世纪出现了一大群肥胖人群,而中国只用了十年!
大家都知道跑步时,身体对膝盖的压力是体重的3倍以上,甚至更高。正常人和体重超标的人跑步时对膝盖的压力可不同,所以胖人膝盖容易受伤。膝盖只为正常体重人群服务,一旦超负荷就会以损伤来“抗议”。
2、生理的结构有关
女性由于需要生育,所以女性的骨盆要比男性宽,女性在走路和跑步的过程中髋部需要晃动的更大幅度才能保持平衡。但非洲女人的髋部更窄一些,所以她们跑的快。
所以,女性跑步时有别于男性,本身人类进化就是女人生孩照顾家,男人外出打猎挣钱花,在这样的情况下,男性的膝盖强度也要比女性要强很多。
3、膝盖别用过了
膝盖也有“生命周期”,要知道人类有史以来到解放前,平均寿命最多不过四五十岁,所以从进化史来说,膝盖的寿命周期也是有限的(下文有数据说明)。虽然现在中国人平均寿命突破了76岁,但是膝盖还是有限度的使用为好。
特别是BMII(体重指数)超标的人最好不要跑步了,因为本身膝盖是为身材体重达标的人“设计的”。只要BMI超标了,最好恢复正常再开始跑步。
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点似乎也得到了印证,据200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邱贵兴教授在《骨关节炎流行病学和病因学新进展》中写到的:
骨关节炎在60岁~75岁发病率高于50%;7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80%。其中,女性骨关节炎的发病率远高于男性,绝经后的妇女发病率更高。亚洲人最多见的是膝关节骨关节炎。
2008年,天津医科大学学者王蕾通过对天津2235名40岁以上职工的调查发现: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平均患病率为14%,其中女性的患病率为19.4%,男性仅为9.1%。此外,女性的BMI(体重指数)上升会显著增加膝关节炎的发病率,但是男性的BMI却对膝关节关节炎的发病率无明显影响。
2012年,王蕾等学者进一步对天津市2100名60岁以上的居民进行的调查发现:天津市60岁以上人群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病率为2l.7%,其中女性患病率为27.6%,而男性仅为16.1%。
可见,男性的膝盖先天比女性的更有优势,所以马拉松比赛中男性比女性也跑的快。
但就是要跑步,我该怎么办呢?
1、减肥:
把体重先减至BMI标准之内,可以以快走或慢跑来减脂,当然也得穿上减震好的鞋子。
2、改变生活习惯
刚才说了,女性本身的生理结构对跑步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应避免反复下蹲、长时间爬山或爬楼梯,必须用正确的跑步姿态跑下去。虽然力量训练中有必要进行下蹲训练,同时下蹲是翘臀最好的训练方法,但是翘臀必然又会导致髋部更宽,影响跑步。所以你必须在翘臀和跑步之间两选一。
3、饮食
保持进食蛋、奶、肉等含钙丰富食品,经常户外运动保持充足日晒以促进维生素D形成,通过饮食让骨骼更强壮。
4、科学锻炼
有氧运动还有骑行和游泳,这两个运动对膝关节负荷较小,所以在跑步的同时可以交叉着做这些运动。
男女没有绝对的平等,所以喜欢运动的女性通过今天的分享就要适量运动了,重新制定自己的跑步计划,虽然不及男性那样天生有资历,但在追求独立、健康、美丽的路上,还是可以跑出自我展现风采的,以科学的态度进行体育锻炼准没错。
http://www.xszhifa.wang/tuofa_zhiliao/422.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