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晚,在谈写作牛人堂的课堂上,“魔眼睛”老师我是魔眼睛为大家展示了一条“从传统写作转身到自媒体写作”的“入圈”路径,可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听了老师的这场分享,我对传统写作和新媒体写作,又有了几点新的想法:传统写作与新媒体写作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在这之前,我先谈谈我之前对“传统写作”与“新媒体写作”的看法。
传统写作与新媒体写作似乎一直“相爱相杀”,写传统严肃纯文学作品的,对大众化的新媒体写作、网络文学不屑一顾,甚至要从骨子里骂他们媚俗。而新媒体写作者们同样嘲笑着当今“文坛已死”,只是一群老学究的自娱自乐。
在我看来,传统写作分为纯文学写作:文坛、作协的作家们出产的严肃文学作品,它们比较多地记录了时代、社会,探讨了人性,各种人类永恒的话题之类的。还有就是通俗文学作品,金庸、琼瑶、东野圭吾、刘慈欣……各种类型小说的创作者们,都在通俗写作的范畴之内。这类文学作品散见于各种杂志、报刊,集结出版的单行本。
新媒体写作,泛指一种借用新生的载体而进行的写作(文学创作)。有我们的网络文学,大部分是网络小说,各种奇怪的派别,以极多的章节、字数为显著特征。还有我们的自媒体写作,各大自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等等,话题极大的自由度,甚至简书也是自媒体平台了。这类碎片化的阅读,形成了巨大的一股流量,而在如今注意力极为珍贵的情况下,流量意味着金钱。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网络作家也进入作协,或成立了网络作家协会,新媒体的写作者们,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地位,被广泛地承认了。在当今传统文学的作家们“食不果腹”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新媒体写作了。而往往,新媒体写作也以多金诱人。正如“魔眼睛”老师所说的,一篇优质的自媒体人物稿件,稿酬可以达到3000-5000元。这与传统写作的出版收入和杂志千字百元稿费的收入相比,实在是太具有诱惑力了,而还有更多的人在告诉我们,自媒体是一个赚钱的行业,可以让我们实现财务自由。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而且,相比出书和杂志来说,自媒体写作看起来“非常容易”,似乎是个人就能做得顺风顺水,过不了多久也能养活自己了,真的是这样的吗?
在众多的“新手作家”们想要投身于自媒体时,我想关于“传统写作和新媒体写作”的讨论是十分必要的,“魔眼睛”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她的经验。
老师首先介绍了自己的写作经历。
作文中文系的学子,从报刊体的散文开始写起,还涉及读书笔记、书评。
在简书的长期(好几个月),高质量更文(每周一到两篇质量比较高的文章),陆续收到公众号编辑邀请。半年后,收到公众大号编辑邀请。——只要坚持写,总是会有意外的惊喜。
【悟:所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写作的初学者们,不必在一开始就太过于在意利益,而要以磨炼自己的文章为佳,把自己的稿子能够送得出手。时机到了,机会也会显现】
第二讲了如何“确定自己的写作风格”。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深耕细作,上路会更快。在不断的探索(各种领域都接触过)之后,确定了自己的写作方向(讲书稿、人物稿)
【悟:写作者们在写文时,自然而然地会有自己的“风格”,可是这种风格会极其不稳定,说明作者们对文字的驾驭能力还十分不足。这时候不用太焦急,可以多接触一些领域、类型的文章,找到自己适合写哪类文体,或者说自己最感兴趣、或者能写好的文体,专注地学这方面的内容,稳扎稳打】
第三传授了“人物稿”的写作经验。
1,切忌百度百科式的人物介绍,要写出立体感,抓住人物的一个特质写深写透
2,人物素材尽量收集第一手资料(还原真实面貌,写出人物灵魂)。写当下内容时,搜索人物视频,看他的微博,出的书。 较久远的人物,找人传记。
3,无第一手资料,退而求其次,二手素材。未必真实,要多方面考证,去伪存真。不确定的素材弃用。 写人物稿需要大量阅读素材。
4,字数5000的稿件,素材需看50万字以上。3000字稿件,5-15万字素材。 从收集素材到运用,到文章成品,是一个先做加法,再做减法的过程。
5,为写稿件,要收集尽量多的素材,磨刀不误砍柴功。
第四告诉我们如何去“研究平台调性”。新媒体平台众多,有各自的特色和风格。研究平台调性,了解编辑、读者群体的喜好(结构、语言风格),了解读者需求。拆解平台爆文,快速摸清风格,借鉴优质手法,弥补写作差距,做到精准投稿。
第五阐述了文章修改的重要性。多次修改,直到过稿。每次修改都会有新的收获,也是为下次过稿总结经验,精心打磨。新媒体稿件大多有时效性,修改要快速及时,练就超强的执行力,不要留下拖拉的印象。
第六讨论了如何度过写作瓶颈期的问题。当灵感空缺,素材被“掏空”,写到一半写不下去了,怎么办?可以选择放松神经,也是一边补充素材,找回灵感。大量的阅读,长期高质量的输入,是能够持续输出的前提。
最后告诉我们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被拒稿、撤稿是极为正常的经历,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成长。高位的稿酬(金钱)诱惑下产生的激情,终会因为长期的没有成果而消退,进而产生对自我能力的质疑,产生焦虑。成功需要坚持,要忠于自己的“写作节奏”,用量变带来质变。即使没有金钱的收益,对自己也是心性的磨炼,带来好心情与充实的生活,让我们遇见更加优秀,独立的自己。
本堂课的分享,既有心态的交流,又有实战技巧的分享,对大家来说是一个方向性的指引,而如何去操作,还是要根据每个人所处的写作阶段来抉择。比如我,还在尝试写幼稚的小说,要转身从事自媒体的话,还是得从头学起。而对于已经起步的写作者们,以上大都是一路上的温馨建议吧。希望大家都能尽快找到自己的写作方向,写出自己的大稿子。
自媒体的风光故事我们听了太多太多了。此前的“咪蒙”,是山东大学的文学硕士,也是传统写作出身,而她投身于自媒体,掀起了一场巨大的自媒体风潮,她的微信公众号头条广告报价曾达到惊人的75万元一条。而由于“编造故事、精神传销、刻意煽动泪点”等众所周知的原因,在今年2月份注销了公众号,从头再来。做公众号的,我们通常看到的是风光,其下也不知道埋了多少尸骨,据悉,只有19%的公众号在坚持日更,还有大部分的人们只是因为一时的激动注册了公号就放置不管的,更不用说有多少公号只有微薄的收益了。自媒体也注定是一条孤独的、前途未明的路呀,你有足够的勇气在如今的环境下闯出一条新路吗? 这种环境之下,给大号投稿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我看来,虽然传统写作与新媒体写作有诸多的不同,而其中的一些基本写作技法可以是相通的。而通俗文学作品的作者,也未必不能从事新媒体写作,只是对于需求量来说,那些流量大咖们,都相对比较“世俗”而受人欢迎罢了。可传统文学也永远不会失去它的读者,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写作者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类型的文学形式,这都可以成为新的养料。我相信未来的网络小说,这种极多章目和字数的形式也会渐渐行不通了,而更要求的是精品。通俗文学的作者们,也可以趁势而上,在网络上夺回自己的一片天地。
如今这两条路明晃晃地摆在我们面前,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准自己的定位。是甘于寂寞地当一名传统文学写手,还是投身于新媒体的大潮中大显身手呢?当我们做出抉择之后,不管我们选择哪条路,前路都会有各种艰难险阻,需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度与决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