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剽悍读书营简书电影简书电影院
教育是让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嗝嗝老师》观影随感

教育是让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嗝嗝老师》观影随感

作者: 米芬 | 来源:发表于2018-10-16 22:15 被阅读143次
米芬的第61篇随记

这不是一起普通的校园故事。

这部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特殊的场景中。一个是闹到无底线抽烟赌博,被歧视,被冷漠的学生群体;一个是无法控制发出“嗝嗝”之声,还伴着夸张手势的妥瑞氏症患的老师。

这个背景注定了这不是一起普通的校园故事。

“只有差老师,没有差学生”这句话曾无数次被人如枷锁般禁锢着老师。而在这部电影里,这句话不是校长说的,不是家长说的,不是学生说的,是奈娜老师说的。

这句话,是奈娜老师的名言。

如果你不努力的话,上帝关了门,可能还会关上窗

童年被嘲笑的她

奈娜是幸运的。

在她的孩童时代,相对于无可奈何地不能接受现实的爸爸,她有一个坚持要她去普通学校学习的母亲;相对于印度贫民窟的孩子,她有一个支撑她健康快乐学习成长的家庭;相对于被嘲笑走向绝望的疾病患者,她有遇到一位伟大的教育者,校长。

正如电影中的一句话:一般的老师只会教你读书,而好的老师会教你做人,伟大的老师会让你明白人生真谛!

奈娜更是执着的。

在妈妈的坚持下,在校长的鼓励下,她一路前行到拥有了理科硕士和教育硕士双学位的研究生;在爸爸的软硬兼施下,她依旧拒绝所谓的好工作,坚持对“教师”职业的追求;在5年来十八次碰壁之下,她依旧在坚持,“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教师”。

故事里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那是教育温暖的传递。校长给了她学习的支撑,学成后,她亦想要用自己的成长力量去影响更多的孩子,传道受业,教书育人。

后来她得以被成功录用,是因为F班实在是找不到一位老师愿意来教。

一个所有老师和学生口中的贫民窟班、学渣班,她却把它们当成了宝贝。这是她梦开始的地方,也是困难开始的地方。

她的病是身体的。而学生们的问题是内心的。歧视、出身歧视、环境压迫,怨天尤人是他们的外在表现形式。他们一边渴望着改变、渴望着幸福,一边又百般的抗拒、百般的怀疑和恐惧。

而她坚信“只有差老师,没有差学生”。教学大纲是不变的,但是教学方式可以千变万化,在篮球场上学物理,边扔鸡蛋边讲抛物线……家长会没有一位家长出现,而她选择了家访……

“不要问为什么,要问,为什么不?”面对学生一次一次的质问和抱怨,她说,“为什么不让自己做一点点变化呢?只要一点点变化,结果就会不一样。”

奈娜老师的口吃是身体上的,而有些人的病是在心里,教育大概是帮助你的心走向一个正确的地方。

在学生以“污秽之言”回馈给伤害他的同学老师时,奈娜发怒地告诉他,这样的你和他们有什么区别?一个心里有病的人丢给你一个石头,而你把这个石头捡起丢了回去。你和他的区别又在哪里?

如果你不努力,如果你破罐子破摔,上帝关了门,还会关上窗。

没有人支持的梦想
不要让自己成为曾经最讨厌的那个人。

“只有差老师,没有差学生”这句话绝对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用来抨击教师的武器,但它可以是老师的自我勉励之辞。

这“差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或是卑微的出身,或是天生的残缺;或是恶劣的环境造就的创伤的内心,或是繁华的物质塑造的空虚的灵魂。

在电影的最后,一直看不起F班的A班老师把“优秀勋章”颁给了第一名,F班奈娜的学生,他说:“二十年前,以为老师的教学难,如今发现原来做学生更难。因为老师教的不好,不会被人批评、不用承担后果;而当学生,则要面对老师的批评、考试升学的压力。”这是他说给自己听的,也是说过他的学生听的。后来那个想用阴谋赶走F班的学生主动把“优秀勋章”还给了老师。

奈娜的父亲见证着女儿带给学生的力量,在电影的最后,他郑重的对女儿说,我以你为荣,我不会再要求你去做我帮你安排的工作了。

“只有差老师,没有差学生”我想这句话也可以成为父母的自我勉励之辞:“只有差父母,没有差孩子。”而这似乎又成了一个悖论“每一个父母在爸妈面前也都是一个孩子”。

不公平、怨天尤人、贫穷、虚伪、自我放弃……

这不是一起普通的校园故事,这却是一个普遍的教育困境。

今天,教育困境存在着。无论是在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的印度,还是在高速发展的中国。

相对于与生俱来的先天困境,那些拥有更多,却挥霍着人生颓废着青春的后天困境更让人心痛。

我能试着接受你本来的一无所有,却很难平静的看你用一生浪费所拥有。

坚持梦想的道路总是不被理解的

电影结束的时候,奈娜老师已经是作为学校的校长退休的时候了,那一刻我的心情有点像,一直不理解奈娜的父亲,后来终于明白了女儿的梦想时的热泪盈眶。

《嗝嗝老师》讲述的是迷路的学生和智慧老师的故事,亦是纯真的孩子和自以为是的家长的故事。

而我在里面看到的更是一个女孩坚持、执着追求梦想的故事。嗝嗝老师童年的时候,校长请影响会场秩序的她上台,得知她的这个病后,校长问,你希望大家可以帮你做些什么?奈娜说,我不用什么帮助,我只希望能够和大家一样在这个学校里学习。

校长的鼓励开启了奈娜的求学大门,而她从未辜负过。

当被拒绝了5次的学校问她为什么这么坚持当老师,凭你的学历明明可以去更好的地方?她说,因为这个学校曾经的那位校长。

教育大概就是这样,在人的心里种下一棵美好的种子,并教会他吸收阳光雨露,慢慢生根发芽,即便后来离开了那个地方,他还是会把花儿绽放。因为心里有种子的力量。

父亲的不理解,应聘学校的一次一次拒绝,或许你真的就不合适当老师啊。可每次她走向一个新的办公室面试,她依旧抬头挺胸,微笑自信。

如果,如果嗝嗝老师最后放弃了,她做了一个看上去更好的工作银行,她可能会做得很好,但可能永远得不到那份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感动。

离开的时候,心底里响起的一个词语是,教育理想和情怀。

不热爱教育、不热爱孩子的人,如果从事了教育,那该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耽误了学生,更辜负了自己。相较而言,我更不希望你辜负自己。因为只有你自己可以对你自己负责,只有你自己可以让自己真正的开心。

而满怀理想投入教育的人,你应该明白,热爱不等于一帆风顺,理想更不会水到渠成,该面对的风霜,该战胜的艰难,一样不会少。而真正的热爱是不畏惧,不退缩,一往无前,即便前方荆棘遍地。

一晚无意看到江苏卫视《阅读阅美》节目,一对北京的舞蹈夫妇老师自主到农村教孩子跳舞,田埂上的芭蕾舞动起来;放弃留学机会毅然投身支教的高材生为孩子“捕捉”童真的语文老师……

放弃一些,获得一些。教育需要一种情怀,关乎智慧的教育手段,善良的教育初衷,执着的教育梦想。

想起最近的马云先生。

刚刚过去的教师节他宣布,退居二线,并且将在一年后,回归教室,再去当老师。看似人生轮回,大概,他也是在践行着自己最初的梦想。

在接受采访时,马云说起,做教育的愿意,一方面是在师范大学学习过,从事过教师职业,一直热爱这个职业;另一方面是,他说,我见过世界上的各种人,有很坏的人、很好的人,也有很了不起的人,看到了许多挫折,明白了许多道理,这让我知道教育的力量有多大,让我知道,教育最终是要让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教育是让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无论此刻你是一个正在受教育的学生还是一个站上讲台的老师,或者其他的职业,都希望你拥有自我教育的能力,挖掘最好的自己,这件事,别人能给的只是辅助,根本上是要靠你自己完成的,让辅助变成自主。

不去问为什么要,去问,问为什么不呢?

一如《死亡诗社》所言:“只有你的内心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你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自信如你,执着如你

相关文章

  • 教育是让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嗝嗝老师》观影随感

    这不是一起普通的校园故事。 这部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特殊的场景中。一个是闹到无底线抽烟赌博,被歧视,被冷漠的学生群...

  • 观影《嗝嗝老师》

    观影《嗝嗝老师》 文/丁茉莉 校园,老师,学生,这些场景与人物,对于当过老师的我,再熟悉不过,《嗝嗝老师》就是这样...

  • 嗝嗝老师观影

    1.我看到了妈妈的坚持,不放弃,孩子没有让她觉得蒙羞,孩子并没有义务给我们父母带来荣耀,孩子的父亲和母亲给孩子完全...

  • 《嗝嗝老师》观影感受

    《嗝嗝老师》示现了一个老师的教育态度对孩子的深切影响,做为一个老师对待孩子的教育,要看到每个孩子的灵魂,看到每个人...

  • 《嗝嗝老师》观影感

    刚看完一部电影《嗝嗝老师》 1.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不用放大自己的缺点,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 2.只有你足够好,才有...

  • 《嗝嗝老师》观影记

    《嗝嗝老师》是一部太好看的电影,里面的经典台词俯首皆是,再加上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景出现这些...

  • 观影《嗝嗝老师》|相信自己 让恐惧乘风飞翔

    有的电影看着看着就哭了 有的电影看了哭着哭着就笑了 要相信相信的力量 这里有一群物质和精神都贫穷的孩子 渴望被尊重...

  • 她只是嘴上结巴,打嗝;而我们是心里结巴,打嗝~

    印度电影<嗝嗝老师>观后 有些好看的片子,会让人情不自禁,前几日看的<嗝嗝老师>就让我数次流泪,是对自己向往的鼓励...

  • 观《嗝嗝老师》

    周六照例去影院,人不多,是属于一个人的好时光。《嗝嗝老师》是印度片,同一系列的有《神秘巨星》《摔跤吧爸爸》,整体感...

  • 观《嗝嗝老师》

    又是一部看到哭湿纸巾的电影,也可能是好久没有哭过了,在女儿和老公睡着了的雨夜,享受一个人在客厅的美好时光。 距离2...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是让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嗝嗝老师》观影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uk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