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毕业的路上,理所当然地,各种压力和言论扑面而来,短短的一下午,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以下三种言论:
1、早知如此,当初就该转专业了;
2、什么垃圾专业,公务员没得考,工作没得找,可以考研的专业那么少;
3、要毕业了才知道专业什么的都是浮云;
我总结了一下,挑出了关键词——专业。似乎在我们眼里,专业好不好,成了我们就业,或者继续深造的关键。
然而事实是这样么?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老腊肉,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你需要的不是好的专业,而是好的远见力。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句话大多数人都听过,可是有多少人面对风口却后知后觉,然后怒问命运:为什么在风口上飞起来的不是我?!错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风口,后悔不迭,然后对下一个风口急不可耐。
可是下一个风口真的来了,你就能抓住吗?不是我泼冷水,没有远见力,再好的专业,在风口飞起来的恐怕永远都不会是你。
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远见力,远见力怎么体现?举个栗子:
进入大学,面对自己的专业,你喜欢或者不喜欢。不喜欢,ok,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去,有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喜欢,也ok,踏踏实实地继续学习。这叫从确定性开始。
在这里,对于不喜欢的专业,大多数人会选择弃之而后快,然而也有一小部分人,看到了这个专业与这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联系,选择了忍耐。这叫洞察先机。
还有就是一种就是不喜欢,转专业也没有成功的,这种忍耐是很吃力的,然而你不应该就此自暴自弃,和专业已经专业老师杠上,而是把目标对准你喜欢的专业,看其需要什么能力,如何运用这种能力,在随后的学生工作中弥补回来。这叫寻求变革。
对于喜欢的专业,继续学习的同时,你需要做的是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课堂的理论和专业课外实践必须同步进行,这样才能培养出专业能力。这也叫寻求变革。
除此之外,你需要不断培养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的,这个社会随需要的各项技能、能力,比如组织沟通,比如人际交往。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在什么公司、做什么职业,无论你喜不喜欢,有能力者,才会获得社会的认可。
因为在这个快吃慢的,不变发展和变化的世界,思维僵化、能力固化是比专业好不好更可怕的事。
所以决定你未来的并不是你的专业,而是你的远见力。跳出你现在所面临的问题,眼前的问题未必是真正的问题。看看人们关注的方向,然后向相反的方向寻找答案。
老牌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用寓言的方式描述了四种不同态度:小老鼠嗅嗅能第一时间嗅出变化的气息,小老鼠匆匆能够迅速开始行动,小矮人哼哼害怕变化,否认和拒绝变化,变化来临时只会怨天尤人,小矮人唧唧刚开始像哼哼一样抱怨变化,但很快就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
这就是远见力的意义:找出定数,就能看见未来,找出变数就能打造未来。
定数就是,专业是死的。变数就是,能力是可打造的。哪怕是到了大四,只要你具有远见力,一样可以跳出专业的深渊,开辟新天地。
如果你一直纠结于你自己的专业时,你就要不断地问自己:这是自己当初的选择么?是自己的选择为什么会后悔?不是自己选择刚开始干嘛去了?你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剥开迷雾,接近最核心的问题,而不是专注于解决最表面的问题。
你要明白,重要的永远不会是工具,而是如何使用工具。重要的永远不会是专业,而是专业内外与之息息相关的各种能力的培养,然后明白这一点,你需要远见力。
你看现在,社会竞争日益增大,好的专业未必好就业好发展,不好的专业也未必穷途末路。你需要利用你的远见力,重新定义你的专业,对你进行能力的再创造。通过自我改造,赢得美好未来。
能力更迭加速,一年后最热门的职业现在可能还没出现,我们似乎很难对取得成功所需要的能力进行把握。但有远见力的人总能早别人一步。我们对未来的愿景是自我实现的预言。不同的是,对有远见力的人来说,未来愿景不等同于目标、计划、野心和愿望,它是一种有依据的判断、预期和笃定。
从前我总觉得,未来充满了变数,未来是不可知的,常挂在嘴边的是:命运会做出最好的安排,现在却觉得大错特错。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总有一些东西是可以确定的。
闭着眼睛不去看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是思维的惰性。面对未来,永远一片茫然,这是愚蠢。
只有看到未来,才知道现在该怎么做,才能在下一个风口来临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所以,为了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现在的你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我想应该便是,抛开专业的定数,利用你的远见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能力;从确定性开始,洞察先机,寻求变革,跳出你所面临的问题,然后反其道而行,重新定义和再创造,就可以看清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到不可见,做到不可能。
相信我,你需要的不是好的专业,而是好的远见力,只要有可能,必然会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