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这首诗,因为对采蘩的用处理解不同,有两种常见的解释,一说是为了祭祀,另一说是为了养蚕。
现在我们来看看,哪一种说法更准确。
先看第一节: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蘩(fán),白蒿,生彼泽中,叶似嫩艾,茎或赤或白,根茎可食,古代常用来祭祀或者养蚕。
“于以”,其实应当是“以于”,在哪里的意思。在哪里采蘩呢?在沼泽边,在沙洲上。采来是干什么呢?是给公侯“用”的。
出自细井徇·《诗经名物图解》第二节,采蘩的地方,变成了山涧里。采来的东西,带到了“公侯之宫”。宫,宗庙。
再看最后一节: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被(bì),通“髲”,取他人之发编结披戴的发饰,相当于今天的假发。
僮(tóng)僮,首饰多。祁(qí)祁,也是形容首饰多之意,这里引申为人多。也就是说,一群穿戴庄重的女子,在不分白天昼夜忙活。
我们回过头来,利用已有的东西,来分析一下三节诗中透露的讯息。
先说出现了两遍的“于以用之”。“用”这个字,现在的语意非常简单,主要是指使用。可先秦之前的语意里,却包含了“牺牲献祭”的意思。《左传·僖公十九年》,“用鄫于次睢之社”,宋襄公使邾文公杀掉鄫国国君祭祀社神;《左传·昭公十一年》,“用隐太子于岗山”,楚灵王杀死隐太子祭祀山神。
古今异义的词,还有很多。随便举一例,比如“事”,古代汉语里,通常指的就是国家大事,尤其是战争之类的大事。如果记载的是“国家无事”,那就是这一年国家没有打仗。
再看第三节中描写的女子妆容之庄重,参与的人员之多、劳作之辛苦,都充分说明采蘩这件事的目的相当严肃。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是养蚕的话,会出现这种情况吗?
可能性很低。毕竟养蚕是体力活,好像不用这么盛装。用于“公侯之事”的可能性好像也没有那么大。毕竟不分昼夜地忙完了以后,还要着急忙慌地再赶回家。
程俊英先生,认为采蘩是为了养蚕。因为蘩,可以用来制作养蚕的工具“箔”。朱熹也认为是养蚕。
可不管怎么说,采蘩都是为了公家忙活;而且,很有可能还是无偿的。
西周时期的农民,要给国家无偿打工;只有忙完了“公田”,才能去照顾自己的“私田”;平时可能还要去打仗,农闲时节还要义务为贵族们修缮房屋、整理庭院。总之,就是一年到头不得闲。后面我们会讲到相关的诗。
诗经专题第13篇,总第013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