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亲子教育二胎手记
高考改革预示着阅读更加重要,孩子不仅要多读,更要用对方法

高考改革预示着阅读更加重要,孩子不仅要多读,更要用对方法

作者: 晨光微晓 | 来源:发表于2020-07-26 20:18 被阅读0次

新高考从明年就要开始了,在新模式下的高考科目改革中,语文的改革幅度是最大的,不仅仅是量上的增加、更是深度、广度的拓展,可以说,是把语文这个科目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这种形式下,原本就不容易提分的语文更加是看上去很容易、但其实是最难的科目了。

凡是跟文字水平强相关的,比如政治、历史、地理拉开分数差距的就在于综合性很强的大题,这也跟语文的综合提炼能力强相关。

如果这种能力是被看作输出的话,那么输入的质量就是最关键的指标了。输入,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提升阅读水平。

特别是对于小学的孩子来说,可以说是拉开孩子差距的关键。同样一篇文章,孩子都会从头到尾的读,但不是谁都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看到其中的层次、逻辑、和其中的规律。

好文章都是有迹可循的,该如何指导孩子进行高效的阅读?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大脑对事物的认知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对于孩子而言,理解了才能更好的记忆。

很多家长都不太认可学校语文的教育模式,认为语文这个科目的学习需要扩大阅读量提升广度,所以让孩子进行大量的阅读。

那么进行大量的扩充式阅读到底有没有效果呢?

虽然说“开卷有益”,但也容易走向一个误区,那就是基础不牢,用句形象的话来说就是:面临地基没有夯实的危险

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之所以把语文作为基础教学的内容,让孩子们至少要学到大学,这里面包含着文字最基础的、最精华的理解、分析、总结、概括的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把课本完全吃透的孩子,至少能拿到高考语文60%以上的分数了。

夯实基础之后的阅读也要有选择性地扩充。

资深语文老师建议,扩展阅读要选择经典的内容进行。

很多家长给孩子选择课外书的时候其实也会纠结,毕竟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这个纠结的点是:选择课本的辅导教材呢?还是选择完全扩充知识量的?

分析明白这两种扩展的性质,也就不难做出选择了。辅导教材只是课本有限知识的重复,如果有大段的时间,让孩子多读多看包括中国经典名著、外国经典、古诗词等文化精华的相关书籍。

孩子能够通过这些书籍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不同文明的美、受到诗词歌赋带来的美的熏陶。

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在潜移默化间影响到孩子对生活的美的认知、对不同人生的态度的认可,通过读书不断改变自己性格中消极的方面、注重精神上的美的追求、让孩子品质也随之得到净化。

当然,阅读的扩展还有一个误区,那就是泛读。避免这一误区,也有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勤动笔。

我们形容有关“专业”的事情时,常说一句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泛读虽然能够开拓孩子的视野,但是对于语文学习而言,仅仅开拓视野而没有独立、深入的思考还远远不够。

俗语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为了避免孩子读书囫囵吞枣,最简单的是把每一处自己领略到的收获都简单的进行标注,回头看的时候自己再着重的看一下会更有收获。

每个有感悟的地方把前后的逻辑关系总结成为一个小的导图,对自己将来写作是个整理和储备的过程。

同时也能锻炼孩子的归纳总结的能力。这个环节省略的话,读书效果不会很好。

没有思考的输入并不能起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输入和输出的效果是互相作用的,也就是说,当孩子产生写作文没思路、没素材、没逻辑等等情况的时候,家长要针对性的帮助孩子进行专项的训练。

可以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读书,比如说孩子要写一个关于春天的作文,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把关于春天描写的文章搜集一下。

从思路上寻找新的角度。挑重点的帮孩子收集相关的素材描写、分析素材如何运用能够起到好的效果、如何升华和收尾。

从输出的角度倒逼输入的结果,带着问题去进行高效的读书,收获会更大。

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家长也要从最初的引导,到最后的放手。

这样的循序渐进遵循从开始素材选取的引导开始、到教会孩子如何积累素材、再到引导孩子学会逻辑思考,最后就可以放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阅读了。

先从最开始父母引导说起,父母可以教会孩子根据主题选取阅读的内容。

和孩子分析同样的文章,立意不同的情况。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同样的题材,学会看到不同的东西很重要。而要得到这样的效果,要对孩子进行专门的选题训练,采用高效阅读的方法,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从众多文章中选取一个最特殊的角度。

比如说过母亲节,大家都写母爱是如何的伟大无私,而有个孩子写了妈妈也是曾经的孩子,应该给妈妈单独的空间而不是被孩子绑架成为超人。

这个立意就显得非常的独特。选取了这个主题后,再帮助孩子搜索一下关于跟孩子共同成长的相关的书籍内容,一个不错的选题就出来了。

让孩子学会选择不同的素材,寻求不同看问题的角度。

接下来,要让孩子学会积累。

和孩子分析一篇读起来让人耳目一新的文章,让孩子体会到“新”带来的感受。比如说同样是自律,如果在千篇一律的“头悬梁锥刺股”中出现了这样的例子:贫困地区的孩子为了上网课,每天不畏艰辛,到悬崖边去听课,是不是耳目一新呢?

这样的素材又具体、又有真实感。

素材的选择的逻辑就是越是身边的人的事就越有说服力,而名人金句的恰到好处的引入,又能给文章增加很多的分量。

孩子的作文中,大概要写的内容就几大类、比如励志、成长、亲情等,在平时读书的时候把好的名言金句积累到本子中当素材,时不时翻看,等到用的时候就可以信手掂来。

放手前,让孩子学会逻辑分析。

孩子的文章之所不好就是因为缺乏逻辑性、条理性。而好的文章一定是有很强的逻辑性及条理性的。

在平时读书的过程中遇见了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的文章,可以让孩子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看到文章的框架、主线等,这样,孩子就慢慢从分析中,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学会对一个主题进行分析。

而这样来自经典的、带着思考的阅读,在父母的引导下,让孩子如添神翼,在阅读和语文的天空展翅翱翔。

——————————

我是晨光微晓,学英语、爱绘本、专注育儿心理、育儿经验分享的俩娃妈,欢迎关注交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考改革预示着阅读更加重要,孩子不仅要多读,更要用对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sg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