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已经熟悉了我们的教学方式:分享式教学,学生也对“问题-思考-分享”这三个环节也相当熟悉。
可是,当我们把课堂的权利都还给了学生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任由学生分享吗?
不,老师的课堂一定要有作为,教师要成为课堂的推手。
(一)
国庆节前听的一节组内诊断课,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估一估谁捐的多?三年级一共捐多少本书?
教师采用了学力单前置学习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在课前学生已经完成了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课上主要集中在分享和提炼上。
课始,老师组织了一个口算的开火车的活动。
接着情境引入:捐书活动,提取信息,提出问题。
对于这样的做法,就是一个本末倒置的设计。因为学生已经完成了学力单,那些情境啊,问题啊,对学生来说都不新鲜了。为了情境而情境,为了问题而问题,作用不大之外,还有点做作的感觉。
然后,老师选取了三幅学生估算的作品,放在屏幕上,让学生来辨析。先是独立思考——小小组分享——全班分享。在全班分享的时候,又基本只能念学生写出来的算式,而不能进行提升。这块分享完毕,老师又拿出一幅有争议的作品,让学生来辨析。
因为一节课三十分钟,停留在估算这里就花了二十多分钟,一节课的基本教学目标都没有达到,更别说要去“跑题”了。
费时又费力的分享,不是我们想要的分享。
年轻老师总是担心自己放得不够,对于他们而言,放了之后如何收拢,是最考手艺的。
(二)
今天听了一节诊断课,课题是《里程表(一)》。
老师一样的年轻,课堂的问题显得很碎,是不是这样的教学才让自己放心呢?
一是体现在学生的思考会断层。将核心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好过老师将问题分解后“喂”给学生。
二是学生的分享质量不高,老师在选取分享人的时候,没有有的放矢,耽误了课堂的进度。让学生在分享之前就有分辨鉴别意识,是很好的契机。在多种线段图的比较下,学生就会自动优化自己的画图思维。
三是课堂文化缺少了很多。老师一直板着面孔,说的话都是“数学内部”的话,这样的课堂就会显得很沉闷,师生关系也不会很和谐。
教师要成为课堂的推手,首先得自己是一个激情满满的人,善于思考,善于变化,善于“跑题”。教师还得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能够从学生的生成中抓出课堂里的精彩和制高点。
(三)
自己的课堂,也会一讲到底,那是因为时间有限,想要评讲完周末小卷。
特别提醒需要孩子们做笔记,善于倾听的孩子,学习效果自然要好一些。
现在的班级,课堂纪律很好,所以只管教学。但是也有无语的时候,因为讲了添括号和去括号的计算,能够吸收的人太少。又尤其是会用简便方法计算时,学生因为见得太少,所以还是停留在原来的思路里。
那就不断强化,不断强化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