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事件:村镇全部禁止烧炭,天然气还没有接通,所以饭店里一直烧一种类似乙醇的燃油。前两天,燃油卖家来为我店里加了900元的燃油,隔一天开火用时,发现油没了。仔细观察是装油的胶桶底部烂了一个小口,900元的油全部漏完了(前两天下了两天大雨,油桶在顶楼,漏油一直都没被发现)与燃油卖家进行沟通,他让我交押金(500元)他在重新送一个质量好一点的桶来,并且要我和他共同承担漏掉的油的责任。
1.情绪:生气
2.念头:不再和他打交道了
3.应对模式:逃避
4.情绪观照:心里有些凉凉的
5.核心需求: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6.面对策略:冷静的表达了我对自己权益保障的诉求,希望对方承担起他应该承担的责任
7.效果反馈:冷冻中……
———————————————————
续:
具体事件:上述事件,拖了两天了没有解决,要把它解决掉。
1.情绪:焦虑
2.念头:真想就这样算了,用900元钱认清一个人也值了
3.应对模式:逃避
4.情绪观照:注意力不能集中,很烦躁,感觉鼻梁发紧
5.核心需求:合作,共赢
6.面对策略:反复追问自己的需求,如果是很不屑这个老板不承担责任的做法,不愿与这样的人有来往,那就停止合作关系,900元钱当作认清人品质的学费;但自己的确切需求是必须要用这种燃料,如果重新再找供应商的话,非常的麻烦。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一下,也许他供货大半年也挣不来这900元钱的损失。“吃亏是福”、“合作共赢”,自己承担一半的损失,对方处理好油桶的事情,合作继续。
7.效果反馈:心里轻松了,不再纠结谁必须承担谁的责任,脑袋里不再有这件事情的影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