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要有余光,心中要有余事

作者: 偶得自在 | 来源:发表于2019-07-03 13:25 被阅读3次
    大千世界,问题的解决方案无法说尽,也无法说全,不可拘泥。

    背景:

    昨晚上在我老公的指导下停车,由于车头右前方太靠近另外一辆车,结果停车时把自家的车结结实实地刮了。另外一辆车就是车牌被摩擦,无任何大碍。

    个人认为,开车是一个特别需要分心又要十分专心的事情,这很难做到。分心就是你既要看前方,又要关注车子与地面的关系,还要看左右,倒车的时候还要看后方。总而言之,需要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结论是,太过于专心和专注仅仅一件事情,会毁了其他的事情。眼中要有余光,心中要有余事。

    01

    小时候写作业难免想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这个时候就会被父母大吼: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作业能写好吗?

    后来,慢慢养成了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的习惯。但很多事情是同时发生的,并不会等你处理完这件事再发生另外一件事。这种做事方法的后遗症就是:事情稍微多一点,就会十分急躁,然后十分容易出错。在做A这件事情的时候,还能顾及到B这件事,这是我十分欠缺的一种能力。

    渐渐的我悟到:任何一个具体的做法,都不能当做原则来膜拜。就像我喜欢的一个作家,周桂伊在《认知差》里所说:每一个问题,再往前走一步,也许就有一个相反的答案。因此,固守一句话,一个做法,可能对人生带来不利。

    早上我叫小孩起床,一边卷蚊帐,一边让小孩赶紧往外爬,好给她穿衣服。结果我刚抬头挂蚊帐,小孩怎么一骨碌就到床沿上了。还好发现的及时,不然就掉下去了。这就是典型的眼中没有余光,心中没有余事的后果。

    02

    我有一个堂哥,本来坐火车去参加自己老婆弟弟的婚礼,快下车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个公司打来的要处理事情的电话,这个电话一接,居然就坐过了站。

    坐过站了不打紧,这下一站离本该下车的站时间是两个多小时。下车往回赶火车,时间没那么凑巧,还得等。这样本来中午的正席,变成了快晚上才赶到。

    这也是一种典型的眼中没余光,心中没余事的状态,多一点就容纳不了,手忙脚乱。

    公司里也一位同事,小A。感觉小A什么事情都不拒绝,让她做她就做。几年下来,不知不觉小A就变成的多面手,既会做合同,也能出差催款,公司年会的时候还做调音师。这种人你不得不佩服,因为她已生长出了各种各样的技能,到哪里都饿不死,还会是最能干的那个人。老板不给这种人升职加薪,给谁呢?

    03

    其实,这一点可以引申到读书上面。

    康熙在《庭训格言》中说:道理之载于典籍者,一定而有限;而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故世之苦读书者,往往遇事有执泥处;而经历事故多者,又每遇事圆融而无定见。此皆一偏之见。朕则谓:当读书时,须要体认世务;而应事时,游荡据书理而审其事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

    天天在那里苦读书,读成了一个书呆子。这个不管,那个也不关心,最后空有一肚子的知识,却在遇到纷繁的事务时傻了眼。

    李光地在《康熙王朝》中的表现就说明了单一的处理方式并不能应变复杂的世事。里面有一个经典片段:明珠给了李光地一个任用人员名单,索额图又给了李光地一个任用人员名单。让他左右为难。为此他还专程去拜访了苏麻。但是拜访的结果,并没有点透他。他可以按照苏麻的说法去做,但是方式方法又弄错了。怎么能把这个事情当着当事人的面子,一下子全部捅到皇帝那里呢?皇帝不可能处理掉自己的左膀右臂,处理自己的大太子、太子。只好拿他开刀。

    其实李光地没有搞明白一件事情,他只要忠心皇上,对下面的势力左右逢源即可。下面的明珠和索额图的指示,不必尽全力,也不必全办。

    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是也。

    结语:

    今天的核心观点就是:人不能太轴了,认死理会吃亏。眼中要有余光,心中要有余事,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一个人也不要作茧自缚,只盯着一个面去发展,全面开花才是正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眼中要有余光,心中要有余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yf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