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家,去公交站牌需要经过科学院大学北门前的一条路,路很窄,大概五六米宽。两边的路灯或许有一定年头了,灯光并不亮,连那么窄的路都照不全面,却显得小路饶有格调。
路上行人不少,大概是挨着大学的缘故。北门门口每晚都有两三个小三轮,在卖手抓饼和煎饼,对面应该是宿舍区。我每晚都从旁边经过,听几家“老板”谈笑风声。
公交站牌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在等公交,我们都是所谓的朝九晚五上班族。其实哪有什么朝九晚五,朝九晚六都不可能。只不过都是习惯说每天工作八个小时,朝九晚五而已。加上我的工作性质的原因,每天回家早一点的话也都在九点之后了。
等车的人不知道什么工作,在北京这个大而杂的城市,晚上十点公交都是挤的,干什么工作的都有,只是都很拼。我上车的站牌属于比较靠始发站的站牌,所以上车运气好的话还能有一两个座位可选。坐下后我会靠着听歌,浏览一下微博知乎。过两站之后边上便被围的密不透风。车上大都是低头族,忙了一天大概终于可以放松一下,恨不得钻进手机,生怕落下什么重要的八卦消息。偶尔还能听到有些人在打电话谈工作相关的事情。不管怎样,都是跟我一样要坐很长时间的公交,明天一大早要起来坐公交回到这里上班。大概每天都是这样重复着。
浪迹天涯, 那是怎样的一种潇洒生活。我幻想过,没有尝试过。想过骑着马在蒙古的草原上奔腾,想过背着包在西藏的街上行走,也想过骑着单车就到了新疆的大沙漠。今天在简书上看到一篇文章,《没有文化积累和深度思考,你永远到不了远方》,写的真的好。一些地方我们只是去过了,但是没有去到。我们走马观花一样,在很多地方拍了很多照片,然后在朋友圈晒一下,渴望多收几个赞。去过真的很简单,但是我们却不知道那里的文化,不知道那里的生活为什么是那种形态,而跟我们之前见到的不同,不知道那些建筑的历史,只知道建筑好些年了,很有特色。拍完照片回来,我们还是没有去到那个地方。而我之前所谓的浪迹天涯,大概只是我不成熟的幻想而已,只是希望自己在别人面前多点谈资,一言以蔽之为装逼而已。
大冰的新书《好吗好的》封面上写了一句话:愿你我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够浪迹天涯。但是这样的生活真的能做到吗。大冰,是我非常喜欢,敬佩的一位作家。我不知道怎么形容他,因为他的职业真的太多了。云游四海,种种技能,并且每一个技能都是可以用来吃饭的。之前在山东电视台做主持人,我是山东人,从小看他的节目长大,现在喜欢他的书,他的故事。做主持人的时候,每年在电视台工作半年,剩下的时间就去云南西藏那边了。这大概就是他的朝九晚五与浪迹天涯吧。真的让我羡慕。可是,现在的我们真的能做到吗?
社会给了现在的我们一个生活的模板,出生之后需要学习各种特长,报各种辅导班,要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甚至读研读博接受高等教育。一路走下来年轻点大概二十三四,高学历者也快小三十了。毕业之后开始找工作,各处奔波。终于找到一家企业要了自己,之后就该考虑成家养家。有了孩子之后又开始下一次的循环。也许不按照模板来做,就会被社会淘汰。也有人就要挑战规则,活出了精彩。但绝大多数人还是不敢尝试,害怕哪一步真的出错,害怕真的被淘汰。这种模板下大概很难出很有故事的人,还要怎样去浪迹天涯呢?
曾在电视上听江一燕说,人丰富自己的来源两种途径,一是自己的历经,二是从书里。江一燕,去年曾被她支教的故事刷屏,从此之后特别关注她。所以,浪迹天涯除了真的身处其地之外,或许还可以去看书吧。在书里去看别人的经历,经历别人的历经,了解其他地方的风土人情,看一下别人的生活方式。等到有一天我们真的有条件了,说不定真的可以去到我们想要去的地方。
我们都在为了梦想在城市里打拼,我们习惯了朝九晚五的生活,但是这不应该成为自己“放弃”自己的理由。我们需要经历,需要见识。做些有趣的事情,培养一些好的习惯,多看一些书。
选择了朝九晚五,也要有颗浪迹天涯的心。也许真的有一天,可以做到,既朝九晚五,又能够浪迹天涯。
2016.8.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