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风言情投稿专栏连载小说武侠江湖
连载:遥思三国 | 第二十四章 天赐神将军中谣

连载:遥思三国 | 第二十四章 天赐神将军中谣

作者: 清流激玉 | 来源:发表于2017-07-12 21:24 被阅读78次

目录 | 前情回顾

昏昏沉沉也不知睡了多久,景遥终于醒了过来,她脑中蓦地闪过落马的一幕,心中一紧,猛地坐起来,“公瑾!”

“我在这儿。”耳边传来周瑜的声音,“遥儿,我在这儿。”

景遥看看他,又看看周围,“我们回来了?你没事?”

周瑜柔声道:“嗯,没事。”

“真的没事?”景遥难以置信地上下打量着他,“可是我,我看见你…”

周瑜微微一笑,“一点皮外伤,没什么大碍。”

“可当时你的脸色…”景遥想起他当时脸色惨白地样子就不由得心惊。

“只是一下子闭了气,”周瑜解释道,“接着就醒了。”

景遥关切地道,“得让医官好生看看,别落下什么毛病。”

“嗯。”

“其他人都还好吧?”

“嗯。”周瑜点点头。

“这次是我连累你了,”景遥有些内疚,微微低下头,“要不是我,你也不会落在后面。”

“这事不怪你,”周瑜握了握她的手,“别想太多。”他起身走向案边,取了炉上暖着的药罐,倒了一碗,端着回到榻边,“来,把药喝了。”

浓浓的中药味直冲鼻端,碗里的液体黑乎乎的,景遥瞅了一眼,面露难色,“什么药啊?可不可以不喝?”

“医官说你受了些内伤,得好好调养。”周瑜说着便拿勺子舀了一勺,轻轻吹了吹,送到她嘴边。

“我自己来吧,”景遥伸手接过药碗,正要喝却又犹豫了一瞬,“可是除了背上有点儿疼,没觉得哪里不舒服。”抬眼却见周瑜盯着自己,“好吧,我喝。”她用勺子搅了搅,捏着鼻子 一股脑儿喝了下去,脸皱成一团,“好苦。”

“良药自然苦口。”周瑜笑了笑,拿过药碗,扶景遥躺下,又掖了掖被子,“你再睡会儿,我还有点事,一会儿再来看你。”

“嗯,你去吧。”

周瑜前脚刚走,吕蒙后脚就溜了进来,“遥姐姐,听说你受伤了,可把我吓死了。早就想来看你,可公瑾大哥说怕打扰你休息。要不是这卫锦是我兄弟,我还进不来呢。”

景遥笑道:“你什么时候和小卫打成一片了?”

吕蒙摸摸脑袋,呵呵一笑,“这小卫哥看起来一本正经,其实可爱得很。”说着耸了耸鼻子,“怎么一股子药味儿?”他满脸忧色地问道,“遥姐姐,你没什么大事吧?”

“你看我这样子像是有事么?”景遥支起身,拢了拢被子,“说是受了点内伤,可我除了背上有些疼,没觉得有什么不一样。”

“那就好,看公瑾大哥的样子还以为你出了什么大事。”

“是你公瑾大哥思虑过甚了,我没什么事。”

吕蒙嘻嘻一笑,“谁叫受伤的是姐姐呢,姐姐可是公瑾大哥的…”

“你这小破孩,小心我揍你!”景遥嗔道。

“姐姐莫恼,我说着玩的。”吕蒙扯了个鬼脸,又道,“遥姐姐,这次将军可威风了!真可惜我不在,没能亲眼看到。”他眉飞色舞地说起孙策单挑太史慈的事,手上还不时地比划起来。

听了吕蒙地描述,景遥笑得合不拢嘴,“这都什么跟什么呀,这太史慈是很威猛,可我听你的形容,怎么像一只…大猩猩?”

“大猩猩?”吕蒙不解地问。

“额…就是大猿猴?”

“哈哈!”吕蒙咧嘴一笑,“军中就是这样流传的,都说这太史慈人高马大,臂长如猿?”

“这…倒是不假。”

吕蒙又道:“遥姐姐,听说你后来昏倒了,不知你见到将军喝死敌将的情形没?”

“喝死敌将?”

“是啊,军中都传遍了!将军单枪匹马闯入敌阵单挑太史慈,一敌兵将领想要偷袭,结果将军回头一喝,便把那人吓死了!”吕蒙哈哈一笑,“想想就痛快!江东小霸王孙伯符,无人能挡,无人能敌!”他啧啧称奇,满眼都是崇拜之色。

他接着道:“如今人人都说他是天上派来的神将!”忽地又想起来,“对了,你还没听过这首歌吧?”

“什么歌?”

“我唱给你听。”说着吕蒙便激昂地唱起来:

“昔有楚霸王,今有孙伯符。
只身探敌营,神亭猛将伏。
玉面少年郎,自有神庇护。
古锭宝刀扬,江东纷乱除。”

“玉面少年郎,自有神庇护……”景遥喃喃念道。当日他们一行人确实拜了神庙,交战之处又唤作神亭岭,这歌把孙策说成是上天派来除乱安邦的神将,受天神庇佑,倒也顺理成章。她忽地想起历史课上的那句“挑动黄河天下反”,同样也是歌谣,同样也是说秉承天意—古代人好像特别信这个?她不禁想到,如若此歌传到敌营,不知会有何反响?

想到这里,景遥一下子从床上跳起来,冲出帐外,但见周瑜从孙策主帐中走出,迎面跑了过去。

周瑜皱了皱眉,“怎么出来了,不是叫你多休息会儿?”

景遥气喘吁吁,“你听那首歌了吗?”

“什么歌?”

“唱伯符兄的。”

“哦?”周瑜起了兴致。

“我唱给你听听。”景遥吸了口气,悠悠唱了起来。

周瑜凝神细听,嘴角渐露笑意。

景遥道:“这歌要是传到敌营里,那可热闹了。”

周瑜点了下头,“不错。”

是夜,孙军派了几十人上山。一整夜,山林间歌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话说刘繇那边,孙策亲身过岭、喝死一将的事本就传得沸沸扬扬,经过一夜的歌唱,军中更是人心惶惶。此番刘繇没捉到孙策,但得了他的兜鍪,为鼓舞士气,他决定召集大军,在将士前展示此物。

刘繇站在高台上,高举着兜鍪扬声道:“孙策没什么好怕的!看,这就是他的兜鍪,他的头差点就被我们斩下来了!”

底下的将领带着士兵振臂高呼,一时间声势浩大,气势如虹。刘遥看着下面欢呼的士兵,满意地抚着胡须。

然而欢呼声刚停,却不知哪个大胆的小卒吆喝了一嗓子:“一个破兜鍪而已,人家孙策可好着呢!”

话音一落,大军静默了一瞬,随即爆发出一片哗笑。刘繇气得脸色发青,想把那小卒揪出来,可又怕失了风度,尴尬无比,“展示大会”不得不草草收场。经此一事,孙策亲身过岭之事人尽皆知,一时间,他的事迹被传得神乎其神,佩服倾慕者甚众。当夜便有人叛逃到孙军。

“好,太好了!”主帐中传来孙策笑语。

黄盖笑道,“此番刘正礼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刘繇,字正礼。)

程普捋了捋胡须,“如今敌人军心动摇,不如趁势而攻之。”

“只是要怎么个攻法?”韩当道,“敌人虽军心不稳,但兵力毕竟数倍于我,不可小觑。”

“确实,几个隘口都有重兵把守”宋谦指了指地图,“务必好好研究下对策。”

“派兵翻山过岭如何?”

“不可,倘若越岭时让敌人察觉,后果不堪设想。”

“那就绕道神亭岭,从那里突破。”

“嗯,左翼也可出兵。”

“一路从中间进攻,另派两路从两翼包抄。”

“如此甚好。”

……

诸将讨论得如火如荼,周瑜静静听着,没有发言,待众人语罢才开口道:“各位将军所言极是,只还有一个问题。”

程普道:“你说。”

周瑜道:“倘若刘正礼率兵遁走城中,势必又有一场攻城战要打。”

“打就是,”程普道:“这样的仗我们也不是没打过。”

周瑜补充道:“曲阿城坚,即便顺利攻下,恐怕我军伤亡不在少数。”

“打仗哪有不流血的,”程普道,“不这么打,你说该怎么打?”

周瑜道:“派一支队伍,绕道曲阿,进可攻城,退可制敌。”

“还以为你有何良策,”程普笑道,“年轻人,你这想法未免也太天真了些。你要攻城,可想过粮草辎重怎么办?”

“说是攻城,也未必真要攻下。”周瑜解释道,“刘正礼亲自坐镇,屯军于此,无非也是想挡住我们的去路。袭击曲阿所需粮草辎重一事,我们觉得有困难,他肯定也作如是想法。所以,他定想不到我们会绕到他后方偷袭此城。”

周瑜顿了一下,接着道:“曲阿于他意义非同一般,若曲阿有事,他不得不救。届时他大军一动,防守必然松动,我后方大军再趁势出击,以治待乱,以静待哗,前后夹击之下,敌军必溃。”

“说得轻巧,”程普问道,“你打算派多少人去?”

“这还得与诸位商议,”周瑜想了一瞬,“少则几百,多则数千,不同的人数当有不同的打法。”

“几百?”程普笑道,“几百人能做什么?”

周瑜道,“只作疑兵的话应当足够。”

程普道:“刘正礼为人谨慎小心,他岂能信你?”

“是啊,”韩当附和道,“若不是他疑心,这次神亭岭也不会只派了几十骑兵。”

“是啊。”“程公说得是。”诸将纷纷应和。

“书生嘛,难免纸上谈兵。”程普轻笑,“有想法是好的,可惜离实际还是差点。”

“我倒觉得公瑾此计甚好。”一直在旁静听的孙策突然开口,“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黄盖思索了一瞬,也道:“我也觉得可以一试,不过几百人确实少了些,怎么说也得派个几千人。”

“还是不妥,”程普摇了摇头,“分兵曲阿,说得容易,敌军本就数倍于我,倘若他大举进攻我营,那可如何是好?”

周瑜答道:“依我看,刘繇此人着实优柔寡断。我军初来立足未稳之时,他尚且没有出击,现在更不会主动来袭。如今他军心已乱,现在的敌人,已如一盘散沙。”

“小子你懂什么?”程普急道,“倘若刘正礼占得此岭,便切断了我与句容、江剩方面的联系。你可知后果有多严重?”

周瑜想了一瞬,可还没等他回话,又听程普道,“谅你来军中时日尚短,不知此岭于我军之意义。"他轻笑一声,“可你别忘了,你的女人还在大营里呢。”语气中难掩嘲弄和讽刺。

“够了!”孙策面露不悦。

“少主,”程普拱手道,“此计万不可用!”

孙策正想说话,一旁的张昭开口道,“确实还需谨慎考虑。”于是孙策顿了一下,道,“先散了吧,容我再想想。”

众将应声退下,临走时程普拍了拍周瑜的肩,“年轻人,少和女子厮混在一起,行军打仗还得多跟我们学学。”


初入军旅,周瑜似乎还不是很擅长与武人打交道,提出的建议也是尝试性的,并不如未来久经战阵后一般成熟老练。这里,也算是他运筹帷幄的一个开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连载:遥思三国 | 第二十四章 天赐神将军中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gs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