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写写买第一套房的经历,估计看到题目的朋友都感受得到,其实我当时是没钱买房的。2013年的时候毕业才2年多,没有太多存款,而买房纯粹是为了把自己婚前首套的名额给用掉。
当时我手上只有2万块存款,每月工资不到4000,没有多余的隐性福利,公积金每月大概会有1100左右,另外公积金账户有2万左右的余额但是取不出来,这就是我在2013年买房前的资金大体情况。
我之前去看房子的时候,开始看的都是两房三房,总价在50万左右的房子,2013年中山的房价大概在5-6千每平。
当时第一次买房没有经验,以为自己要准备的首付款就是单纯的房子价格的3成,后来看了几套之后跟中介聊,才知道原来银行贷款的金额是要按评估价的7成来贷,而正常情况下评估价都是跑不过市场价的,所以实际上要付的首付不止3成,这让本来预算就很紧的我,感觉买房更难了。
所以决定降级,先上车再说,最后看中了1套总价30万的一居室,由于评估价的问题,房子最终只能贷18.5万,首付加上各种税费中介费等我要凑足大概13万。
先说首付部分。五六年前并没有像现在这么方便,有各家银行的信用贷可供选择,我自己也没有意识要去研究信用卡的套路,所以剔除自己2万存款,剩余的将近11万首付款,都是我1笔1笔去借的,就是先从亲哥和要好的同学开始,1万块3万块地借。
到最后实在还差一点,在汇首付款给业主的当天,找当时还是男朋友的老公,补上了最后一些。
为了减轻负担,这个房子我当时没有搬进去住,转手就租了出去,每个月租金开始是1500,加上我1100块的公积金,加起来把每月的按揭款给覆盖了(当时只贷了10年),这样就不用我额外用工资去还房贷,专心攒钱还首付款即可。
当时对于月收入不到4000块的我来讲,单是首付负债10万已经是不小的数目了,但基于对自己未来收入增长有足够信心,所以也不觉得有什么,在往后差不多2年的时间里,用年终奖和平时攒的钱给陆续还上了。
而我自己就继续住在和同事合租的房子里,每月房租500块钱,一边当租客,一边当“收租婆”。这里就涉及到一个住投分离的概念,虽然我当时不知道这个说法,但我是这样做的。
住投分离的意思就是“租房自主,购房投资”,购房不能仅根据自己的喜好来买,而是在买的时候就要想好卖的问题,始终用投资的眼光去买房。
当年一个人来到这个陌生城市,其实我也想买个房子精心装置后给自己住,可当时经济条件实在不允许,所以房子只能转租出去,给自己缓解压力,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先上车最重要。
而这个房子被我在2018年卖掉了,以接近买入时双倍的价格卖掉。赚的钱我拿去继续升级买更大的房子,这个有机会以后再讲。
其实我对这个小房子的投入并不多,买入后也没有对我每月的现金流造成任何影响,但是买入5年后再卖掉,它却给我带来了一整笔的资金沉淀:
房子本身的升值,以及每月按揭的强制储蓄作用,效果绝对是比我去每月攒钱存定期或者买理财要强得多,特别是贷款买房本身就是带着杠杆的投资,房价上涨对你的初始投入会加倍放大收益。
所以这里没有套路,也没有通过买房实现了暴富。这里只是一个没有背景的普通人,通过买房踏入财富积攒通道的故事。
我始终认为,国家每年的货币超发,你拿着大量的现金在手上,看似稳步前进,但其实你是在倒退的,你的购买力在倒退。
我不是要大家都把买房当成唯一的投资,但也希望大家特别是刚出来工作的朋友们,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不管是买房也好炒股也好,或者做其它理财投资,你选对了道路,结果可能会是比你辛苦工作省吃俭用的效果要来得好。
我不知道当年选择不买房的朋友有没有后悔,还有敢拿20万去炒股也不敢买房的朋友最后赚到钱没有,反正我觉得自己是选对了道路。
但是我不能给你过多关于未来房子是涨是跌的预判,如果你有具体目标了,我可以给建议你怎么做。
我在外汇市场呆久了,看过太多的企业客户,都会去猜国家的打法,从而判断人民币是涨是跌,可惜大部分都是输的。反而是那些踏踏实实地每月做好汇率套保的客户,能够长期跑赢大市。
所以有的时候,不要妄图去猜测市场;把更多的精力用来管好自己,比较重要。
希望对你有用。完。
欢迎来星球找我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