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读书笔记十四

作者: 白色石南 | 来源:发表于2020-10-06 19:30 被阅读0次

  第三十四章  宋和金的关系

平州宗望,云州宗朝分两路攻打宋朝。此时宋徽宗传位于钦州,蔡京为相。募兵在王安石时裁减,所以几无可用之兵。即使有援兵也不能抵抗,于是割太原,中山,河闻三镇并进献马,缎及银两,金兵才退去。但随后复南下,会于汴京,京城不守。金人立张邦昌为帝,后让位,立高宗为帝,即位于归德。

高宗从扬州逃到杭州,又逃往明州。金兵步步进逼,高宗逃入海,但金人以“士马疲弊,粮储未来”不再渡江。宋人乃得偏安江南。但西北又告急。在富平,宋兵大败,多地陷,但四川得以保全。

金人立宋叛臣刘豫于汴京,国号为齐,但他多次借金人入寇。1137年被废。后天下短暂太平。1139年,金朝政局改变,与宋的和议遂废,战事突起。岳飞败金人于郾城,但秦桧主和议,1160年宋称臣于金。而三宣抚司(韩世忠,岳飞和张俊)之兵也被秦桧所罢。金兵举兵南下,因海陵被杀而自行撤退。1162后,孝宗北伐失败。三年后和议复成,岁币有所减少,地界如前。

金世宗为金人的全盛朝代,猛安,谋克户移入中原。女真人到处散播增加了国人反抗的难度,但因其好酒行,女真人竟然也日趋没落。

1206年,章宗时,韩侂冑伐金,皆败。后宁宗皇后斩杀韩侂冑,函首以畀金,和议复成(1208年)。

第三十五章 宋的学术思想和文艺

宋朝是一个有创辟的时代。

宋学巨子有周、程、张、朱(亦称濂、洛、关、闽)。

周敦颐:著有《太极图说》和《通书》

张载:将宇宙万物看成一汇,物的成毁就是气的聚散。

前两者为一元论。

二程:程颢:主张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

程颐:格物,“函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

朱熹:承小程之绪,为宋学的集大成,主张先人本心之明。

此外,在北宋,还有邵雍,其学主于术数。

南宋,张栻,吕祖谦(喜讲史学)和朱熹,同称乾淳三先生。

宋学家反对释氏,其学称为理学,孔孟之道为道学。

考察可知宋学的根源《先天》《太极》,出自宋初华山道陈抟的,所以宋学实出道家。又因宋儒好谈心性,所以实际上又是释氏变相的。

宋朝人对于史学也很有成绩。宋朝的《新五代史》(欧阳修独撰)和《新唐书》(二人合撰),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为编年史中的巨著。袁枢据《通鉴》所作《纪事本末》为史书开一新本。马端临作《文献通考》,邓樵作《通志》,对史事的考证和金石之学,都是从宋人开始。

宋朝,古文大盛,骈文仍生动流利。与唐人善写景不同,宋人则善言情。宋词尤绝,亦盛行使用禅家语录。平民之学也很发达,后来又出现了平话体的小说。

印刷术推动了宋代文化的发展,隋文帝时出现印刷术,官家印书开始后唐明宗三年。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宋多书籍流传于后世也多因印刷术发达之故。

第三十六章  宋的制度和社会

宋的制度沿袭唐代,取之于民的有:1:公田之赋2:民田之赋,两者是田税。3:丁口之赋,是身税,4:城郭之赋,是宅税和地税,5杂变之赋,谓之沿纳,来源唐,两税之外,春秋分两次之交纳。宋代病民的为役。王安石变法后,绍圣变为雇役,后差雇两法并行。灭“手实”到“推排”(推割:买卖田产)。与此后的和籴及和实,都变成了厉民之政。

两税以外的税赋亦起于唐中叶。盐税,起于唐之刘晏,行就场征税法,谓灶户、亭户。后变为官卖或招商承买(通商)。茶法(园户),由官收买,先给钱,谓“本钱”,榷货务六处(江陵,真州,海州,汉阳军,无为军,蕲州的蕲口)专门贮茶(除淮南十三场外)。

酒:州郡都置务官酿

坑冶:官办的置监,冶,场,务等机关

商税起于唐代藩镇,州县谓务,税分过税2%和住税3%。

宋代还有借官卖以省漕运的办法,为“入边”和“入中”

三说:盐,茶,缗钱

四说:盐,犀,象,香药

存在“虚估”现象。到蔡京时,茶法又变,改用官制长引和短引。后来各种税加上经总制钱,板帐钱等,北宋厉民更甚。

宋朝的人民是贫苦的。王安石的青苗之法本意是防止民间高利贷,但官办借贷之事总不能行。

宋代的人民自助形式有:社仓(朱子创)和义役(起于处州的松阳县),从出田谷,以助应役之家。但因为土地多落入有权势人家之手,租税更重而使民负担更甚。

宋代的士大夫讲究气节,喜欢彻底的偏理论的。好名又激于意气,易为党争,野心之家好有高论,对国家流弊更大。

相关文章

  • 吕思勉《中国通史》(1)

    以后用简书来做读书笔记吧。 该本《中国通史》原系吕思勉先生的《吕著中国通史》。现在出版混乱,为了好卖,书名随便改。...

  •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十四

    第三十四章 宋和金的关系 平州宗望,云州宗朝分两路攻打宋朝。此时宋徽宗传位于钦州,蔡京为相。募兵在王安石时裁减,所...

  •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二十四

    第三章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清末,随情势而出现了中央集权的主张,但政府却并不明白集权之意,举动混乱,对爱国人士...

  • 12/55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

    12/55《中国通史》 大部分中国人都知道,关于中国的历史,最详尽的记述就是《二十四史》。但《二十四史》卷帙浩繁,...

  • 旺仔要坐八九个小时的长途大巴是什么体验

    日小结124:20220916,星期五 日更挑战: 第266天✓《中国通史壹》之十四|周王朝东迁,春秋争霸16/3...

  • 今日计划

    每日个人公众号更新 纪录片中国通史 英语单词50 流利阅读 慕课mooc思修,马哲 读完双城记,读书笔记

  • 三九的最后一天

    2022年1月16日(腊月十四)辛丑年-辛丑月-己巳日(属牛)周日-第04周。 大前天晚上看电视《中国通史》和家人...

  • 随写

    今天写些什么呢?好像有些词穷了。 刚刚洗完澡,做完例行护肤,正回到床上继续观看《中国通史》第十四集,惊的一看,只半...

  • 30岁,为什么要读历史?我看过最有大局观的回答。

    历史只是义务教育?醒醒吧,成年人更该读历史。 很久没更新读书笔记,最近一直在看吕思勉先生的著作《中国通史》。 吕先...

  • 一年陪伴营0922||先秦时期(笔记22)

    《中国通史1: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 第十四章 列国变法 战国时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通史》读书笔记十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ot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