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我接待过一位十二岁时被亲生父亲性侵的来访者,她来见我时已经38岁,未婚,但一直与不固定的已婚男士保持交往,而且这些男士大多跟她父亲年龄相仿。多年来,她一直在服用抗抑郁药,基本的生活功能可以维持,但无法从事任何工作,靠母亲微薄的退休工资生活。她说,母亲当年知道了父亲对自己的伤害时,为了面子选择了隐忍,直到十八岁那年、父亲因为另一起案件被判刑入狱,母亲才选择了离婚。
这些年来,她一直与母亲生活在一起,虽然母亲对自己很好,但她总是会因为各种小事而对母亲破口大骂,甚至动手打她。而对于年长的异性,则一方面心存恐惧,一方面又忍不住总想要亲近。她觉得自己很变态,但又控制不住自己。尤其让她无法接受自己的,是父亲出狱后,她甚至都可以去看他、但对母亲却暴躁凶狠,让她觉得自己大逆不道、活该一辈子都过不好。
这是一个心灵受过严重创伤的女性。对母亲怀有强烈的愤怒,是因为母亲当年没能给她及时和应有的保护,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厌恶的投射;而对父亲以及年长男性的亲近,则是因为她潜意识里、想要证明他们不是想要伤害她、而是爱她的,以此来抵消内心无法承受的痛苦和羞耻感。
我们的咨询经历了漫长的三年,结案的时候,她在街道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临时工,对已婚年长男性的扭曲情感也逐渐弱化了,但是,她的母亲却突然病逝,让她觉得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弥补过往对母亲的不恭敬了。她说,如果当年能够早一点修复创伤,她和母亲之间就不会相处得这么痛苦、也不会留下一辈子的遗憾了。
心理学上的创伤,一般定义为“超出一般常人经验的事件”,意思是,个人经历的一些创伤性事件,这种事件对当事人的影响,超出其情绪、能力可接受的范围,继而令当事人对人和事都失去控制感,也无法管理内在的情绪状态。创伤通常会让人感到无能为力或是无助感和麻痹感。一般来说,创伤的发生都是突然的、无法抵抗的。
战争、洪水、地震、火灾、空难等等这些强大的天灾人祸是造成心理创伤的典型事件。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更可能长期经验到的交通事故、忽视、情绪虐待、躯体虐待或者暴力……都会促进心理创伤的形成。比如,目睹极端暴力行为;遭遇性侵犯;被分手;被遗弃;父母离婚;亲人病逝、突然死亡、或者自杀等等。
在这些诱发心理创伤的危险事件中,私人性的、人际关系性的事件,比如,遭遇性侵,被遗弃时,比自然灾害或者意外,比如交通事故等,更容易使人产生心理创伤,或者更容易令创伤更为严重、更加持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