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表达之七十六:古诗词中的象征:特定地点——长亭、南浦

表达之七十六:古诗词中的象征:特定地点——长亭、南浦

作者: 认真说话 | 来源:发表于2024-06-30 21:11 被阅读0次

1.长亭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是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亭为秦汉时期的基层自治组织机构,也体现了“皇权不下乡”的传统,十里为一亭,里设里正,亭设亭长。亭除了是农业社会的自治机构之外,还是古代重要的快递配套设施,秦朝设立邮递制度,三十里为一传,十里为一长亭,五里为一短亭,可供人马歇脚,故王维有诗云“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由于亭驿多在城外,古人在送行时以送至郊亭为最有诚意的相送

(1)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弘一法师李叔同《送别》)【这里在送别时用了三个与离别远行有关的意象。一个是古道,如“古道西风瘦马”“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另一个是芳草“王孙游兮不归 春草生兮萋萋”“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而更具有送别意义的就是长亭了。】

(2)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长亭意象:思归。写离人望着短亭长亭而不见人归的伤心情景。通过描写平林、寒山的深秋景色,和想象家人盼归的形象,抒发了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思之情。】

(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秋蝉的叫声凄凉而急促,傍晚时分,面对着长亭,骤雨刚停。凄切:凄凉急促。此句写离别的环境,点出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以冷落凄凉的秋景衬托离情别愁。】

(4)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晏殊《踏莎行·祖席离歌》)【饯行酒席上唱完离别的悲歌,亭中散了离别的饮宴。祖席: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叫“祖”。后来称设宴饯别的所在为“祖席”。这句词描绘了一幅送别场景,离歌悠扬,别宴依依,展现了深深的离愁与不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动容。】

(5)无限居人送独醒,可怜寂寞到长亭。荆州不遇高阳侣,一夜春寒满下厅。(柳宗元《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许多故旧相送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忍受别离的苦痛寂寂寞寞到了长亭。贬谪南荒从未遇到郦食其那样的朋友,长夜难眠,春寒料峭充满下厅。读这首诗,应特别注意首句的“独醒”二字。许多论者都指出它紧扣诗题“离觞不醉”,并以屈原自喻,表明自己头脑清醒,不与世俗同流。送别的长亭,料峭的春风,表现诗人春寒难耐,寂寞难眠的无限感慨。】

(6)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长亭意象:天下伤心事是离别,天下伤心处是离亭。天下最让人伤心的地方,就是送别客人的劳劳亭。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所以才不催这柳条发青。劳劳亭:三国吴时建,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古新亭南,为古时送别之所。劳劳:忧愁伤感貌。伤心处便多伤心人,江淹在《别赋》写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长亭已销魂,名曰劳劳更伤神,还好春风解意,不让柳条先青,再供远行人“反折杨柳枝”了。聊聊二十字,诗风洗炼,长亭意象表达最为广阔,用意深曲,此诗风诗品,诗词史上唯有太白一人而已。】

(7)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唐杜牧《题齐安城楼》)【长亭意象:思乡。不必倚靠栏杆苦苦回头眺望,这里到故乡有七十五个驿亭。此诗前两句是登楼所见,后两句转为抒发苦念故乡的思绪,表现了路程之长、宦游人的离绪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诗人的家乡在长安杜陵,长安在黄州西北,按唐时计量,黄州距长安二千二百五十五里,驿站恰合“七十五”之数。明人杨慎说:“大抵牧之诗,好用数目垛积,如‘南朝四百八十寺’、‘二十四桥明月夜’、‘故乡七十五长亭’是也。”这里的数目垛积,极言家乡路远,遥不可及,则显得别致】

2.南浦南浦多见于水路送别的诗词中,浸染着离情别恨。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⑴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南浦别》白居易)【南浦意象:离情别绪。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忧。“凄凄”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袅袅”后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这两句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

(2)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屈原《九哥●河伯》)【你握手道别将要远行东方,我送你送到这向阳的河旁。南浦:向阳的岸边。】

(3)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范成大《横塘》)【南浦意象:离情别绪。春天到来的时候,这满塘的池水就变绿了,但水上的石桥和水边的红塔旧色依然。通过环境景物描写,烘托离别之情,情景交融。送别友人的河边,石桥朱塔,不管春夏秋冬,还是老样子,想到友人乘春光而去,诗人不禁黯然神伤。】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4)南浦随花去,回舟路已迷。暗香无觅处,日落画桥西。(王安石《南浦》)【南浦意象:自然美景,寓隐逸情怀。在金陵城南的小河中,我跟随花香泛舟而去,回来的时候,我已在不知不觉中迷了路。找不到幽幽的花香是从哪里飘来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太阳缓缓落到了画桥的西面。作者将自己融于大然之中的情景,其意境明净空灵,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将南浦的景物描绘得清新而雅丽。诗中的后两句“暗香无觅处,日落画桥西”更显状物的精妙,虽然没找到花香的源头,但落日、画桥相映成趣的美好,使其意境更加幽远,令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相关文章

  • 娟子爱写作干货分享

    写作中的几种常用手法 1、象征 象征指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用某种具体事物的形象,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

  • 写作过程中最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

    1、象征 象征指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用某种具体事物的形象,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 简书创作,8大写作手法你了解吗?

    1、象征 象征指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用某种具体事物的形象,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 友人调

    重门锁 道是南浦长亭 孤鸿自归林 朔风不惊楼楹 饮尽樽中影

  • 羁旅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道尽多少离愁别恨。古人离别,往往离不开长亭,灞桥,南浦,西山。故唱骊歌于南浦,...

  • 送别

    料峭春风迎冷雨, 阳关古道越凄清。 长亭十里离人影, 南浦清江写至情。

  • 浣溪沙.老迈依然意气横(韩偓体)

    浣溪沙.老迈依然意气横(韩偓体) 文/蜀山倦客 老迈依然意气横。飘飘白发叩名城。长亭南浦抹瑶筝。 莫问杯中...

  • 汲取古诗词中的小文化【二】

    自我生活仪式感的缺失,是现代人急需从古诗词中补上的一课。从古诗词中的小文化可以从中了解古代仪式,感受诗词中“象征、...

  • 随园雅集第七十六届有奖诗词大赛之“乐天杯”公告

    各位诗友: 随园雅集第七十六届有奖诗词大赛之“乐天杯”开始啦。现面向简书广大爱好古诗词的诗友征稿! 大赛参赛要求如...

  • 诗中听雨

    雨,向来具有特定的文学象征。天上的云在 檐上的水在,便有雨在,有雨的地方,便有诗的存在。古诗词里走出来的人们,听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表达之七十六:古诗词中的象征:特定地点——长亭、南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xj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