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09501/0c53f9cb8df38949.jpg)
写作路上。
只是写,总结想想没什么进步。
今天又是新的一天。一天又过去。
写作的一些基本逻辑,结构,过渡句。
定位,题材……
这些问题,不解决,问题永远都在!
每天进步一点点,怎么进步?
不是车轱辘话,滚来滚去的念叨。
要明确的解决问题点!
头脑清晰,精力充沛,灵活运用!
现在学的什么,不懂灵活运用,没有想象空间!一种题材模仿学习两三篇!都试试。
文体定位。
比较感兴趣的有
散文/随笔/日记/故事/文案/书评/影评
主题干货:设计/花艺/手绘/手工/旅行/美食探店/摄影/自我潜能探索/趣味心理学
有时候对这些问题,就有很清晰的定位,也有时候又会产生困惑,学习达不到自己的预期,就会心生低落。
人的情绪像潮汐,有起落。消极和积极心态都存在心里。
想到一个故事,一个心理学家,劝一个想要自杀的朋友,没有直接说教。而是讲了一个故事。
在旅途的路上。有一天,你遇到了两只异常凶猛的狼,一只叫希望,一只叫绝望。
那只叫“绝望”的狼想吃你,“希望”想保护你。因为它们太饿了,已经很多天没有东西吃,这两头狼就开始搏命拼杀……
心理学家问他的朋友,你认为哪头狼能赢?
看到这里,阅读就打住了,因为也觉得很好奇。问自己如果是我,又会怎样想呢?
当时想的是,希望会赢吧,因为是希望啊。
但是心里还是没底,应该各占一半的概率吧,看运气了,或者找机会能不能帮忙在旁边辅助,帮助希望打败绝望。
后来,公布答案:你喂哪只狼,哪只就会赢!
真是太震撼了!心里豁然开朗。舍身取义,全力以赴把自己,毫无保留的投入进去,就会峰回路转,重生蜕变。
原来这样的。
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遇到消极心态,就会懂得怎样去调节了。
你关注哪个心态,把精力和心力投注到哪边,哪边就会赢。
积极的心态不是空想,而是面对困境和低谷,首先直面问题,然后积极的想办法去解决。对于一些问题短时间之内,实在解决不了的,就先放下执念。放松心态,慢慢想办法,事情总是在变化发展的,未知永远存在。要用动态的思维看待问题,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
不是说,积极的心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就是这个理儿。
调整好心态,面对写作问题。
最重要的还是解决,怎么才能保持每天都能有事可以写呢?
通过前几天的阅读学习,还有写作训练营里无戒大叔课堂上的讲解,学到了很多方法。
素材收集和积累,以及写作时的触发。
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有的同学在群里发文,以及分享学习心得。哎呀进步真快。小小的羡慕一下,然后自己也要努力。不怕慢,就怕站。
还有文章点评阶段,叶小叶师姐的耐心答疑和点评,也非常有代表性。听的最多的,还是鼓励大家坚持去写,只要写就有积累。随着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有比较的参照,会越写越有兴趣,当写作成为一种习惯,那么就不会为写什么而发愁了。
除了听课学习,自己也会找一些好的文,和自己面临的问题相关的主题,进行阅读。
刚刚就读到一篇谈写作的文《写作这件事,是可以学会的么》,觉得写的真好,说到自己心坎里了。作者是苏听风。
其中一段就是说写作灵感的问题——
“最困扰写作的一个问题,没有灵感怎么办?
大家都以为好的作品的创作都是灵感的产物。却不知,灵感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东西,它是一种化学反应,是一种通过一些方式或是技能转变的结果。”
一点心得:
这样的说法真是新颖。原来灵感是一种化学反应!可以通过某些事物,进行触发产生转变的结果。
灵感有方法可以习得么?或者说有哪些事情可以,更好的触发写作之心呢?
真是好奇。继续向下阅读。
“那么,在写作时,当我们生活一片空白,脑子也一片空白,该如何创造灵感呢?
艾丽斯-马蒂森在这本书(《写作课》)中写到:在找不到灵感时,重点在于从现实世界中搜寻那些产生客观影响的事件,而不是那些仅仅改变了主观感受的事件。”
阅读困惑:这段没怎么看明白。什么叫“要搜寻产生客观影响的事件,而不是仅仅改变了主观感受的事件?”
先跳过去,继续阅读。
“比如还可以做的事有:走出书房、去那些没人认识的地方独处一会,把脑海中闪过的念头都记下来。欣赏油画雕塑或听听音乐也有助于放松思维,可以参观美术馆或听场音乐会…….
从上面的建议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并不是一味的静止状态。它是需要一些动态的准备,来促成写作的材料的形成的过程。总结而来,就是要多留心、多观察、记录,并且能想办法激发自己。”
阅读之后的收获是什么呢?
多观察,体验生活,多记录。
多阅读,看到好的文好的句,肯定能触发你的心,把这些金句记录下来,还有阅读感想心得。
原来是,多留心,多观察,记录,多进行横向纵向联想,从而触发写作的思维运转,灵感就悄悄降临了。
写作并不是一味静止状态,干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坐等灵感到来。而是需要动态的准备,和所见所闻的事情来触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