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的变迁

作者: 周卫英 | 来源:发表于2019-04-01 08:24 被阅读21次
称呼的变迁

革命战争年代,“同志”是最亲切最尊重的称呼,还可以称“革命同志”,相当于古代生死攸关的结拜兄弟。

“同志”并非是共产党的发明。孙中山的儿子孙科曾经和宋庆龄是同龄人,同学。后来同学成为“孙夫人”,孙科见面很尴尬,不知道如何称呼,白搭话。宋庆龄建议互相称“同志”,打破了僵局。

孙中山临终遗言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刘少奇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习惯称呼他为“首长”,刘主席喜欢别人叫他“同志”,既亲切又尊重。

解放以后,“革命同志”被广泛普遍运用,达到极致。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文斗和武斗,人们对革命已经反感,讨厌,憎恨,“革命同志”的称呼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已经不再用“同志”的叫法,不知不觉地兴起了叫“师傅”,不论男女老少,一律平等,都是师傅。

慢慢地,师傅太俗,过时了,又兴起“先生”,“小姐”,后来这些叫法又变味了,过度到“老板”,“帅哥”,“美女”。

佛弟子之间,不管年龄和性别,一律叫“师兄”。开始学佛时,我不知道这种称呼。后来知道了,很不习惯。慢慢地叫多了,也能理解,适应了。

“老师”也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尊称,仿佛与职业无关。做保险的人,见谁都叫“老师”。写作爱好者之间,也叫“老师”。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老师是一个很崇高的称呼。在简书中被别人叫老师,我常常感觉很惭愧,很有压力。

我愿意别人叫我师兄,大哥,或者直接叫名字。名字就是被人叫的,这一点我比较赞同西方人的习惯。

现在在我工作的单位,称呼比较复杂,有以职位职称称呼,如某某总,某某工,某某部长,有叫姐姐,大姐,哥哥,大哥的,老师,师傅。五花八门,随机应变,没有固定套路模式。

有一则笑话说,一个外国人到中国学习汉语,发现对“妻子”的叫法就有五十岁种,于是知难而退,回国了。

中国人头脑发达,词汇丰富,人际关系非常复杂,因为孔夫子就是研究人际关系的专家,而儒家思想一直统治两千多年,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

相关文章

  • 称呼的变迁

    革命战争年代,“同志”是最亲切最尊重的称呼,还可以称“革命同志”,相当于古代生死攸关的结拜兄弟。 “同志”并非是共...

  • “称呼”的变迁

    前年春节,安的表侄从北方来。一见面便称安为“大大”。安听着却是一脸的朦胧。 安是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没有北方的生活经...

  • 说说长辈、平辈、晚辈称呼的变迁

    我所在的这个国度,由于辐原辽阔、地大物博、文化悠久,使得风土人情气象万千,别的不表,仅就亲人间的称呼而言,也是千差...

  • 对我家男人称呼的变迁

    汉字博大精深,关于丈夫的称呼,从古到今就一箩筐。 丈夫、郎君、官人、老爷、相公、先生、爱人、我们家那口子、掌柜的、...

  • 消失了的老屋

    随着社会变迁,很多称呼都变了。比如房子,原来的称呼,不叫房子,而是叫屋。 1976年6月份,我沾了当时退伍士兵可以...

  • 写给那些自称小仙女的姑娘们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女生的称呼也是千变万化,从小姐到女士,又从同志到美女,如今开始从美女变迁到小仙女了! 大概是...

  • 【无戒学堂】写给那些自称小仙女的姑娘们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女生的称呼也是千变万化,从小姐到女士,又从同志到美女,如今开始从美女变迁到小仙女了! 大概是...

  • 女神节

    从妇女节到女神节,称呼变了。应该是今年开始吧。还有女王。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这小小的称呼也似有了自己的尊...

  • 那些在大轰炸中依旧坚挺的老字号都经历了什么

    每一座城中, 都会有众多店铺随着世事的变迁载浮载沉。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老字号。 今天就来盘点一下那些历经战...

  • 妇女节手抄报Word电子小报

    三八妇女节相信大伙都知道这个节日的存在,这是一个为了纪念女性运动而设立的节日。该节日随着时代的变迁后有人称呼为女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称呼的变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cm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