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带着孩子到周边城市走走,见见亲戚。
这次过来中山小舅舅家,饭席上小舅妈说起孩子教育的事情。
说起了上次“小乌龟”事件:
小久久做错事情了,妈妈没有直接训斥,而是先询问情况。
我学到了!这是一个好方法!
上次过来中山,小舅舅给小久久买了两只小乌龟。
小久久很开心的观察它们,一直围着小乌龟的小房子玩玩具。过了一会,小久久想打开小房子的底盖,他说:“小乌龟要通通风。”
他的想法让我们觉得很特别,我就说那好吧,但是一会就要关上哦,不然小乌龟会爬出来的。
接着我就进房间码字去了。
过一会听见大人们大声叫:“不要这样子,你怎么把水倒了?”
但是小久久还是没有停止,他非要把小乌龟的水倒掉。把小乌龟的小房子从桌子扫到地上,尽管老外婆忍不住拍了他几下手掌心。
小久久还是忍着疼,憋红了脸非要再次把小乌龟的水倒掉。
我听到大家的喊声赶紧跑出来,当大家和我说了事情经过后。
我蹲下来和小久久说:“宝宝,你为什么要把小乌龟的水倒掉啊?”
他抹着脸上的泪花和我说:“因为小乌龟不需要水。”
是啊,平时我们和他说道理他觉得在理的都会说那好吧,但是如果他觉得自己是对的,他就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
尽管有万千阻挠,他还是要完成心里的想法。
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会先问一下孩子。
问一下他心里的想法,这样就算他错了,我们也会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方便解开心结。
两岁之后,孩子开始建立自己的世界观
两岁之后,孩子的自理能力逐渐发展:不再完全依赖大人了。
他们可以自己走路,自由决定走路的方向可以自主行走到想去的地方拿到想要的东西。
他们小手肌肉发育更完善了,可以抓、拿、捏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
他们的语言功能也开始健全,可以模仿大人的口气,可以慢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对孩子来说,世界是新鲜的。他们想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他。
当孩子逐渐走向独立,他就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当孩子的想法和行为与家长有所不同时,并不容易改变时。
有时候爸爸妈妈喜欢称之为“执拗”。
爸爸妈妈开始觉得:“为什么越来越不听话的,真是伤脑筋!”
每一个执拗的孩子,内心都有一把小钥匙
其实,执拗的开始就是孩子学会了思考,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和世界沟通。
我们可以试图和孩子沟通,找到开启他们心中的钥匙。
这时候我们会觉得其实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很聪明很伟大。
这让我想起了上次回汕尾的舅舅家。
我们大人在喝茶聊天,小久久一个人抱着沙发上的长方体扶手垫子。
把它们首尾相连,说它们是小汽车“哔哔叭叭”“开车车”。
一个人玩得不亦乐乎……
当我们要回家的时候,让小久久把垫子送回每张椅子。
“宝宝,我们把垫子送回家吧。我们也要回家了。”
但是不管我们怎么说,小久久还是执意不送,他的理由是:“这是车车,它们要在地上睡觉。”
我们四个大人说的口干舌燥,当我准备发飙的时候。
舅舅说了一句话:“车是不是晚上要开回地下车库吖?地下车库才是他的家。”
这时候小久久嘴角上扬,开心的说:“那好吧!”
然后像小飞侠一样,来回折返,不一会儿就把垫子送回了每一张椅子。
然后拉着我的手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感谢舅舅,找到了解开小久久“执拗”的小钥匙,成功的说服了他。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小世界。
我曾经看过一段话:处理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判断的原则就是看每次发生争执后你和孩子是靠近了一点还是越来越远了。
让我们蹲下来,走进他们的世界,你会觉得原来一切都那么好玩,都那么合情合理。
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了孩子哪些“执拗”的瞬间?最后有是怎么解决的呢?
欢迎留言区评论,期待你的回答哦!
“因为是麻麻”八年幼教一线工作者,我手写我心。育儿路上你并不孤单,欢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