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童话的魅力》14

《童话的魅力》14

作者: KeLLy_7824 | 来源:发表于2020-06-14 21:05 被阅读0次

怎样讲述童话故事

1、童话故事的讲述者对这个故事的无意识的理解就受到儿童的无意识理解的影响。给儿童讲述故事的最有效方式就是使之成为人际交流的活动,是讲述者与聆听者共同参与而形成的互动。

2、童话故事帮助儿童理解自己,引导他找到解决困扰自己的问题的办法。讲述童话故事的目的是:一种享受故事的共同经历。

3、聆听童话故事和吸收童话故事 描述的意象好比播撒种子,只有某些附在儿童心里生根。那些落在适当土壤里的种子会绽出美丽的花朵,长成茁壮的果树——使重要情感能够有效发展、促进洞察力、培育希望、减少忧虑——这样,就能丰富儿童当时和以后的生活。

4、童话故事传递的信息使儿童直觉地、下意识地理解他自己的本性,以及如果他坚持发展自己的建设性潜力,那么他的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

5、成人在讲述故事时表现出的积极参与感不仅对儿童体验这个故事有重要的影响,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他对于这个故事的体验。通过与另一个人分享一种特定的体验,这一行为有助于肯定儿童的人格。

读有所想:

成人为儿童讲童话故事时一定与儿童的想象进行互动,不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或理解来讲,而是要顺应儿童的需求和儿童的想法,这样让儿童吸收童话故事中对儿童成长有利的信息,让儿童在无意识中逐渐理解自己的本性和潜力。

我们小时候没有大人给我们讲童话故事,也没有童话故事可读。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不知从哪里搞来一本民间故事,觉得很有趣。读民间故事时,也没有人分享故事,只有一个人自己想象故事的情境,可能故事内容也契合当时自己的无意识吧,所以印象还比较深刻。不过,小时候特别是夏天的时候,小朋友们会听大人们讲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也有点像三海经或鬼故事,也充满了幻想,小朋友们躺在桌子上,仰望着星空,听那些传奇故事,也觉得很奇妙。

像歌德母亲一样讲故事的人是很少的,因为有了会讲故事的母亲,才会培养出像歌德这样优秀的作家和诗人。儿子小时候也会给他讲童话故事,心情好、有闲情逸致时讲得比较有声有色,也会根据儿子的想法改编一些故事,但大部分时间都是有点不耐烦的,毕竟上班回家也挺累的,哪有那么多心思去思考如何讲故事,常常应付着完成了事。

相关文章

  • 《童话的魅力》14

    怎样讲述童话故事 1、童话故事的讲述者对这个故事的无意识的理解就受到儿童的无意识理解的影响。给儿童讲述故事的最有效...

  • 阅读《童话的魅力》——第一周假期学习分享

    《童话的魅力》布鲁诺·贝特尔海姆在创作这部《童话的魅力》时,是采取心理学分析和评判的方式进行童话案例分析的,...

  • 童话的魅力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最大的需求和最艰巨任务就是找到人生的意义。但让人抓狂的是,并不是一个人到了某个特定的日子或者特...

  • 《童话的魅力》11

    《三片羽毛》:最小的孩子被看作小傻瓜 1、在童话故事里,“三”这个数字似乎常常是指精神分析学中心理铁三个方面:“伊...

  • 《童话的魅力》13

    《牧鹅少女》:获得自主 1、《牧鹅少女》象征地体现了俄狄浦斯冲突发展的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从认为同性父母是篡夺者—...

  • 《童话的魅力 》18

    《小红帽》 1、如果对任何人表面上动听的示好意图都深信疑,就真的会遭到暗算。淳朴天真固然令人喜爱,但一个人总是淳朴...

  • 《童话的魅力》15

    《亨塞尔和格莱特尔》 1、贫困潦倒难以使人增强自己的道德品性,反而使他们变得更加自私,对别人的痛苦更加麻木不仁,因...

  • 《童话的魅力》5

    替代性满足与意识识别 1、童话故事既富有娱乐性也富有教育意义。它们的独到之处是通过直接与儿童的内心对话来达到这一目...

  • 《童话的魅力》6

    变形转换:关于坏继母的幻想 1. 成长经历需要适当的时间,童年就是学会跨越内心经历与现实世界之间巨大差距的阶段。 ...

  • 《童话的魅力》12

    畏惧幻想:为什么要禁忌童话故事? 1、儿童更关心的问题是“他是好人吗?他是坏人吗?也就是说儿童更想把正义的瑞和邪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话的魅力》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uf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