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位同事即将离职了,这两年前前后后已经亲见连他在内的四位同事离职了。见多了也就习惯了职场人的来去匆匆,人生原本就是这样的聚散不定、悲欢无常。
离职的四人无一例外都是九零后。
第一位是典型的有志青年。他踏实、诚恳,与那些夸夸其谈的小青年不一样,时常调侃自己忙三天闲两天的工作岗位,也毫不避讳地提及工资待遇低,等找到更好的工作就跳槽。
来年赶上国考,为了全身心投入备考,没等找到更好的工作他就毅然辞职了。只可惜考试不利,最终没能入围。
后来,同事们谈起他,总不免遗憾、唏嘘,做事干脆、利落如他,为什么这么冲动地辞职呢,等新工作落实了再走不是更好吗?
我倒是支持他的做法,人都有潜在的惰性,不把自己逼到绝境,又怎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他离职已经整整两年了,不知现在是否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或者已经成为令人羡慕的公务员了。
第二位是名副其实的“来去匆匆”,先在我们部门静坐了一个星期,还没接触到实质性工作,就被调整到另一个部门,还没过试用期就辞职不干了。
再见面时,是他回来办理离职手续,仍然是高大、魁梧、健壮的体魄,只是显得比从前健谈了。说到离职原因,除了薪酬待遇问题之外,就是觉得这公司没有发展前途,年纪轻轻的他不想把青春耗费在这样的地方。
谈到未来,他信心满满,打算与朋友一起合开健身房,已经盘下了一家店,想来健身房经营得应该不错吧。不说别的,他那健硕的身板往那儿一站,活脱脱就是健身教练的造型,定能招徕不少人气。
第三位离职的同事很有个性,洒脱、随性,不喜欢被条条框框的所谓制度束缚。他是公司专职司机,平时少有交流,只在坐公车办公事时,才偶尔攀谈几句无关紧要的闲话,对于他的来历、工作时间长短等情况一概不知。
由于岗位的性质,公司里并不经常看到他,大家谈论他的话题也不多,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清明节,他专门请假去给亡母上坟。也就是那次才知道他幼年丧母的不幸。记忆里能搜索到的就是这些了。
听说后来他也开了店,是经营什么的店就不得而知了,现在疫情已经结束了,应该能赚不少吧。
第四位即将离职,目前尚在岗位,也是难得一遇的有为、上进的小青年。
他个子不高,相貌也不出众,两只小眼睛倒挺有神,整个人透露出一股精明劲儿。相貌平平的他在工作上却能独挡一面,受到上上下下一干人等的全面认可。
他是很有想法的人,之所以决定辞职,是因为已经找好了更有发展前景、待遇更丰厚的下家。两周后,他就要踏上新的工作岗位了,真心祝愿他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能够大展手脚。
一个个已经离开或即将离开的人,他们都是生活的强者,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断努力着。
有强者就有弱者,他们向生活低了头,一边咀嚼着生活的苦涩,一边抱怨着命运的不公,默默承受着心灵的煎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勇敢地振作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