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味《道德经》之十七
【原文】
太 上 , 下 知 有 之 ﹔其 次 , 亲 而 誉 之 ﹔其 次 , 畏 之 ﹔其 次 , 侮 之 。信 不 足 焉 , 有 不 信 焉 。悠 兮 其 贵 言 。功 成 事 遂 , 百 姓 皆 谓 : 「 我 自 然 」 。
【大意解读】
太 上 , 下 知 有 之 ﹔
对于形而上的道,人们是了知它的存在的。
其 次 , 亲 而 誉 之 ﹔其 次 , 畏 之 ﹔其 次 , 侮 之 。
不同的是,有的人亲近它赞美它;有的人敬畏它;有的人轻慢它。
信, 不 足 焉 , 有 不 信 焉 。
有相信的,有不太相信的,也有一点也不相信的。
悠 兮 其 贵 言 。
所以,真正为道的人还是优哉游哉潇洒些,以少说话为好。
功 成 事 遂 , 百 姓 皆 谓 : 「 我 自 然 」 。
最好是不显山不露水地帮着人家把事办成了,人家却都说:“我自己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啊。”
【读后略议】
想想各色人等,不唯于道,对任何事与理,都会有自己的看法、想法与选择,人们无一例外的都是在坚持着自己的正确,体验着自己的选择,因此,为道就应该具有“功成不必在我,众生自在,我亦自在”的洒脱。
这一章说到了人们对“道”的认知程度及态度,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了为道者应有的心态和境界。
因此,解读这一章,感觉有种莫名其妙的亲切与温暖,我们每一次成功,每一份幸福,说不准正是哪个大德暗自相助的结果呢。活着,别忘了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