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跬步集2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1-12 05:13 被阅读0次
常识:跬步集2

先秦最后一位儒家思想集大成者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对于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而言,我们需要将本民族的常识推广为一种共识。

我国历史上一些朝代前为什么要加上“东”“西”“南”“北”,比如“西汉”“东汉”“南宋”“北宋”?汉服、唐装、长袍、中山装....…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国服”?《懂一点中华文化常识》

常识:跬步集2

我国历史上有“东”“西”“南”“北”的前缀的诸多朝代,比如“西汉”“东汉”“西晋”“东晋”“南宋”“北宋”等。其实,这些前缀都是后人加上去的,为的是区分相同国号的朝代,在当时并没有这样的称呼。

刘邦建立的朝代叫“汉”,新莽政权被推翻后,光武帝刘秀建立的政权同样叫“汉”。人们将刘邦建立的汉朝叫“西汉”,把刘秀建立的汉朝叫“东汉”。这是因为刘邦定都长安,刘秀定都洛阳,而长安在洛阳的西边,这是以都城的地理位置来区分这两个汉朝。当然,也有人称刘邦建立的汉朝为“前汉”,称刘秀建立的汉朝为“后汉”,这是从两者建立的时间上来区分的。到了三国时期,汉皇室刘备以正统自居,建立的朝代名称也叫汉,后人以他政权所在区域一一蜀地作前缀,称之为“蜀汉”。

其他有前缀的朝代大多与此相似。比如晋武帝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后来,在北方游牧民族的攻击下,建都洛阳的晋朝亡国了,宗室司马睿在大臣的保护下逃到南方即位称帝,定都在今天的南京,国号也叫“晋”。后世就把定都洛阳的晋朝叫“西晋”,把定都在南京的叫“东晋”,因为洛阳在南京的西边。

唐朝灭亡以后,我国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分别是梁、唐、晋、汉、周。但此前这些国号都已经存在过了,怎么办?后人根据它们建立的时间,为朝代名加上前缀,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示区别。

宋太祖赵国胤靠“黄袍加身”建立的宋朝,定都在开封。后来,金兵南侵,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皇帝成了俘虏。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方被大臣拥立为皇帝,定都在临安,国号仍叫“宋”。因开封在临安的北边,所以后人就把赵国胤建立的宋朝叫“北宋”,把赵构建立的宋朝叫“南宋”。而早在南北朝时期刘裕就曾建立过一个宋朝,为了与后来的北宋、南宋相区别,人们根据建立者的姓氏称其为“刘宋”。

汉服、唐装、长袍、中山装.…...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国服”?

历史上,不同朝代的服饰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传统服饰经历了变革。

在清代以前,中国的传统服饰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襟,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主要形制有“上衣下裳”制、“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在一起)、“襦( ru )裙”制(襦为短衣)、“通裁”制(长衫、外披)。这样的服饰特点始于周朝,止于明朝。而在明朝覆灭后,清朝统治者推行满族的发型和服饰,禁止人们穿戴汉族服饰,史称“剃发易服”。

我们今天看到的旗袍、长袍、马褂等,其实是满族服饰的改良和发展,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汉族服饰。我们今天所说的唐装和唐代的服装完全不是一回事。唐代的服装也是交领、右襟、系带、无扣。今天的唐装是从清朝满族服饰马褂发展而来的,特点是立领、对襟、盘扣,并融入了西式裁剪技术,如在肩部接袖等。

辛亥革命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之后,孙中山认为应当有一种代表辛亥革命成果的新服饰,于是结合西服款式和一些特殊含义创造了中山装,它具有思想和政治含义:衣服外的四个口袋代表“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前襟的五粒纽扣和五个口袋(一个在内侧)表示五权宪法学说(五权即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衣领为翻领封闭式,表示严谨的治国理念;衣袋上面弧形中间突出的袋盖形似笔山(一种笔架),代表重视知识分子,背部不缝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的大义。

相关文章

  • 常识:跬步集2

    先秦最后一位儒家思想集大成者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常识:跬步集1

    常识,即社会对同一事物普遍存在的日常共识。常识属于一个矢量,它是随着社会形态的不同,时代的变化而定义的,现代社会定...

  • 常识:跬步集19

    当历史被后人戏说之后,常常会真假难辨。常识,要求尊重历史事实,还原历史真相。比如①雍正皇帝因篡改遗诏而登上帝位?这...

  • 常识:跬步集20

    常识,需要普及推广,更需要整理和传承。如①林则徐究竟做了什么事而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②中国最早的国家银行...

  • 常识:跬步集25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为我们留下极为丰富的文化思想遗产。比如①在强调君权的社会中,孟子却主张民贵君轻,他为什么如...

  • 常识:跬步集22

    道家是中华民族最具本土色彩的宗教信仰之一,对后世影响可谓广泛而深远。作为一种文化历史常识,需要深入了解。比如①老子...

  • 常识:跬步集7

    常识之积累,非一日之功。特别是中华文化历史常识,既需要自觉地搜集整理,也需要坚持不懈地传播。如①东汉末年政坛、沙场...

  • 常识:跬步集8

    中华文化历史常识,需要进行系统化梳理,经验与教训都藏在其中。如①好好的皇帝不当,偏要出家当和尚,如此有个性的皇帝是...

  • 常识:跬步集10

    长期生活在古都西安,漫步在大唐不夜城,行走在仿汉唐风格的宫阙楼宇间,自然也会关注有关的文化历史常识,比如①唐代名臣...

  • 常识:跬步集11

    积累文化常识,也是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完成自我认知的突破方式,纵向深入和横向扩展,也能让一个人眼里的世界发生奇妙的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常识:跬步集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nv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