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却让人感觉到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委婉而静好的女子,总让人难忘。
小手握着并刀,流光若水,纤指蘸上吴盐,洁白如雪,给郎君亲手捧上刚剖好的甜橙。华美的帷幕氤氲着温馨的气息,兽头的檀香袅成淡淡的烟雾,笼罩得房间犹如仙境。两人面对面地坐着,相互调着笙弦,研究合作一首精美的曲子。夜渐渐深了,郎君起身,女子低下了头。轻声问:今晚在哪行宿?城头山已打了三更,街上路人已经很少了。路冷霜重,恐怕马车要打滑,要不留下一晚?
首先这是一篇记叙文,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塑造了一个委婉可人、善解人意的女子形象。综合运用了外貌、环境,甚至神态和语言,这在寥寥数语的词写作中十分少见。
其次该词用客观的白描手法,把笔力集中到人物身上,通篇看不到词人自己的影子,这和其他的作品构造也大不相同。
关于这首词的出处,市井上流传一个故事:相传宋徽宗赵佶和周邦彦都与京都名妓李师师交好。有一天,周词人先到李娘子住所,相谈不久,闻说赵皇帝到,惊恐之下,躲进了床下,目睹了宋李二人相聚的全过程,于是援笔而就成此词,并送与李师师。李师师甚是喜欢,常常传唱,有日被赵佶发现,知道了缘由,后来就成了贬謫周邦彦的筹码之一。当然,这是坊间传说,仅供谈资,不足为信了。
同样,这首词在思想境界甚至个人情趣上都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唯独词人对于作品高超的驾驭技术和建构技巧值得品鉴。
因此,清人周济在《宋四家词选》:“此亦本色佳制也。本色至此便足,再过一分,便入山谷恶道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