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这些年,我买回来的那些书

作者: 晓墨小茶馆 | 来源:发表于2017-10-12 21:20 被阅读86次

文/云晓墨

图/云晓墨

01

昨天更完文后,一时兴起,在手机上看了看自己的淘宝帐单,发现这三个多月虽然很少逛淘宝,却依然消费了不少。

除了入手了六百多块的绘画工具,其他一些订单几乎都是买书了。

我大略数了一下,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我竟然分数次买了31本书,32本杂志,总共便是63本。

这31本书,有散文、小说、自传、育儿、写作、心理学、哲学、烹饪、鸡汤励志类的。

而这31本书,到现在整本看完的大概不超过3本,看了一小部分的,大概也不超过5本。

这32本杂志,有青年文摘、读者,还有一些情感及综合类的,我更是一本都没看完,只偶尔拿出几本随便翻了翻。

02

说起买书,记得在读小学时,起码要走两个多小时的路去镇上买才行。

那时一般都是去买作文选集之类的书,周末邀上一两个伙伴,揣着母亲给的买书钱,一路悠闲地步行到镇上的书店。

才十来岁的小姑娘,来回一趟要走四五个小时,那时竟毫无疲惫,从没觉得腿酸。并且,每次走在路上,都觉得是件特别开心的事。

步入社会工作后,也几乎是走到哪里,买到哪里。除了小说、散文、诗歌、杂志这些所谓的闲书,关于技能方面五花八门的书,我也买过不少。

其中英语书,是买得最多的,有各种练口语的、商务英语的、语法的、餐饮和酒店行业英语的、电子行业英语的……还有一些全套英语课程书之类的。

除了英语书,还买过教武术的、教跳舞的、教吉他的、教绘图的、教绘画的、教瑜伽的、教做菜的书。

很多书,随着工作和住处的变动,及一些朋友的有借无还,都不见了踪影。但仍有一部分,带回来一直放置在父母家里。

03

上个月回家,母亲告诉我,以前放置在老房子的一堆杂乱的旧书全部卖了。

我说,卖就卖了吧,那些书应该都很旧了,新一点、有用的我都放在楼上箱子里了。

后来,我去楼上翻看了一下,真的是各种书都有。

英语、日语、韩语、计算机、绘图设计、建筑、管理、礼仪、小说、散文、诗歌、自传、鸡汤、自考、烹饪、各种杂志、英文报纸……很多书都有七八成新。

翻看了一下,我也发觉少了很多书,印象中曾在广州还带回过不少名人的作品集及自传,如今都不见了。

还在的这些书,其实不少我都没怎么看过,比如日语和韩语,好多本只翻过几页而已,其他的,有些也只是大略看过。

如今,在我自己住的地方,从去年到现在,又是囤了不少书。

箱子、柜子、桌子上、房里、厅里,貌似处处都有我的书,然而,真正消化下来的,恐怕廖廖无几。

04

这么多年,对于买书,我从来都是想买便买,毫不犹豫的人。

这么多年,对于看书,我从来也是想看便看,不想看便不看,毫无规律及约束的人。

以前,只是单纯享受书摆在家里或拿到手上的感觉,从不觉得,这样任意买书及随意看书有任何不妥的地方。

但是最近,我却觉得这样的习惯并不好。我总是一味地多买书,但是却并没有促进自己去多看书,并没有养成良好的规律的阅读习惯。

很多去年买的书,到今年快一年的时间,其实我只是拆了塑料封面,里面的内容翻都没翻过,就一直压箱底了。

并且随着新书的增加,箱底是越压越深了。

如果我还继续购新书的话,接着压箱底的,便轮到今年上半年买的这些书了。如此循环下去,我家未曾翻阅的新书,只会越积越多。

未曾翻阅便直接压箱底的书,如同未曾被临幸便直接打入冷宫的妃子,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05

我想起初入社会的那一两年,看了许多本小说及杂志,甚至有些小说及杂志的大概内容,至今都有些印象。

那时候的阅读效率及质量,很明显,比现在高很多。

那时看的长篇小说,几乎都是去书店租来看的,一次租几本。每晚下班回来,便抱着书本有滋有味地看,全部看完了,再去退了,租几本没看过的回来接着看。

租小说看的日子,充实无比,一个月下来看的书比我现在两年看的书都要多。

那时爱买的杂志有好几种,有知音、人之初等广泛流行的杂志,也有一些地方杂志,无论是月刊还是半月刊的,几乎是固定的每刊必买。

买回来的每本杂志通常几天便认真看完了,有些精彩的文章,看两遍都是常有的事儿,从来没有哪本买回来后却没看过的情况。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阅读习惯竟然不知不觉改变了,可以说是越变越差了。

这些年,每次书买回来后,再也没有一口气想把哪本书看完的热情了。

06

是买的书都不如以前精彩了吗?明明不是。

比如我一直喜欢的女作家雪小禅,零几年看她的书,总是每本一口气看完的,从不曾中间停下来去看别的书。

这两年买的雪小禅的新书,我发现她的文字比以前写得更优美了。但是她的书买回来好几个月,我竟然一直未看完,也未有看完它的那种极强的欲望。

这种阅读状态是不好的,是消极的,我深深明白。

一路写一路思考到这儿,我终于确定了导致我这种状态及恶性循环的原因,除了骨子里的那点惰性,书买得太密集了也是主要因素。

这次的几本还未看完,又迫不急待购回几本。结果导致选择太多,又毫无阅读计划,反而大大降低阅读效率。

从现在起,家里的几十本压箱底的新书未全部看完,我不打算再购新的书回来了。

我要将所有没看过的书分门别类重新整理,兴趣浓的先拿出来阅读,逐本消化,认真吸取其中的养份。

书籍,不是用来装饰房间的,而是用来滋养灵魂的,只有真正的做到物尽其用,才不负每位作者创作的心血,才不负买回它们的初衷。

这些年,我买回来的那些书,我希望终有一日,它们是真正属于我的私人财富。


无戒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写作训练第2天

相关文章

  • 【杂谈】这些年,我买回来的那些书

    文/云晓墨 01 昨天更完文后,一时兴起,在手机上看了看自己的淘宝帐单,发现这三个多月虽然很少逛淘宝,却依然消费了...

  • 那些年VS这些年

    前言 那些年读了不少书,这些年也读了不少书,那些年是从小开始读的书,这些年在生活...

  • 这些年我看过的那些书

    最近每天坐公交上下班,单程需要40分钟,最初我都在车上发呆,看风景或者上淘宝,我觉得真是太浪费青春了,所以我在ki...

  • 这些年 那些书

    如今在网络和微信时代,能静下心来读书,已经是一种福气了,一个偶然的机会,因为和朋友交换书看,使我有了重新审视自己...

  • 这些年,“毁”了我的那些书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这些年,这几本书...

  • 这些年我读过的那些书(3)

    第三本《第56号教室的奇迹》 1 这本书我读了3遍,第一遍是刚入职教师队伍,那会儿被书中的一段话吸引,大概意思是:...

  • 我的书架,这些年读过的那些书

    我平日里喜欢读一些书以打发时间,聊以自慰。自从与简书结缘,经常阅读简友的读书心得,倍感亲切。 我一...

  • 【杂谈】那些杀不死我的东西

    【杂谈】那些杀不死我的东西 by相公痴 // 本篇杂谈分为两部分: 关于《异色疯子会》的第二次郑重道歉; 关于钒氪...

  • 书买回来了

    这一套书是在直播间买的,刚买的时候特别想住,买完之后有点后悔,怕没回来,没时间读,想要退班犹豫了,最后还是没有退。...

  • 这些年那些书《我在未来等你》

    文/良诺 ⒈此为何人 上面这个长得不怎么样的是谁,我想大家都认识都知道,不错这个家伙就是《谁的青春不迷茫》的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谈】这些年,我买回来的那些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zo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