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作者: Cathy的生活慢镜头 | 来源:发表于2017-05-18 22:47 被阅读45次

    每次遇到各种熊孩子让人抓狂的事情,大概我们的心里最纳闷儿的就是:怎么回事儿啊!你这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为啥到门口坚决不进去?

    上周六我和隽宝之间发生的一件事。

    当天第二次带他去一个儿童艺术类的小工作室,虽然距离第一次的体验课已经过去了两个星期,走在路上他还记得,问我,妈妈我们是不是要去上次桃子老师那个地方啊?我听了窃喜:还好,这个出了名的“慢热”娃,这一次也没有那么排斥新事物嘛!

    然而他走到楼下大门口就不干了,坚决不进去,拉着我要继续往前走。

    共情安慰了大约五分钟,尝试了两种无效“勾引”之后,我说,妈妈已经跟楼上的好朋友约好了今天会带你来的,如果我们不去了,也要告诉她一下对么?因为提前跟她有约定啊!你跟我一起上楼去告诉她吧?

    这下他终于同意了。于是我俩上楼,上到二楼楼梯口,他又不肯走了,说,妈妈你去和你的好朋友说吧,我在这等你。我于是答应和他一起在门外等,并发信息让负责接待的姑娘出来。

    这期间,我们坐在楼梯上看各种装饰聊天,又接了水泡了包里还剩一颗维C泡腾片……看他情绪稳定也心情不错,我又试探说“她在忙,要不我们进去跟他说吧!”他回答:“我不去,那里只能去一次的,去过一次就不能再去了!”

    这一刻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这么想的啊!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坚决不肯定进去?!

    我赶紧发信息给对方,告诉她等下出来请告诉小朋友,不是只能来一次,以后也可以。

    再后来,那姑娘带我们从另外一个楼梯进的,整个过程还算顺利,也很开心。

    中间实在觉得搞不定的时候,我甚至想“哪怕今天只是让他知道,一次之后也可以来”就行了,根本没敢奢望更多结果——结果却超额完成任务!


    只看到行为,我们永远无法真正理解孩子

    人都会把经历的事情加入自己的解读。

    这种解读每个人都不一样。

    而人和人之间所谓“三观”的差异,永远都不是因为经历过什么样的事情,而是因为对经历过的事情有什么样的看法,又依据此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同样的经历,不同的解读,带来了不同的决定和不同的行为。

    孩子也是一样。

    而且由于经验严重缺乏,这种对经历的“解读”一旦形成,基本上没有孩子能主动去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在我和隽宝这件事情中,从最初我一直以为他就是像每次一样超级慢热,到他说出那句“我不去,那里只能去一次的,去过一次就不能再去了!”我忽然才恍然大悟——这才是背后的原因。

    原来,大约半年前,他跟幼儿园班里十几个同班同学一起去参加过某儿童培训机构的试听课,也是手工美术类的,那是很开心的一次体验。后来聊天的时候他问我,还会再和同学一起去玩么?我回应的话里有一句大意是“那次跟你同学一起,是试听课,只能去一次。”回想起来,我当时更想表达的是“去上次那个地方,跟这么多同学一起玩画画手工”只有这一次,毕竟不是哪家机构都可以同时十几个人一起试听课的。

    但是他把这件事解读成了:去(任何)好玩的,这种画画手工的地方,都只能去一次。

    因为有了这个解读,他才会到了门口说啥都不进去。因为他的想法是:上次和妈妈去过了,不能再去了。

    找到到行为背后那个原因的钥匙,在父母手里

    孩子的行为背后一定有原因,一定有他的想法在主导他的行为——理解这一点,并不难。

    难的是,要怎么才知道是什么想法在主导他的行为呢?毕竟,大部分孩子让我们“抓狂”的行为发生的同时,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只需要面对那个恼人的“行为”,还有自己的“心烦意乱”,以及周围人的“异样目光”。

    在这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要想不被表面的行为牵着鼻子走,并没有捷径。破解行为背后那个想法的钥匙,都在父母手里:

    钥匙1. 他不是针对我

    这把钥匙是父母给自己的。

    在孩子的行为让你开始感觉到自己“烦”的第一时间,别忘了告诉自己:他不是针对我,他只是在按照他自己对事情的理解在做事情。

    哪怕发现他对别的家人不会如此,唯独在你面前很“放肆”,真的像是“只针对我”,仍然请相信,背后一定有他这么做的原因。

    一个在商场里大哭大闹要买东西的孩子,很可能是在验证爸爸妈妈说过的话是真是假:因为你曾经告诉他,“爸爸妈妈得去上班赚钱,才能给你买玩具呀!”

    一个在幼儿园门口抱着你不撒手,而前几日家里老人送都很顺利的孩子,很可能内心想说的是:妈妈你最近都没有陪我,我经常见不到你,我不舍得和你分开!

    一个学习没有动力,写作业拖拉磨蹭,遇到任何疑问都不思考只求助的孩子,很可能对学习和作业这件事情的解读是:爸爸妈妈每天见到我都只说学习和作业,所以这件事情肯定是他们的事情,肯定对他们特别重要!我学习和写作业只是在帮他们做这件重要的事情。

    所以行为的背后,都是父母看不到的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看不到也就罢了,如果这个时候再认定他的行为是针对我们,那就南辕北辙了。


    钥匙2. 接纳他的情绪

    这里说接纳他的情绪,而没有说接纳当下发生的一切,你可以不接纳行为。这样的做的目的是把孩子的“行为”和“情绪”区分开。

    因为,行为可以有对错之分,情绪没有。

    如果我说:“高兴是正确的,生气是错误的”,或者“开心是正确的,委屈是错误的”,那一定很荒谬。

    但是我可以说:“跟别人商量是正确的,打人是错误的”,或者“回家先完成作业是正确的,作业没有完成先玩游戏是错误的”

    这个部分有一个坑,那就是关于“哭”。是不是会有人看完上面的话,仍然认为“不哭是正确的,哭是错误的”呢?并不是这样的。要想用好接纳情绪这把钥匙,请先允许孩子哭。因为孩子很擅长观察,但并不擅长诠释,哭,往往是因为他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哭”在大部分情况下,本质上是情绪,而不是行为。

    接纳情绪有有非常多的方法,最简单的方法可以是:

    ——只听不说,用“嗯”,“哦”,等词表示在听,鼓励孩子说下去;

    ——用重复回应他的话,比如,他说“我很生气”,你重复“你很生气”;

    ——对于比较小,语言能力一般的孩子,用拥抱等肢体语言传递接纳和爱的信息;

    钥匙3. 时刻对行为背后的原因保持敏感

    这把钥匙是更进一步的要求。其实很多时候,把前面两把钥匙用好了,就能引导孩子表达自己了。但是要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最好能在互动中保持敏感,不时地想一想,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找到了原因,才能在日后的互动中对症下药,知道该往什么方向引导。

    比如前面隽宝的这件事,我当时只是推测可能是因为慢热,后来发现是因为他对过去一件类似事情的解读,影响了这次的行为!究竟是不是这样,可能还要继续观察。如果是,就可以在接下去的互动中让他知道,并不是他想的那个样子。

    同时还可以观察其他类似情况的所谓“慢热”的行为背后,是否都有某种他自己的想法和解读?

    最后,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行为背后都一定有那种很明显的“对某件事情的解读”,但一定是所有的行为都有它的“情绪”部分,而很多时候,只要充分传递了“我接纳你情绪”这部分信息,一些行为问题就已经开始有变化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这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bf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