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开启我的思考,因为这个讲座的实录我都弄下来了,3万多字,还配上了图片。)
1)培养优雅,从午餐做起
希娅校长分享了他们学校是如何通过改善午餐一事来培养学生的优雅。她是这样说的——
从芬兰研学回来,决定将餐盘换成自助餐的餐具,也改良用餐方式。大家知道不锈钢烤盘就是一个盘子里面很多坑那种。我说那个怎么能培养出优雅的气质来呢,对不对?副校长说那个我洗碗只洗一件,你要搞6件套:托盘,陶瓷盘子,陶瓷汤碗,还有勺子筷子6件套,6000个孩子呢?我说不行,要培养孩子高贵的品质。然后有些老师吃饭不让孩子说话,如果不说话就失去了交流的功能,那就不是咖啡厅了,如果去咖啡厅不让说话,你们还去吗?你去咖啡店不就为了说话的嘛,对不对?所以你看吃饭就变成了课程。现在我们老师们逐步理解了:学习,有很多非正式学习区,也就是说我们让孩子学会从一件事情从头至尾的负责任,有条理,有逻辑性,有重点,有方法,把它做好是会迁移在学习中的。
可以想象一下,这件事波及到多少人的思想和行动。洗碗的工作量增加了,损耗增加了,各个点的提醒增加了。但是我们想要的优雅有了,就可以了。
俗话说: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有很多时候,我们抱怨孩子不讲秩序,没有公德心,试着问一下我们自己:我们给了孩子们这样的环境了吗?
教室里,闹嚷嚷,乱糟糟,这样的教室首先就是这个班的老师没有做好。如果一位老师能将这些随时放在心上,学生就会自觉地养成不乱丢,且一定要维护教室卫生。
分贝仪挂在墙上,孩子们就会自觉降低音量,而不是肆无忌惮地说个没完。
孩子们自主排队取餐,托盘,碗筷勺,每样都要端好,且位置是临近就做,打乱班级,提供一个自由的就餐环境和空间,少了管控,学生是不是更自由自在了呢?
2)扎进去和孩子们相处,教育才有方向。
希娅说:你们作为主任作为副校长,如果你真的能够扎进去和孩子们相处,你的教育一定管理更有方向,你更知道问题在哪里。
反思自己,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还是少了,特别是和自己班里的孩子的深入交流,又特别是一些需要“雪中送炭”的学生,我做得不够好。可能大家都比较喜欢锦上添花,但唯有雪中送炭,才能显示我们老师的专业。
3)你相信孩子们的能力吗?所以我们总以为孩子不行,实际上是我们自己不行。
你相信孩子吗?我说我相信孩子啊。不过,我们相信的孩子,是相信我们认为值得可信的孩子。如果这句话换成——你相信每一个孩子吗?我想,这就很难回答了。
我们总是很自然地给我们的学生贴上一个标签,好的,坏的,相信的,不相信的,油滑的,乖巧的。我们在分配一些事情的时候,就会把这些标签拿出来。
4)生命在于运动,一定是要让我们自己一直保持对外界的密切接触,有丰富的信息刺激,然后让我们处于高强度运转中,我们才有年轻态。
这是有人在问希娅校长,为何十年后她还是如此年轻,她的回答。
每个人都盼着自己年轻,而唯有发自内心的年轻态才是真的年轻,那是任何护肤产品都不能完成的功效。发自内心的年轻,就是有自我实现的舞台,有自己全情投入的事业和兴趣,这样的人那是真的显年轻,因为来不及老去。倒是一些常常焦虑的,无所事事的,衰老就自然找上门来。
越累越快乐。
当然,这个累,是我们心甘情愿的累。苏州的小珍老师2019年的年终总结里写到:慢一些,少一些。但她的慢而少里透露出一种睿智的美,一种理性与感性并存的思考,这样的人也会一直年轻着。
年轻,不光是身体的运动,更要脑力的运动,两者合二为一,更好。
5)减少管控的实际控制,降低管控的比重,弱化管控的文化。
可能一个月前,听希娅的分享,我就记住了这些话。
如果我们不是在管控学生,是不是师生关系就要和善很多,学生与老师彼此的舒适度也就大很多。可是,如果要做不到不管控,是有些难度的。
就像希娅校长分享的那样,教室里拆除讲台,一些老师是很不习惯的,必须要借助讲台才能上好那节课。老师离不开讲台,也是管控的体现。
6)教育即影响。
希娅校长分享:到底教育是什么,韩愈说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杜威说教育即生长,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基于教师的立场。杜威说的教育即生长是基于儿童的立场。但是我认为教育是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内容方法和环境的一个深刻的互动关系,所以我认为教育即影响。
教育既是生活,也是生长,更是影响,且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当老师的只需要做出来,影响也就出来了。
7)最核心的希望我们的教育没有陪读,就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你教育过程当中的主角。
希娅校长强调:每一个孩子的真实的参与,并且让教育过程当中每一个孩子都了解和接受自己的基础路径方法,目标和产生的现实条件,也就是说考北大的孩子和考小龙虾学院的孩子同样拥有自信,拥有笃定的路径选择和他自己客观的人生的定位。
可是,我们身边的教育,陪读现象比比皆是。一个班的孩子,差异实在是有些大。一种是优生陪读,因为他已经知晓了,一种是差生陪读,因为他压根就听不懂。也有中等生的陪读,因为他的思路跟不上,很多时候就只能吞整个进去。
我黯然,因为我做得真的不好。
8)亲爱的伙伴们教育质量在哪里?不在局长那儿,不在校长那儿,在每一节随堂课里。
也许,我们很看重那些赛课,看重那些公开课,但让学生最真实的成长的是你每一天的随堂课。而我们的随堂课真的就是很随便的一堂课,所以学生的成长也就很随便。
希娅校长说到一个词:新经验开发。我们很多人都缺乏这个新经验开发,就是临时让你组织语言回答一个问题的能力。这就是因为我们的课堂里没有训练这个,我们的活动里没有设计这一项。她说她们学校的自编操表演完毕,摄像机扫描全场,定格在谁身上,谁就谈今天看自编操的感受,我们经常会涉及这种始料未及的体验,培养孩子们对新经验的开放。想想这个还挺刺激的,虽然我也用过抽签的方式,但又被束之高阁了。
我的随堂课,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9)最重要的我认为是价值取向,就是我们能不能虔诚的充满敬畏的忠诚于孩子的发展。
希娅说: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不是来自于技术的突破口,而是源于对生而为人的意义,更加开阔的理解。
我觉得这是她们学校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密码:忠诚于孩子的发展。教育充满人性化、个性化,这样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
而反思我们目前的教育,充满整齐化,充满统一化,不允许学生这样那样,我们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模具里出来的产品,也就对孩子有了很多的苛责。回想复习的这段时间,我对他们总是充满抱怨和批评,欣赏的眼光少了很多。
我的那颗敬畏儿童之心,实在是不能遮掩和躲藏。
敬畏儿童,忠诚儿童。
最后,被希娅的PPT的最后一页打动:
我们依然要有信仰!
思考在此,且看行动如何跟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