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听朋友讲了她身边发生的一个故事。主人公名叫莉莉,感觉她很无辜,而且在一些大事大非面前表现的有点迟钝,完全被他人的思想禁锢了她自己的生活和命运。
莉莉是硕士学位毕业的高级人才,工作是机关公务员。她在人面前展示的是靓丽,聪慧,干练,追求品质,是不可多得的完美形象。
平时看莉莉还是挺清闲的,没有牵绊,想干啥干啥,无忧无虑的样子。
朋友知道她早已成婚就随意问她,你的孩子是跟爷爷奶奶吗?
她听到问话有些黯然。她说她没要孩子。朋友很惊奇。发出疑问,为啥?你有这么好的条件,完美的遗传基因,为何不将祖宗的基因留下来?为何不让自己多一份牵挂,有个与你贴心的孩子互相给予温暖?难道你想做丁克?
一连串的疑问。
02
莉莉说她自己并不想做什么丁克。是她的思想曾经被别人左右了。或者说她的自我缺失了,当时年轻,身边也没有能帮她拿主意或给她些指点的人。
原来莉莉的公婆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成婚后生了男孩。于是大儿媳就在婆婆面前讨好说,您这次啊子孙满堂了,圆满了,我们就给孩子取名叫圆圆吧!做奶奶的真是打心底高兴,嗯,有了孙子就好了,可以不指望二儿子生孩子了!
03
这个信息传递给了二儿子。二儿子就是莉莉的老公。果真这儿子是个孝子,结婚后,他按照他母亲的想法,不再想要自己的孩子了。
莉莉当时因为年轻,也没有太多主见,真的随了婆婆,老公的心意,心想这也好,不用受苦受累怀孕生子,也免去了太多麻烦,可谓每天快乐生活,无忧无虑。不再想要孩子的事了。
04
后来,莉莉学了心理学,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思想被他人左右了,并感觉失去了自我,被他人决定了自己的命运,还有孩子的到来!
本来嘛,婆婆大嫂老公的意思或思想,只能代表他们本人,而不能代表自己。莉莉作为一个正常的女人,凭什么被剥夺做母亲的权力?
他们所说的圆圆,只能代表他们自己的认知,而莉莉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他人是没有决定她命运的权力,是不能剥夺她做妈妈的权力,不能剥夺她孩子要出生的权力的。
05
有了认识,而没有付诸行动。这是莉莉再次的失误。心理活动让莉莉感觉失去了自我。她也没有将这些思想与老公进行沟通,就这样一直延续了原有的模式,没能有个她想要的结果。
每天生活的光鲜并不代表她内心的满足。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的命运没有被自己把握的痛苦。
她只希望,更多的人,不要像她那样傻里傻气地被人控制了思想,控制了行为,最后控制了结果。
这种做母亲的愿望与缺失的矛盾,将是她今生的一大痛点。
06
还要说的是,夫妻本是同林鸟,作为女人,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家庭,谁是你的亲人呢?谁与你有血亲关系呢?只有那个你亲生亲养的孩子才是。女人啊,为何不生一个与自己血脉相连的孩子呢?这世上只有孩子才是属于你的!虽说,有个孩子要付出许多精力,甚至一生的心血。即便如此,你不仅保住了祖宗的血脉与基因,对得起父母家族,同样也对得起国家民族,让自己有了心的依靠,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另外,这个付出的过程,不就是我们自己的成长和完善过程吗?过去父母带我们时,可能对我们有些照顾不周,让我们有所缺失,或者不够理解,所以我们有了孩子,就要让这些遗憾不再发生,给孩子一个完美的成长环境,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养育孩子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不去体验了,放弃了,不是缺少了人生的一大体验和一大支点吗?是不是这个权力的丧失,有点损失的太大了!?
其实我想主人公莉莉做妈妈的权力是被别人剥夺的,更多的是她自己放弃了这个权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