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时代
迟到千年
读了余华的两部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行文的背景都是抗战到文革时期,描写的都是贫苦中农的生活,他们代表的是那个时代最普通的人的模样,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读着书中那个时代所发生的故事,委实地揪心,从未窥见过那般生活,尽管小时候的自己也受过穷吃过苦,相比之下,小时候的生活已然是幸福和丰富的。
那个时代的人们,思想非常的单纯,更确切的说是简单。大部分人的追求都是有饭吃有床睡,终其一生奋斗的目标也是为此,这并无错,时代造就了人们的追求也只会是这些。穷尽一生的人们辛勤劳作希望不让自己和下一代再受穷,然后时代给予他们的是更穷苦的日子。不得不说,是时代的倒退。
两本书中都用了不少篇幅描写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时期,悲惨、愚昧、禁锢成为这十年独有的标记。自然灾害期间,家家户户锅里的粥越来越稀,田里的地瓜和山里的野菜被翻来覆去的抛。
书中还都讲到妻子或者丈夫与第三人发生关系的片段,许三观的妻子被别人强暴,许三观暴跳如雷却也默默忍受着继续和妻子过日子,后来许三观与曾经喜欢的女人发生关系,许三观的妻子也能原谅他的所作所为。爱情简单至极,更准确的应该称之为亲情,大家都穷,能够相互攀比的东西实在有限,不会要求高富帅和白富美,也不会要求有车有房有存款。
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生活和思想。
当今的时代,人们的思想开放,见多识广,文化相互渗透。曾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经悄然变化为自由恋爱、同居、结婚,甚至不少的人还会有离婚与再婚。尽管当今的时代选择的标准已经不再似以前那么简单,但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车轮已然无法阻挡。男与男,女与女之间也能摩擦出爱情的时代,挑战人们神经的不仅仅是恋爱自由,更是观念和思想的自由。时代的进步,需要观念和思想的解放,随之而来的社会各种声音的出现,更是人们对自由的全面追求。
那个艰苦的时代,人们忍饥挨饿,过着清苦的日子,却不常听见人们抱怨,叫苦连天,或许只是因为大家都穷,穷惯了。当今的时代,物资丰富,人们生活也绝对的好起来,却时常听到周遭的抱怨声起,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工作辛苦,抱怨压力太大,抱怨买不起房……充斥在我们身边的俨然是个爱抱怨的社会,确实有很多地方值得人们批判,可是批判并不等于抱怨。以前的人们懂得的道理,或许现在的人们只会觉得他们傻,不屑一顾。
从某些意义上讲,相比于那个时代,现在的“苦命人”更多,且都是因为思想复杂到不懂得满足和知足自找的。
此文是2012年12月25日,读完余华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所写,那个年代的故事总是吸引着我,更让我知道珍惜当下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