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千经万论,指归净土;闻即往生,位齐等觉
选自《印光大师文钞》:
窃闻净土者,乃究竟畅佛本怀之法也。高超一切禅教律,统摄一切禅教律。略言之,一言一句一偈一书,可以包括无余。广说之,虽三藏十二部之玄言,五宗诸祖师之妙义,亦诠不尽。纵饶尽大地众生,同成正觉,出广长舌,以神通力,智慧力,尘说刹说,炽然说,无间说,又岂能尽。良以净土本不思议故也。
试观华严大经,王于三藏,末后一著,归重愿王。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则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者,有由来也。文殊发愿,普贤劝进,如来授记于大集,谓末法中非此莫度。龙树简示于婆沙,谓易行道,速出生死。则往圣前贤,人人趣向者,岂徒然哉。诚所谓一代时教,皆念佛法门之注脚也。不但此也,举凡六根所对一切境界,所谓山河大地,明暗色空,见闻觉知,声香味等,何一非阐扬净土之文字也。寒暑代谢,老病相摧,水旱兵疫,魔侣邪见,何一非提醒当人速求往生之警策也。广说其可尽乎!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法华经写本序
倓虚大师谈《法华经》与净土
诵法华经,临终生西
如莲法师,法名澄志(俗名张焕臣),吉林通阳县人。一九四七年任吉林佛教会会长。他持身谨严,不苟言笑,待人和霭,外号张善人。出家后,除虔修净土法门外;并日诵《法华经》一遍,几十年如一日。一九四八年农历二月十六日,预知时至,前三天,将身前一切安置妥当,向诸法侣告假。临终时,让大众打普佛,自己在念佛声中含笑往生净土。这都是因平常诵《法华经》的好处。
为什么专诵《法华经》能往生极乐世界呢?要知念佛一法,为最上乘法;《法华经》为如来最后极谈,亦为最上乘法。《弥陀经》,无问自说,直言西方极乐世界,依正二报庄严,反复让人发愿往生,最后成佛。《法华经》共七卷二十八品。前十四品,开权显实;后十四品,开迹显本。和《弥陀经》一样,都是无问自说,为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毕竟成佛。
我常说:“《法华经》就是广说的《弥陀经》,《弥陀经》就是略说的《法华经》。”这两部经都是全事即理,并没像其他诸经说很多法相名词,让人悟理修行等。所说的完全是以现量心,观现量境。在经文里所说最明显的,如《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法华经》第二十三,药王本事品云:“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这些意义都相同。
其他在弥陀经里,所说的国土庄严,说佛的寿命,说佛的光明,以及六方佛,诸佛护念等,虽然和《法华经》的文字措辞有广略不同,但其境界和意义,都是理无二致。所以,一句阿弥陀佛是最上乘法,包括无量法门。请大家要老实念佛,千万不要把这句阿弥陀佛看轻!(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
念佛法门的殊胜
过去的祖师们,如天台智者大师、永明寿禅师、蕅益大师、彻悟禅师等,末了都归于净土,专门念佛。因为修其他宗,往往因为根器不适合,或者遇不到相当人指导,会出毛病、走错路。念佛人,只要信、愿、行具足,脚踏实地去念,既仗佛力,又仗人力,决不会走错路的。所以说念佛法门最方便,最直捷。
修其他宗,都是仗自力,能断惑才能证真。说起来很容易,实际上没有相当功夫,不容易做到。修净土法门有一种特别好处,可以带业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仗阿弥陀佛的力量,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及其他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共同熏修。将来慢慢就可以业尽情空,由凡圣同居土,到方便有余土;由方便有余土,到实报庄严土;由实报庄严土,直到常寂光净土,得见佛的真身。这是说根性浅薄的话。如果是上乘根性,无论生到任何一个佛土里,都能圆见四土的。
念佛求往生的好处,只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永远不再堕落,永久不再造业,自己可以慢慢加功进行去修行,直至成佛度众生为止。修其他宗固然也很好,任何人也不能毁谤。但是如修不到究竟处,仍然要堕落。如过去无著、世亲、师子觉三位菩萨,当初志同道合,同发愿修唯识观,生兜率内院见弥勒菩萨,言明谁先去时,到那里再回来报讯。后来师子觉先圆寂,一去三年,不见回来报讯。过三年后,世亲又圆寂,当他临命终时,无著告诉他说:“你到天上见弥勒之后,无论如何,要回来报个讯。”世亲去后,过了三年才回来。无著问他:“你为什么过了这么多时才回来?”世亲说:“我到兜率内院,听弥勒菩萨一座法,拜了三拜,绕一个圈子就回来了。因为那里日夜长,不多会功夫,在人间就过了三年。”无著又问他:“师子觉现在何处,为什么不回来报讯?”世亲说:“他生天经过兜率外院,还没有到内院去,就被五欲所缠,到现在还没有见到弥勒哩!”无著听说之后,生天很危险,于是重新发愿,不生天,愿生极乐(见智者大师《净土十疑论》引证)。请想,师子觉已是大乘菩萨位子,在天宫尚被五欲所缠,这是多么危险的事!
其他如修禅定功夫,如果超不出三界,无论到任何一个天上去,待天福享尽之后,仍然要堕落,去随业轮回受报。象《楞严经》上所说的无闻比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可是念佛人求生净土就没有这种危险。有这么两句话:“饶你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归去来。”这是说即使生到四空天的非非想天,寿尽福满,仍然要堕落,不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在九品莲华台之中,纵然生到下下品,也已经出离轮回,可以慢慢证到上上品,比生到非非想天也强得多。 (倓虚大师《念佛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