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诗经》的这一年读书
《诗经·卫风·河广》:谁说黄河宽,谁说宋国远?

《诗经·卫风·河广》:谁说黄河宽,谁说宋国远?

作者: 古诗文切片 | 来源:发表于2019-04-02 07:16 被阅读9次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这是一首旅人诗。宋国近在咫尺,思归不得。卫国未迁都之前,都城在朝歌,跟宋国只有一河之隔。诗中虽说不远,可诗中的旅人,却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回到宋国。

也有说,诗中提到的过河,指的是卫懿公好鹤亡国之后,卫戴公和卫文公过河在漕邑复兴国家的事情。这期间,宋国是第一个站出来声援卫国的,有相当一部分宋国人直接参与了救援和重建。所以诗中提到的迫切想要回家的人,极有可能是这群宋国人。换一个角度,也有可能指的是卫国逃亡的人。过了河,对岸就是宋国,大家就能安定下来,开始新生活。

第一节,“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说黄河很宽广。一片苇筏就能航。谁说宋国很遥远?踮起脚尖就能看见。

河,黄河。苇,用芦苇编的筏子。杭:通“航”,航行。跂(qǐ),古通“企”,踮起脚尖。予,而。

诗以自问自答起题,极言过河之容易轻松。可事实上,黄河是非常宽阔的,不小心还容易出现事故。一个人的主观感受,会深刻地影响他的感受。越强调容易,越说明不易(不然为什么这么近还回不去?)。

出自细井徇·《诗经名物图解》

第二节,“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谁说黄河很宽广?竟容不下小木船。谁说宋国很遥远?一个早晨就能到达。

曾,乃、竟。刀,通“舠(dāo)”,小船。曾不容刀,意为黄河窄,竟容不下一条小船。崇朝(zhāo),终朝,自旦至食时,形容时间之短。

这一节内容相似,同样是讲过河如何容易。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古人外出一次,几乎等同于生死离别的大事儿。“父母在,不远游”的儒家伦理,是有着现实的基础的。

因此,不论是宋人想要回家,还是卫人渴望找到新家园,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诗经专题第61篇,总第061篇。

相关文章

  • 《诗经·卫风·河广》:谁说黄河宽,谁说宋国远?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这是一首旅人诗。宋国近在咫尺,思...

  • 诗经|国风·卫风·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qǐ)予望之。 谁说黄河宽又广?一个芦苇筏就能航行。谁说宋国很遥远?踮起脚尖就能...

  • 河广‖今天读《诗经》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谁说那黄河宽又宽, 一片芦...

  • 诗经·思乡5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河广》 谁说黄河宽又广?一个芦苇...

  • 国风·卫风·河广(白话翻译)

    谁说黄河宽广? 一叶苇筏便可驶往。 谁说宋国太远? 踮起足尖便可望见。 谁说黄河宽阔? 一条小舟就可渡过。 谁说宋...

  • 杭之

    (一) 《诗经·卫风·河广》 谁谓河广? 一苇杭之。 谁谓宋远? 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 曾不容刀。 谁谓宋远? ...

  • 一位想妈的国王|《河广》

    -1- 《诗经·卫风·河广》讲述了一位想念妈妈的国王宋襄公的故事,他站在黄河边深深思念久未谋面的母亲。 “谁谓河广...

  • 诗经《河广》品赏

    每天品一首诗,每天收获一份美丽! 河广 诗经-国风-卫风 谁 谓 河 广 ?一 苇 杭 之。谁 谓 宋 远?跂 ...

  • 纵一苇之所如

    (一)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诗经.卫风...

  • 《诗经》学习第61篇《卫风 河广》(全)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61篇《卫风 河广》 【原文阅读】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谁谓宋远?跂qǐ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卫风·河广》:谁说黄河宽,谁说宋国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ov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