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甘肃省旅行·在路上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作者: 秋英焕焕 | 来源:发表于2018-05-06 20:48 被阅读224次

《雨访麦积山》 

春雨潇潇润陇原

甘霖濛濛浥万山

秀崖兀突耸众峰

峭岗凌雄掩云烟

麦积万载立世界

大佛千岁瞰人寰

红墙黛瓦隐岚雾

绝壁棧道横九天

崔嵬巉岩怒金刚

邃密窟龛藏罗汉

百世壁画生异彩

绝代神工叹当年

斲尽南山林木薪

始堆北崖齐峰巅

艰难施工耗岁月

涉险劳作流血汗

恒志毅力凭心仰

克难御困仗信念

终成麦积千年秀

东方雕塑万古传!

一佛两菩萨

怒目金刚,千年匠心苦雕镂;

慈心佛祖,百世良工细镌镵。(英子)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金刚力士,北宋时期重塑
金刚力士,北宋时期重塑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仅容一个人通过的“小有洞天”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这三块石头,据说是唐朝时期,天水地方经常发生地震,从崖壁震下来的,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天呈异象,多年不敢再在崖上鑿洞塑佛,所以唐朝的遗迹很少。

            《美丽中华行_麦积山》

                                  __据央视节目整理

在群山拱卫之中,它孤峰突起,一枝独秀,好似大山中的王者。在其陡峭的崖壁上,星罗棋布地散落着200多个洞窟,一万多身造像。这里是名列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的麦积山石窟。

在麦积山石窟的身上,有很多令人困惑的地方。为什么甘肃的天水,会出现规模巨大的石窟群呢?麦积山的泥塑最为著名,在上千年的风雨中,在经历了无数的天灾人祸之后,这些泥塑为什么还能保存得如此完好呢?与各地庄严肃穆的佛像相比,麦积山的很多佛像都面带微笑,温暖而亲近,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甘肃省天水市东南大约45公里的秦岭山脉里,有一座奇峰麦积山,它高140多米,圆锥形的山体好像农家所积的麦垛,它因此而得名。麦积山的崖壁非常陡峭,几乎是直上直下,所以也叫麦积崖。麦积山属于丹霞地貌,在周边苍翠大山的掩映之下,紫褐色的崖体显得非常美丽。麦积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远远望去,麦积山上有两组巨大的造像,它们是东崖大佛和西崖大佛。大佛由一佛两菩萨组成,西崖大佛开凿于北魏时期,东崖大佛雕塑于隋代,比西崖大佛晚一百多年,但是东崖大佛却是整个麦积山石窟中体量最大的佛像。东崖和西崖大佛面相饱满,都显现出悲天悯人的气度。除了大佛,麦积山上引人瞩目的还有凌空栈道。凌空栈道蜿蜒曲折,上下多达12层,总长1100多米,它们回环相连,被称为云梯。东西崖最上层的栈道,惊险至极,被人们称为天桥。凌空栈道连接着各个洞窟。在麦积山上下高约80米,东西宽约200米的峭壁之上,星罗棋布地散布着221个洞窟,里面供有各类造像一万多尊,壁画一千多平方米。麦积山它既有北雄南秀的造化之美和神韵,又承载、弥漫、透射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基因,是镶嵌在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旅游线上的弥足珍贵的、独具魅力的艺术瑰宝。

麦积山石窟最初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后秦国开凿的,大约是在公元400年左右,距今已经有1600多年历史了。麦积山石窟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在这里可以看到后秦雕像的剽悍雄强;两魏的秀骨清像;北周的珠圆玉润;隋唐的丰满端庄;以及宋代的写实求变风格。它完整地记录了各个时代雕塑艺术风格和审美思潮的演变。麦积山石窟和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敦煌是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是丝绸之路上的商贸中心,山西大同和河南洛阳曾经是北魏的首都,与它们相比,天水的地理位置没有那么显赫,那么为什么这里会出现规模巨大的石窟群呢?在麦积山石窟的身上,还有很多令人困惑的地方,麦积山的泥塑最为著名,上千年的风雨中,麦积山石窟经历了无数的天灾人祸,为什么这些泥塑还能保存的如此完好呢?与各地庄严肃穆的佛像相比,麦积山的很多佛像都面带微笑,让人感觉温暖而亲近,这又是为什么呢?

2500多年前,佛教诞生于古印度,大约在2000年前,也就是东汉初年的时候,佛教开始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佛教的修行之中,为佛塑像、观佛理像,供养等是重要的内容。其中为佛塑像,不仅可以用来观佛理像,而且是一种功德行为。在丝绸之路沿线散布着很多大大小小的石窟,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选址非常讲究。开凿的石窟,首先要位于大型城镇的附近,这样既便于信众理佛,又方便僧人购买日常生活所用的物资;其次,石窟所在地必须是清幽之地,这样便于僧人修行;另外当地的地质条件要适合开凿洞窟;最后还要有大量的财力物力来支持。麦积山石窟同时具备这几个条件。麦积山所在的天水市,自古以来就是陇右第一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天水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同时南通巴蜀,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天水也是伏羲故里,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商业和文化都非常发达。天水古称秦州,有陇上小江南的美誉,麦积山则被称为秦地林泉之冠,环境非常优美。麦积山石窟位于秦岭山脉西端,秦岭山脉西起甘肃,东到河南,全长1600多公里,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交汇处。麦积山是秦岭山脉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群山拱卫之中,麦积山孤峰突起,颇具南方大山的灵秀;麦积山周围的大山郁郁葱葱,遍布翠柏苍松,一派北方的雄浑气象。距麦积山石窟十多公里的仙人崖,也是南北景色的交融之地,这里绿风丹崖、湖光山色,环境非常迷人。石门山也是麦积山景区的一部分,这里山势雄伟,峰峦奇秀,景色非常壮美,素有小黄山的称号。石门山上的庙宇大部分是明代建筑,古雅的亭台楼榭掩映于绿树之中,别有一番情趣。麦积山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6%,石门山更是高达90%以上,雄奇秀美的麦积山景区,环境清幽,空气清新,气候冬暖夏凉,非常适合修行。

麦积山的石质是砂砾岩,粗糙而疏松,不但易于开凿,而且本身就有许多天然形成的洞穴,这就使得麦积山成为了开窟造像的理想场所。砍尽南山柴,修起麦积山。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在天水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当年开凿麦积山石窟的时候,先自平地堆积木材,到达一定高度之后,然后开凿龛室,塑佛造像,等到工程完毕,先拆除一部分木材,然后再架设栈道。开凿麦积山石窟,历尽千难万险,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古代这样的消耗,只有当权者才能负担得起。据专家们认定,麦积山石窟最早是由后秦的皇帝姚兴开凿的。姚兴所处的东晋十六国时期,战乱频仍,民不聊生,佛教的缘起报应,因果轮回之说,契合了当时民众的精神需求,给深陷苦难中的人们以希望和寄托,同时佛教的平和性也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所以被统治者所大力推崇,佛教于是在当时兴盛起来。后秦的皇帝姚兴非常崇信佛教,他为了把高僧鸠摩罗什带到长安,发动了一场战争,灭掉了龟兹国。姚兴所处的时代,开窟塑像非常流行,天水是姚兴的老家,再加上麦积山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让他选择在这里开窟塑像,在公元400年左右,麦积山石窟诞生了。

后秦灭亡之后,北魏统治这片地区的时候,全国灭佛,下令把全国各地的寺院全部砸毁,包括它的塑像和壁画。麦积山石窟在劫难逃,当时就把第一批大规模开凿的这批皇家石窟的所有塑像和壁画全都砸毁了,当时还放了一把火,把所有栈道都烧掉了。后代的人在灭法之后,后来又重新复法,佛教又重新兴起,就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再塑像和造壁画。在西魏时期,魏文帝进行了大规模开窟塑像。北周时期,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其亡父建造了七佛阁。隋文帝统一全国以后,再次在麦积山开窟塑像。到了唐朝的时候,佛教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却让麦积山石窟突然衰落下去。

唐朝以后,麦积山石窟很少再开凿石窟,而是以重塑为主。麦积山疏松的石质易于开凿石窟,却无法雕凿佛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泥塑的方法。麦积山有一些石雕,它们都是从外面雕刻好以后,再运进来的。泥塑俗称彩塑,制作时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经过捣匀后,捏制成各种造型的泥坯,泥坯经过阴干以后再涂上底粉,施以彩绘。在造像时,麦积山的古代工匠们还采用了石胎泥塑的方法。石胎泥塑是先在崖壁上雕凿出大致的石头轮廓,然后在上面用泥塑造出具体的造型。为了将泥塑固定在石胎上,工匠们采用了打木桩,捆绑铁丝,以及在泥中添加棉花、糯米汁、鸡蛋清等方法。麦积山环境比较潮湿,不利于泥塑保存,但是经过处理以后,就好像烧制的陶器一样坚硬,它们虽然历经了千年风雨,依然保存完好,栩栩如生,这确实是一个奇迹。麦积山石窟中的造像总共有一万多尊,其中泥塑和石胎泥塑多达7000多尊。

麦积山的泥塑造像不仅技巧精湛,而且注重人物内在精神的表现。与各地庄严肃穆的佛像相比,麦积山的很多佛像都面带微笑,让人感觉温暖而亲近,在艺术风格上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活泼的艺术情趣。在麦积山石窟东崖的第44窟,有一尊阿弥陀佛塑像,传说是以西魏文皇后为原型塑成的。佛像那饱含深情、温婉安详的微笑,令人感觉到一种纯净和温暖。这座佛像被游客们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但是在现实中,文皇后的命运却非常悲惨,她被皇帝赐死在这里。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从北魏塑像开始,麦积山的塑像呈现出强烈的世俗化趋向,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更接近世俗的人。133窟的小沙弥是麦积山泥塑的典型代表。他俯首侧耳,眼睛笑的眯成一条线,那样子像是在静听,又像是在回味领悟,更像一份对佛出自内心深处的谦卑。小沙弥的这种憨厚且稚气的笑容,被游客誉为东方的微笑。麦积山的塑像很多都是面带微笑的,为什么他最出名呢?因为人们就觉得这件雕塑很可爱,他穿着一件宽大的袈裟,很不合体,颅骨还保持着孩提没有完全发育好的骨缝,他的眼帘在二分之一以下,眉宇间透露出几分稚嫩,眼睛眯缝着笑,嘴角内嵌,如果他要有温度的话,你就感到他是个活灵活现的孩子,人们对孩童的亲近感要更加亲密。他是北魏时期的雕像,笑了1600多年。朱镕基总理到麦积山来参观,他一看这个雕塑就笑了:他笑了一千多年,我们为什么不笑呢?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从北魏开始,麦积山的佛像也呈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从中能够明显看出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在北魏初期,造像具有明显的西域风格:佛像多为方面大耳,头梳高肉髻,眉高目长,硕口微闭,身披偏袒右肩袈裟,这些都是典型的健陀罗艺术特点:额头比较饱满,鼻挺,眼泡比较鼓,做阴刻线,上嘴唇包着下嘴唇,体魄比较魁武,衣饰做得比较流畅,以阴刻线表现,发髻做水波纹。佛教在印度最早还是沿袭古希腊雕塑的摹本,后来包括水波纹都是,古希腊雕塑上好多都有水波纹的形象。北魏中期麦积山开窟造像的艺术手法迅速汉化,佛像圆润质朴的面形,代替了高鼻深目;褒衣博带的汉装,代替了半披背和通肩袈裟;柔和流畅的阴阳线刻,代替了健陀罗式衣纹。

在133窟中,藏有18块造像碑,所以又称碑洞。一号造像碑高1.85米,宽0.6米,碑身上雕刻了1300多尊佛像;10号造像碑又称佛传故事碑,它雕刻的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内容丰富生动,工艺精细严谨,堪称北魏石雕中最杰出的作品。到了北周时期,造像摆脱了两魏时期秀骨清像的特点,呈现出珠圆玉润的风格:北周称之为曹衣出水,薄纱透体,衣纹做的简练概括。

第4窟又称散花楼、七佛阁,它是北周时期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其亡父开凿的,是麦积山现存规模最大、位置最高、最为壮观的殿堂式洞窟。散花楼修建在悬崖绝壁之上,对面是开阔的谷地,谷地来的风,在这里会形成上升的气流,据记载说在这里抛洒花瓣,花瓣非但不会落下,反而是飘飘扬扬地向上升起,好像只有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才会出现。在七佛阁的顶部,有一组薄肉塑飞天壁画,非常的独特。壁画中飞天的脸部、胳膊、手脚等裸露的部分,都是用细泥塑上去的,泥层厚度一般只有2到3毫米,最厚的也超不过5毫米,犹如浮雕。但是飞天的衣裙、飘带、饰物以及周边的流云花饰等,则是画上去的。壁画中的飞天,有一种破壁欲出的动感。麦积山石窟的薄肉塑飞天,在我国石窟艺术中是独一无二的,被专家誉为古代壁画艺术的绝品。七佛阁在地震中坍塌,现在左右两侧各有一根石柱,每根石柱高7.3米,直径1.2米,在坍塌之前,原来有八根石柱,在石柱旁还各塑有一尊金刚力士,这是北宋时期重塑的。金刚力士身高4.2米,造型强悍夸张,却使人感觉自然合理,不失真实,显示了宋代工匠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水平。

从第4窟向西穿过长约十米、仅容一个人通过的小有洞天,就到了第5窟牛儿堂。卧牛昂首屈膝、挣扎欲起,姿态极其生动。当地传说天王脚踩的小牛犊是一头神牛,力大无比,要是一动,当地就会发生地震,于是天王牢牢地踏在牛背之上,不让它乱动。牛儿堂这尊雕像是在唐朝发生的一次大地震之后塑造的。

公元734年,也就是唐朝开元22年,甘肃天水发生了强烈地震,使麦积山崖大面积坍塌,很多珍贵的洞窟塑像、壁画跌落粉碎。麦积山自此被分裂为东西两崖。开元大地震这样的天灾在当时被视为不祥之兆,这次地震不仅永久改变了麦积山的容貌,而且也彻底改变了麦积山石窟的命运。大地震发生后25年,诗人杜甫为避安史之乱而逃离长安,欲入四川而路过麦积山,他当时看到的是这样的景象: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杜甫的《山寺》这首诗,虽然有些苍凉,但是也写出了麦积山的雄险俊美。开元大地震之后,麦积山走向没落,宋代以后,由于各种自然灾害和战争等原因,麦积山影响力日渐减弱,直至悄无声息。1942年,300多年寥无人迹的麦积山,迎来了著名学者冯国瑞,通过他的宣传,麦积山石窟涅磐重生,它再次为世人所知,并扬名世界。现在麦积山已经成为集生态、科普、考古,观光、文化,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胜地,也是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文章

  • 《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雨访麦积山》 春雨潇潇润陇原 甘霖濛濛浥万山 秀崖兀突耸众峰 峭岗凌雄掩云烟 麦积万载立世界 大佛千岁瞰人寰 红...

  • [悬疑]宿异(2)

    宿异 文/且借清商 [接续]中了...

  • 篾匠---且借清商

    《篾匠》 天水大城西城根,有个地方叫猪羊市,原来是修城墙时挖的一道大壕...

  • 《秦岭》__且借清商

    《秦岭》 傲脊铮骨横神州 昂首挺胸向天云 伸手南北牵嘉渭 舒臂东西挽豫陇 尔来亿万千千岁 历尽沧桑携古风 ...

  • 《算卦》__且借清商

    《算卦》 谢长生是后梁公社保卫干事,三十来岁,中等个儿。高小文化程度,...

  • 《饥饿》__且借清商

    《饥饿》 文/且借清商 “把杀人犯石...

  • 谷雨__且借清商

    即使我们每天的工作都是扎根于大地,面对着尘埃,但是只要有一颗喜欢诗词的心,我们也可以时常地停下来,仰望一下...

  • [悬疑]宿异(1)

    宿异 文/且借清商 讲个真实的故事...

  • 张老师__且借清商

    《张老师》 张老师姓张,叫张廉尚,是我小学四年级时的...

  • 《静寂之风》__且借清商

    《静寂之风》 蔚蔚长空之上 云在匆匆赶路携着行囊 邈邈旷野苍茫 大地在静静聆听风的吟唱 那来自远古的凄凉 充斥着满...

网友评论

  • 秋英焕焕:65年我初中毕业,骑着自行车去麦积山,那时候大殿檐损墙塌,佛像剥脱,院子里荒草齐人,栈道是木制的,多年失修,走上去吱吱嘎嘎,摇摇晃晃,非常吓人!
    麦积山距天水市35公里,那时是泥土路,可不好走唻,马车压过泥泞的路面形成很深的沟槽,在里面骑车可是技术活,弄不好就会嘴啃泥!(且借清商)
  • 珈蓝青羽:风景奇丽,历史悠久,乃人间仙境矣
    珈蓝青羽:@d9c6d2d6842b 老师真勤奋,向你学习🌸🌸🌸
    秋英焕焕:@同心莲叶间 苏轼在成名成家之后,还有抄书的习惯。我为完善这篇游记,整整做了17页记录,结果发现,稍加培训,我能做这里的导游了。
    秋英焕焕:@同心莲叶间 心向往之。

本文标题:《雨访麦积山》__且借清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pa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