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天地之始札记

作者: 语言游戏 | 来源:发表于2021-08-27 14:07 被阅读0次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③;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今译】

    能用语言表述出来的“道”,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道”;能够用言辞说出来的“名”,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名”。“无”,是天地的源起;“有”,是万物的开端。所以,要经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经常从“有”中去认识“道”的端倪。“无”和“有”这两者,同出一源,而称谓不同,但是都称得上深远玄妙,这不是一般的深远玄妙,而是深远又深远,玄妙又玄妙,这就是天地万物之无穷奥妙的总门。

    【解析】

    “道”在老子那里基本上有这样几种含义:一种是作为宇宙之本原的“道”,一种是作为自然之规律的“道”,还有一种就是作为人事之法则的“道”。

    “道”具有极为深邃的内涵,也有着非常广阔的外延,涵盖着宇宙、自然和社会的全部道理和规则。

    老子所说的终极之道和世界原本之道是书外的道,道德经只是一条路或一扇门,能不能看到终将之道或看到怎样的原本之道,要看个人的悟性和修为的。因此,道家才有修道之说。

    “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就是,那些能够命名的事物样态,都不是永恒的样态。

    这种永恒的存在绝非某种具体的事物,它是不能够被叫出来的,因此,老子才说:“名,可名,非常名。”指的不仅仅是事物的形体不会永恒地存在,同时也意味着,事物的价值也并非是恒久的,理由很简单,事物本身都不存在了,它的价值又怎么还会存留呢?

    “道”是抽象的层面,而“名”是具象的层面,“名”之中蕴含着“道”,而“道”则由“名”来体现。

    言意之辨不仅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等说法都表达了这样一种观念:意义是不能够完全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因此,相比语言的交流,心领神会才是更高的交流层次。

    所谓的“无”,指的是万物生成之前的混沌寂寥的状态;所谓的“有”,指的是万物的形体生成之后的初始状态。

    这里的“万物”,指的就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而何谓“宇宙”呢?“宇”,指的是空间;“宙”,指的是时间。

    以前一种断句来理解,说的是,可以从“无”中来体察万物起源的奥妙,而可以从“有”中来发现万物最初的端倪。

    老子提醒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两种思路,一是超脱的眼界,一是深入的精神。

    能够讲述出来的道理,都不是最精深的道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一章天地之始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pb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