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8日 星期二 晴
我们的病房对着走廊楼梯间的玻璃门,玻璃门外就是通往“自由”的电梯。疫情的过渡阶段,“一级战备”状态下的玻璃门严丝合缝,大门内外,两个世界。偶尔听到“咔咔”钥匙转动的声音,那是医护人员交接班,或者是那个可爱的胖师傅一阵风般地送饭来过又离开。
门里门外两个世界有时会不自觉地向外张望,却并不奢望走出去,安安静静地待在这里丝毫没有焦虑。这种泰然处之的心境与“坐功”大概就是从春节后100多天的居家隔离习得而来的吧!
非常时期住院的人很少不寻常的2020,给予我们太多人生初相识的经历与感受。疫情突发时的极度焦虑,驰援武汉的观望振奋,困境逐渐缓解的释然,秩序基本恢复的回放……尤其不可复制的是,所有的经历都是亿万民众共同见证。
作为70后,这种全民共同经历的事件基本没有。12年前2008的全民记忆很集中,但是很短暂。而这回,不但时间长,而且范围扩大到全世界。2020必将成为世界历史进程的拐点,这个时代中的每个人也不可避免地跟着转变。
虽然国门外疫情依旧严峻险恶,但是国门严守的当下你我的心境在惊心动魄、起起伏伏后,恐惧无助已离我们很远,新增的数字也已不再敏感。巨大的信任与归属感让我们对国家彻底战胜疫情充满信心。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还做中国人,大概是2020年心底里最响亮的声音了。
越是感恩当下,越想有所担当。随着开学脚步的临近,对校园的渴望,对学生的惦记也越发清晰起来。回想半年前的春季开学,“停课不停学”的号令,让线上学习粉墨登场。每一部手机都神奇地成为一间教室,一个课堂。从视频答疑,到录像讲题,再到会议直播,授课形式一直在变化,妥妥的十八线主播照样可以隔着屏幕见证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同样,这是特别考验学生和家长的半年,没有了老师的监督耳提面命,自主和自律成为学习进步的保障。有些孩子在家长合理有效的引导下,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摸索出自主学习的方法,在海量网上资源里“自由冲浪”,成为学习的强者;反之,那些离开监督自我放逐的孩子,定会成为手游的俘虏,成绩一落千丈,精神状态也会萎靡不振,开学以后需要心理重建。
如何缩短漫长假期带来的学生之间的差距,如何在知识上查缺补漏,如何让线上和线下无缝衔接,如何在线下的授课中继续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如何利用好这个特殊假期带给学生们对生命对未来的深度思考,这都是我在迎接新学期的日子里要直面的问题,也必将是提升今后教学能力的契机。
当有人抱怨时代的微尘让自己无法生存的时候,另一部分人已经接受并开始寻找解决的方法。不变是暂时的,变化才是永恒。5G时代的我们更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今天的孩子已不是昨天的样子,疫情后的我也不能再以不变应万变。充分的休息和调养后,要更好地迎接新学期的到来,放松但不懈怠,负责但不苛责,严格要求并温柔以待,相信学生、更相信我自己。
走出那扇玻璃门,收获了健康和一身轻松后,去微笑着迎接……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