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张爱玲,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呢?孤僻古怪?冷漠疏离?恃才傲物?还是清坚决绝?
我们似乎很难在张爱玲身上想到一个让人听起来觉得温暖的词汇。
记得刘川鄂在他的《张爱玲传》一书中,对张爱玲与人交往的态度有过我认为的直戳张爱玲内心的描写:“这种泾渭分明的边界感,甚至有些僵硬的礼貌,在外人看来,难免不是不易亲近,防御过重。但是放到张爱玲的生活经历中去看,何尝不是她一贯看重的体面、自尊、不要任何人的担待。”
确实,对于张爱玲式的“泾渭分明,相敬如宾”相处方式,有人觉得生疏,有人觉得虚伪,有人觉得冷漠,甚至有人觉得做作。
但其实这不过是当事人对害怕自己成为他人负担的忧虑,也是对自己已成为他人负担的歉疚,更是对自己不要再成为他人负担的制约……
有人说,一个不喜欢麻烦别人的人,也不喜欢别人来麻烦他。可我认为,未必如此。
我更认为,对于有着像张爱玲这种性子的人来说,麻烦别人,说明了自己的无能,但被他人麻烦,却证明了自己的重要性。
当然,这也只是我的揣测和理解,因为对于张爱玲这样的大文豪而言,她有足够的底气不需要这些证明。
而我对她的许多理解,更多的不过是来源于自己的代入,因为描写她的所有文字,都让我觉得自己是被理解、被洞悉、被看见。
一个人所有的防御,不过是千疮百孔后不得已的自我保护。她的纯真,她的善良,她的炽热,她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不敢轻易示人。
一个连父母都不愿意爱的孩子,她怎么敢轻信他人?
遗憾的是,世上再无张爱玲;可笑的是,人间仍然黑白灰。
如若有人懂得,那是慈悲;可纵然流离颠沛,亦可静好。
如若愿意宽容,那是懂得;可纵然被一切忘却,也算上天的恩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