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忆张爱玲

作者: 江城子行 | 来源:发表于2022-04-29 22:56 被阅读0次

谈起张爱玲,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呢?孤僻古怪?冷漠疏离?恃才傲物?还是清坚决绝?

我们似乎很难在张爱玲身上想到一个让人听起来觉得温暖的词汇。

记得刘川鄂在他的《张爱玲传》一书中,对张爱玲与人交往的态度有过我认为的直戳张爱玲内心的描写:“这种泾渭分明的边界感,甚至有些僵硬的礼貌,在外人看来,难免不是不易亲近,防御过重。但是放到张爱玲的生活经历中去看,何尝不是她一贯看重的体面、自尊、不要任何人的担待。”

确实,对于张爱玲式的“泾渭分明,相敬如宾”相处方式,有人觉得生疏,有人觉得虚伪,有人觉得冷漠,甚至有人觉得做作。

但其实这不过是当事人对害怕自己成为他人负担的忧虑,也是对自己已成为他人负担的歉疚,更是对自己不要再成为他人负担的制约……

有人说,一个不喜欢麻烦别人的人,也不喜欢别人来麻烦他。可我认为,未必如此。

我更认为,对于有着像张爱玲这种性子的人来说,麻烦别人,说明了自己的无能,但被他人麻烦,却证明了自己的重要性。

当然,这也只是我的揣测和理解,因为对于张爱玲这样的大文豪而言,她有足够的底气不需要这些证明。

而我对她的许多理解,更多的不过是来源于自己的代入,因为描写她的所有文字,都让我觉得自己是被理解、被洞悉、被看见。

一个人所有的防御,不过是千疮百孔后不得已的自我保护。她的纯真,她的善良,她的炽热,她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不敢轻易示人。

一个连父母都不愿意爱的孩子,她怎么敢轻信他人?

遗憾的是,世上再无张爱玲;可笑的是,人间仍然黑白灰。

如若有人懂得,那是慈悲;可纵然流离颠沛,亦可静好。

如若愿意宽容,那是懂得;可纵然被一切忘却,也算上天的恩典。

相关文章

  • 又忆张爱玲

    谈起张爱玲,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呢?孤僻古怪?冷漠疏离?恃才傲物?还是清坚决绝? 我们似乎很难在张爱玲身上想到一个让...

  • 又读张爱玲

    从懵懂的少女时期,最初接触到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到后来去找她写的其他小说,是一步步随着了解她的传奇人生去读她...

  • “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

    今天看张爱玲的书《重访边城》。里面有一篇文章〈忆胡适之〉里,胡适之先生写给张爱玲的信中,夸张爱玲的小说《秧歌》,“...

  • 又忆“炊烟”又忆“炊烟”

    站在高高山岗,遥望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变了模样! 一条一条的路:乡村路,二级路,高速路,铁路……纵横交错,密集网状...

  • 春天里,忆张爱玲

    清明节的早晨,作为家里唯一早起的人,为了不打扰家人休息,我怀抱一本书,悄悄出了门。于是走进了繁华,走进了春天...

  • 【怨女】【金锁记】读后感

    看完张爱玲的【怨女】又看了张爱玲的【金锁记】,【怨女】是张爱玲在【金锁记】的基础上又增加的,从中意识到处在那个半封...

  • 【 忆王孙】两首(集句)

    其一 忆王孙 致张爱玲 劝君梨雨借清霜,褪尽东风满面妆, 一片冰心付海棠。慢时光,莫恋尘埃那点香。 (读张爱玲恨海...

  • 忆当年,又忆当年

    那一刻,心乱如麻。 墙上的指针依然欢快的滴滴答答,但我知,我心里的那个我哭的稀里哗啦,十年寒窗苦读,到...

  • 《倾城之恋》又读张爱玲

    《倾城之恋》又读张爱玲 1、 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

  • 又忆端阳

    文/沧海桑田 岁月匆匆 不见艾蒿 又见端阳 穿越时空隧道 又一次看到了五月节的模样 年轻的母亲忙碌在厨房 一盆攒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又忆张爱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se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