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散文简友广场
道德律存在人内心之中

道德律存在人内心之中

作者: 向问天 | 来源:发表于2022-05-08 19:09 被阅读0次

我的朋友,美德即幸福,可是人总是被恶蒙蔽,所以追寻的时候,会患得患失。哲学或者宗教,在遇到障碍的时候,往往要求人内视自我,寻求内心的约束。因为内心之中,人已经自给自足。


可善人能够看内心,恶人能够审视吗?他们做出的那些残忍的事情,不就是因为眼中只有利益,心里只有仇恨吗?所以,除了内心有道德,外界还需要有法律,还有宗教的约束。

道德与宗教规范多有重合,如《圣经》中的“十诫”,除了前三条——不可信仰别的神,不可亵渎上帝之名,要守安息日是纯宗教的规范外,其他: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要偷盗;不可做伪证陷害他人:不可贪恋别人的配偶;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都是道德的规范。佛教、伊斯兰教等都包含勿杀、勿奸、勿盗、勿说谎这些道德内容。

上帝、真主作为一种人们心灵信仰的对象,包含因果报应等内容,能够给道德以一种强大的支持。它不仅指向行为,也指向内心;不仅管此世,也管来世;不仅管地上,也管天上。超越的力量是道德和法律所不能及的。但近代人的信仰出现危机,道德与宗教拉开了距离,过去道德与宗教曾经联系得如此紧密,以致发生过“上帝死了,是不是一切行为(包括不道德行为)都可允许的想法。


现在的许多学者认为道德并不必定要以宗教为基础,或者说并不是道德的唯一基础,如中华文明的历史经验所证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拒斥宗教对道德的支持——只要这是出于个人的自愿选择。

在一个保障公民信仰和良心自由的社会里,一个人究竟以何种精神信念支持他的道德行为是不能强制和干预的。法律规范的只是人的行为而不是思想。

道德是道德的事情,政治是政治的事情一样,精神信仰也同样是精神信仰的事情,这三者各有范围和界限,可以互相支持、补充却不可以互相替代或压制。


从苏格拉底到爱比克泰德,虽然没有表现出对宗教的过多认同,但是他们对于道德初心不改,圣哲的内心律令始终是高于普通人,他们认定自我有责任,对他人也有责任。这让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始终能够勇于面对一切障碍。

宗教的作用,因为敬畏,而放弃恐惧之心的哲学,才是真正解放思想的智慧,那些匍匐在脚下的学问,永远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只要看到中世纪宗教的黑暗故事,就懂得拿权威镇压思想的人,终究是企图谋私利,终究是背叛德性的人。

相关文章

  • 道德律存在人内心之中

    我的朋友,美德即幸福,可是人总是被恶蒙蔽,所以追寻的时候,会患得患失。哲学或者宗教,在遇到障碍的时候,往往要求人内...

  • 道德是自律

    “道德是自律,而不是他律。” 法律是社会的规则, 是用来律人的。 而道德是内心的良知, 是用来律已的。 一个人的三...

  • 【文学就是人学——以欧洲十八世纪以前的文学发展为例】(一、古希腊

    人的自然欲求与社会道德律令之间处在二律背反的永恒矛盾之中,因而人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 ...

  • 何以为家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 当自由意志成为道德律的存在理由时,且道德律成为自由意志的认识理由时,那...

  • 存在危机和道德危机(2)

    存在危机和道德危机(2) 跟存在危机非常靠近的就是所谓的道德危机。存在危机的人,有意无意会陷入一种恐慌之中:觉得我...

  • 有关道德的思考

    最近看到一句话,说道德“只宜律己,不宜律人”。不禁让我思考道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道德这种东西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中,...

  • 思考人应该如何而活

    康德曾说:人要遵循道律而活,就能获得良好的生活。 因为道德律,是先验的,和天上的星星一样是这个世界本来就存在的东西...

  • 道德律和福音——《返璞归真》第一章阅读总结

    路易斯在《返璞归真》第一章,使用社会上最典型的人与人之间争吵的现象作为切入点,道出了道德律是存在的。这个道德律十分...

  • 道德

    道德用于律己,胜过一切律法。道德用于律人,恶过一切私刑。

  • 人存在于道德之中 ——读杨国荣《伦理与存在》有感

    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指出“德性的基础即在于努力保持人的自我存在,而一个人的幸福即在于他能够保持他自己的存在。”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律存在人内心之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wqurtx.html